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治理路径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压实责任,技术赋能,监管机制
  • 发布时间:2024-10-02 17:33

  汪宗礼

  (中共嘉祥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济宁 272400)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并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治理路径:加强宣传,调动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压实责任,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管意识;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紧盯难点,突破食品安全监管难关;加强引导,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使企业能主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使用技术手段革新监管举措,助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时俱进。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压实责任;技术赋能;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指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展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的统称,不仅需要对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进行日常监管,还需要实施强制检验、生产许可及其他能够保障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并需要依据法律法规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食品安全问题客观存在,若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破坏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信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信任度,引发社会信任危机。为了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并维护人们的健康权益,国家职能部门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而为了高质量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研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治理路径尤为重要。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朝着法治化、合规化、常态化及技术化方向发展,并实现了维护市场秩序及人们权益的目标。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朝着法治化方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不断更新完善,为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朝着合规化方向发展。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管理制度如《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等日益健全,为解决“监管什么”“怎样监管”等问题提供了指导,确保了食品安全监管合规、合理、合情且合法。③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定期、定点、定向常规监管的力度,且逐步推进自食品加工到售后的全程监管工作。④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朝着技术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种先进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以食品化学成分检测为例,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等,定量、定性检测食品中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等成分,检测结果可用来评价食品是否安全或是否有营养价值。

  但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监管效果。①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大众对监管目的、做法等了解甚少,因而参与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实现“人人监管”的目标;②监管责任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工作人员因责任意识缺失而出现无法高效完成监管任务的情况;③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不利于防控食品安全风险;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针对性不强,导致无法突破监管难关;⑤部分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忽视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并认为监管重于引导,导致监管阻力增大;⑥新质生产力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食品安全监管成为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治理路径

  2.1 注重宣传,营造共治氛围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可调动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以大众为支点织密食品安全监管之网,保证监管工作无遗漏、无死角,实现“人人监管”的目标。①利用广播、小区内印发举报指导手册、社区人员绘制宣传海报等渠道,对大众举报途径进行宣传,以提高大众主动举报的实效性,并为监管部门定点、定向采取行动尽快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给予支持。②针对食品安全案件及其审理进度、最终结果加大披露力度,使大众享有知情权,同时筛选典型案件,利用漫画、微电影等载体说明案件的影响与处理方式,达到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成绩的目的,确保大众能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③针对食品安全监管法规、程序、目标等进行宣传,使大众充分了解监管工作,认识到相关工作具有权威性、法治性、规范性等特点,能解析“为何监管”“怎样监管”等问题,在此前提下营造人人关注与支持食品安全监督治理的氛围,并协助职能部门完成监管任务[1]。

  2.2 压实责任,强化监管意识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国设置了专职部门,专职部门根据政策、法律法规、工作经验等制定与推行监管章程,用监管章程约束人、指导人、监督人,确保监管人员能履职尽责。除了制定、实施与优化规章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党建引领,在党建渗入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基础上,高效引领工作人员端正态度、牢记使命,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党建引领的发力点有以下几个:①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学习最新政策,接纳党政思想并能明晰食品安全事业战略性发展目标,在目标驱动下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且明确工作方向,继而压实工作职责;②党建与食品安全监管核心工作高度融合,使党建力量可及时转化为工作人员纠正认知偏差、自省自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大思想动力;③思想影响行动,消极思想是行动的绊脚石,而积极、正确、先进的思想则可转化为行动力,为了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思想积极、正确、先进,应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集体研学监管法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会议精神、典型监管案例等内容,确保工作人员能通过研学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依法、合规监管思想,可用正确思想指导行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为了落实上述目标,不仅要做好培训工作,还要将培训工作与考评机制联系起来,通过培训助力工作人员提高考评成绩,同时利用考评机制倒逼工作人员履职尽责,为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给予支持[2]。

  2.3 健全机制,提高监管质量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是防范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落实监管目标的一大抓手。①建立市、县、乡同步监管机制,加大一体联动执法的力度。乡镇综治中心化身为前沿岗哨,汇聚信访、卫健、市场监管、民政及其他部门的力量,追求“前沿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治理效果,同时优化哨源信息接收、任务分派、及时响应和会商处理等程序,达到及时发现、高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目的。为了使交通运输、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能在市、县、乡同步监管过程中形成合力,可签订与实施一体联动执法工作协议,阐明信息通报、线索移交与执法互认、联动、协助等做法,以及“业态、问题、成因、整改”清单的应用流程,为集食品台账、工作人员奖惩、支援监督、随机抽查等举措于一体的“穿透式”监管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点”发力监管机制。在事前要预判食品安全风险,聚焦安全风险,依据法规制订具有实效性的监管工作计划;在实施监管工作计划期间,需要重视多方沟通,获取动态信息,了解监管实况,识别新问题及新隐患;完成监管任务后,需要反观效果,将监管预期效果与工作实效相对比,剖析监管工作未达到预期的原因,并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为今后高效开展监管工作给予支持。③建立日常监管、专项监管、抽检并举工作机制,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日常监管重点包括生产消毒、场所设置、包装标识等是否合理。发现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且负面影响较大的情况时,需要展开专项监管工作。随机抽检渗透在日常监管、专项监管的过程中,针对重点食品污染物、重大节日期间应增加随机抽检频次,并面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引导大众参与监管,打通食品安全风控“最后一公里”,同时保证监管机制横向到边、纵向触底,维护大众食品安全权益。

  2.4 紧盯难点,突破监管难关

  在应用3 种监管机制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需要紧盯难点,关注重大风险,集中力量解决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各地区需要做好调研工作,从实际出发筛选监管难点。例如,有的地区以地理标志性食品为抓手开展重点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地理标志性食品安全风险;有的地区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将当地特色美食视为吸引游客的要点之一,那么监管部门则需要针对旅游区特色美食加强检查,确保旅游区的食品安全。为了更好地调配监管资源,突破监管难关,各地区不仅要扎根基层收集整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还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监管重难点,并制订适配度较高的监管方案,继而科学利用监管资源[3]。

  2.5 加强引导,转变经营理念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不仅要依据章程做好各项工作,还要加强宣传,使企业认识到大众通过卫健委网站、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企业生产的食品问题对其品牌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使企业从增强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消费者黏性的角度出发主动革新生产技术,优化管理制度,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可引领企业践行“一品一码”经营理念,便于食品安全问题追根溯源,达到从源头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目的[4]。

  2.6 技术赋能,革新监管举措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朝着技术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的赋能可助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例如,各地监管部门、企业可共同打造智慧化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该系统可将食品生产加工端、监管端联系起来,具体做法是在生产加工端安装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全天候、自动化采集生产加工数据,数据借助物联网直接上传至当地的监管部门,部门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动态分析处理,利用分析结果评价企业食品生产加工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同时得出风险评估报告,该报告可说明风险等级、发展趋势、成因等内容,并提出监管建议。专职监管人员可根据报告内容锚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调配监管资源,继而高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除了能采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以外,从理论角度来讲,虚拟现实、数字PCR、“一物一码”等技术均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作用,达到基于技术赋能革新监管举措的效果[5]。

  3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客观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其前提是监管工作人员能强化责任意识,并遵守法规与制度,在此前提下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技术革新等视为工作发力点,同时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等,以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明传. 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24(13):92-94.

  [2] 亓潇, 杨森楠, 孙宇莹, 等. 智慧监管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24(13):113-114.

  [3] 伍华. 微生物菌落总数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J]. 工业微生物,2024,54(3):179-181.

  [4] 戴煜.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J].现代食品,2024,30(11):95-97.

  [5] 高爱荣. 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方法探究[J].现代食品,2022,28(4):27-2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