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的优化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优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24-10-02 17:26

  冷 冰

  (长春市九台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长春 130500)

  摘 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检测设备资源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公众参与度不够充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检测资源配置、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强化执法监督力度等策略,旨在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优化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食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不足。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优化现有的监督抽检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福祉。在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多样化和隐蔽化,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①有效的监督抽检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在源头上遏制问题食品的流通,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1]。通过常规和专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能够确保对各类食品的全覆盖监控,有效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②通过严格的抽检和监督,能够督促企业提高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监督抽检管理工作所积累的大量数据,还可以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③通过对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可以有效防范因食品污染或质量问题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外来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与公共健康。因此,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不仅是国家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2.1 检测设备资源不足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种食品类别和复杂的检测项目,但一些基层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全面检测的需求。尤其是在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检测设备资源的不足可能导致抽检工作滞后。部分地区的检测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性能有所下降,难以确保高效、精准的检测结果。此外,部分基层单位存在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食品安全抽检的覆盖面和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2.2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当前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部分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依赖传统的人工记录和数据处理方式,导致监管效率低下。此外,各级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不畅,使得监管工作难以实现系统化和一体化管理。例如,食品安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主要依赖于分散的手工操作,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高效的分析工具,导致信息处理和决策效率不高。

  2.3 公众参与度不够充分

  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的广泛参与对于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部分消费者缺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识和途径,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和监督方面,公众的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了解有限,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现有的公众参与机制较为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公众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检测资源配置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监管部门可以从合理配置设备资源、提升基层检测能力、推进资源共享以及优化人员配置等方面入手。针对目前部分地区检测设备不足、老化的问题,监督抽检部门应结合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科学配置检测设备,优先保障高风险和重点区域的检测需求[2]。例如,可以通过定期评估设备使用情况,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并引进适合新型检测需求的先进仪器。监督抽检部门也应加大对基层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同时可以考虑通过技术下沉的方式,将部分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优先配置到基层,提高基层的检测效率和覆盖面。例如,建立移动检测实验室或配置便携式检测设备,帮助基层监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开展快速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为避免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还应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检测资源共享机制,引导各部门和地区在平台上共享检测设备、检测数据和技术支持资源。除此之外,在优化检测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专业化。根据不同地区和食品种类的抽检需求建立灵活的人员调度机制,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整合现有的监管系统和资源,构建覆盖全区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3]。例如,可以借助“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系统”或各地开发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对抽检数据、企业信息、执法记录、投诉举报等多维度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各地监管部门可以在抽检完成后,及时将数据录入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统一管理。

  各部门可以通过“国家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共享和集成数据,并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明确各部门的数据共享范围和标准,并通过专用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对接,进而共享食品生产经营、产品检测、违法处罚等数据,形成联动监管的合力。监管部门还可以使用阿里云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或百度的“智能监管平台”,对历史抽检数据、市场销售数据、消费者投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趋势[4]。例如,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分析工具可以自动识别食品企业的高风险特征,生成风险预警报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分析消费者投诉信息,快速识别出潜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检和监管等。

  3.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为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监督抽检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多元化的参与渠道[5]。例如,开发并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督”手机应用程序,公众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随时随地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传照片、视频等证据,参与抽检数据的公开查询和监督。同时,监管抽检部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食品安全信息,鼓励公众参与互动和讨论。

  另外,监管抽检部门也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特别是面向学生、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定期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制作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宣传材料,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利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教育效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组织公众参观食品生产基地和检测机构,增强透明度和公众信任等,以此提升公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4 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在日常监管中,执法部门应结合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执法计划,重点加强对高风险食品和企业的检查力度。例如,对于历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实施“回头看”行动,定期复查其整改情况;对于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段,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集中暴发。同时,执法检查要做到广覆盖、高频次,既要覆盖城市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要深入农村、城乡接合部等食品安全监管薄弱区域,确保不留监管死角。监管抽检部门还应保持抽检和执法行动的突然性和随机性,提高执法震慑力。

  除传统的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外,执法部门还应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手段。例如,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对重点企业进行全天候远程监控,实时掌握其生产经营动态;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协助,扩展检测能力和覆盖范围,增强执法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对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快速响应。同时,应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的衔接,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执法部门应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详细说明问题食品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措施;邀请媒体记者、公众代表参与执法行动和抽检活动,增加执法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公众举报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进展,进而有效提升执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3.5 提升政府抽检效能

  为提升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的效能,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保障机制以及实行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进。①完善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应着手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抽检工作的职责分工、程序规范以及法律责任。例如,进一步细化关于抽检频率、抽检方法、抽检结果公示和问题食品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各环节有法可依。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保障机制。充足的财政支持、先进的技术保障以及完备的人员配置是提高抽检效能的基础。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应确保抽检工作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特别是在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调拨资源,开展紧急抽检。在技术保障方面,应定期更新检测设备,并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确保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③实行绩效管理,提升政府抽检效能。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级监督抽检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内容包括抽检任务的完成情况、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食品的处置效果等。通过对绩效结果进行公开评比,可以激励各级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应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于工作不到位或存在失职的部门和个人则应予以惩戒,促使各级抽检部门在提高自身工作效能的同时,推动整体抽检工作的持续改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工作正向着系统化、智能化、法治化和社会化的新阶段迈进。通过优化检测资源配置可以提升抽检工作的覆盖率和精准度;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将有效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将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未来,随着优化措施的逐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将更加科学高效,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健康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褚红英. 论食品监督抽检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意义[J]. 现代食品,2024,30(10):145-147.

  [2] 金焱. 浅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食品界,2023(1):93-95.

  [3] 侯军, 肖雨星, 任理顺, 等. 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的常见问题[J]. 中国食品,2022(15):110-112.

  [4] 李美玲, 刘娅, 张乾. 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 现代食品,2023,29(1):126-128.

  [5] 盛田. 多措并举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J].中国食品,2020(10):104-10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