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废弃地现存问题及活化路径研究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哈尔滨,活化路径,城市更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5 15:20
文/苗明瑞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冯律航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吴尧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蓉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雨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哈尔滨市的工业废弃地具有城乡发展阻碍性、区域活力消极性,以及活化推进困难性三大特性,在以往的活化研究和设计实践中,往往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活化路径:代谢、修补、缝合、延续和活化,为哈尔滨工业废弃地现阶段面临的无机更新问题、内部空间质量低劣问题、区域联通不佳问题、工业场所精神断层问题以及无法有效活化场地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哈尔滨;活化路径;城市更新
1哈尔滨市工业废弃地现存问题
1.1工业废弃地相关概念与定义
工业废弃地是指城市中已经形成并且运营了很长时间的工业区域,通常由于其过时的技术、设备和建筑物等因素,使得其现代化、高效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表现较为落后,并逐渐废弃。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工业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工业区域,以便互相支持和联合生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逐渐老化,工业结构和产业链也随之出现变革。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这些工业区域往往已经被城市所包围,产生了环境和资源的争夺问题,导致工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限制和困难。这些区域的建设大多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因为当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发展,政府和企业将其用于工厂、仓库、厂房等用途,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工业废弃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工业废弃地更新也通常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和难点。
1.1.1城乡发展阻碍性
首先,工业废弃地通常位于城乡接合部,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设施老化且拆除艰难。这些工业区域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都已经服役了数十年,多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工业发展需求并濒临全面淘汰。这些建筑、设备结构坚固且不易于拆除。如不拆除则会制约区域内的生产效率和产业升级,如拆除需花费大量的拆除成本。同时,这些区域通常位于城乡接合部,阻碍城市发展,使区域无法有效活化。
1.1.2区域活力消极性
工业废弃地因其基本不具备生产能力,大多处于废弃状态。大规模的工业废弃用地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所处区域的发展与整体的活力。同时,由于各个城市对城市生态与环保的要求,部分仍在运营的工业基地整体搬迁至更加边缘的城市地带,造成了区域活力的断崖式下降。大量的工业废弃地闲置,周边的工业附属设施也随之废弃,对所处区域活力产生了消极影响。
1.1.3活化推进困难性
工业废弃地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经济发展失衡导致更新推进困难。这些区域通常集中了大量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企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生产效率降低,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被破坏,诞生诸多债务纠纷,厂区不能短时间内快速地全面活化更新导致区域活力严重下降,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至城市其他空间同等水平。因此,工业废弃地的活化更新不单单是对用地的更新,更多的是空间、文化、未来发展的全面活化更新。
1.2哈尔滨工业废弃地现状分析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工业历史,其工业废弃地通常是以工厂厂区本身内部的消极空间为主。部分工厂家属区因工厂失活而导致的连带活力的衰退,属工业废弃地的附属地。总体来说,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低双老”。
1.2.1以低生产力或不具备生产力为主
哈尔滨的工业废弃地形成原因同东北地区其他工业废弃地形成原因基本一致。庞大的工厂无法同时承担工厂生产与工人及其家属日常生活,并随着南方地区的私营工厂兴起、未引进新兴技术等因素逐渐被时代所淘汰。部分仍具有生产力的工厂也只能依靠相对低端的工业产品与简单的加工方式维持生产。因此,现存的哈尔滨工业废弃地基本无生产力或仅具备极低的生产力(图1)。
1.2.2以低活力业态或单一化业态为主
哈尔滨工业废弃地群在20世纪90年代由多个工厂组成,例如木材厂、一机厂、锅炉厂、电碳厂、轧钢厂等。由于我国国有工厂的特殊属性,工厂大多以厂区+家属区的方式组成,工厂生活区配套设施完善且专为工人及其家属服务。因此,片区配套设施均以保障工人及家属生活为第一目的。在“退二进三”政策的影响下,大量私营小型工厂依靠大型工厂而生且迅速占据家属区及其周边城中村、棚户区住宅用地,改造成了以小型作坊形式为主的小型私营工厂。随着东北工业的没落以及小型工厂生产力有限导致整个片区业态活力较低,且大多只以小型工业为主(图2)。
1.2.3以老旧厂房与老旧人居环境为主
哈尔滨传统工业废弃地格局通常以厂区+家属区为主的一体化活动空间布局,工人通常工作生活在相对集中围合的生活环境中。随着我国二次工业热潮开始,工人及其家属数量激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本身却因上述诸多问题导致工业生产力衰弱与整体工厂活力减退。以人力为主的生产力难以与科学技术为主的生产力相比,工人的个人力量不再具备优势。工厂盈利微薄,其资金难以维持庞大的家属区运转,导致工人及其家属民生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具体体现在工厂因订单需求量低,导致部分生产厂房停止运转,工人及其家属人居环境无人修缮与更新。消极的生产环境与人居环境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了以老旧厂房与老旧人居环境为主的工业厂区(图3)。
1.2.4以老旧设施环境与消极空间为主
通过上述分析与结合大量实地调研结果后发现,哈尔滨工业废弃地内基础设施大多处于老旧状态,部分设施已不具备实际使用功能并对安全产生威胁,设施环境从而处于老旧状态。大部分居民使用类设施长时间未更新,难以满足现代化需求,少部分设施虽已更新,但大多处于“点更新”阶段,难以与其他设施相结合,形成了“孤岛效应”。
1.3哈尔滨工业废弃地区位特征
1.3.1空间特征
城市中心地带的土地较为紧张,一些大型工业企业需要大面积的用地来建设生产厂房、仓库、停车场等设施,城市边缘的土地往往更加宽敞,更加适合工业企业的需要。然而随着工厂的废弃,区域活力衰退,空间发展缓慢,逐渐走向消极。
1.3.2环境特征
工业生产往往会产生噪声、污染、废气等不良影响,如果将工业企业直接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将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城市规划部门通常会将工业企业规划在城市边缘,以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工厂逐渐废弃,一端被居住区包围,另一端逐渐与乡村接壤,变为城乡接合部区域。区域内通常绿色空间缺失,整体风貌不佳。
1.3.3交通特征
城市边缘往往是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可以方便工业企业的物资运输和市场开拓。此外,城市边缘的地理位置通常也更加接近交通干线和物流园区,可以方便工厂组团进行串联,更加方便地输入资源与输出产品。然而,大多数工厂周边的交通设施用于生产需求,并没有考虑其他需求,因此交通便利度不佳。
1.4哈尔滨工业废弃地组成要素
1.4.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涵盖用于支持工厂工业生产的建筑、构筑、机械与设施等,为工厂的生产提供保障。工业废弃地通常以老旧工厂为生产主体,包括工厂旧址内的原厂房建筑,如生产建筑与生产保障建筑与生产管理建筑,包括工厂旧址内的大型构筑,如生产类构筑、生产保障类构筑、仓储类构筑,包括工厂旧址内的大型机械,如生产加工类机械、运输类机械等,包括各类设施,如运输类设施、保障类设施等。
1.4.2生活要素
生活要素涵盖用于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生活的建筑、构筑与设施等,为工人及家属的生活提供便利。工业废弃地通常服务于工人及家属,包括生活区旧址内的原生活区建筑(包括住宿类建筑、福利类建筑、保障类建筑等),还包括生活区旧址内的部分构筑与设施,如景观设施、健身设施、宣传设施、引导设施与城市家具等。
1.4.3精神文明要素
精神文明要素通常体现在人文精神层面,包括物质精神文明要素与非物质精神文明要素。物质精神文明要素包括形象雕塑、精神堡垒、功勋机械、功勋设施等。非物质精神文明要素包括本工厂的工业精神、区域的工业文脉与所在城市的总体工业精神,这些非物质工业精神分两部分存在,一是直接存在于工厂厂志、历史报纸、刊物或本厂工人及家属、本厂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等;二是被转化为了物质精神文明存在于场地中。
1.5哈尔滨工业废弃地面临问题
1.5.1工业厂区与城市发展相割裂
哈尔滨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多数位于城乡接合部,对城市行政区空间具有一定影响,其影响不仅限于废弃地所属区域,更会辐射到周围的居住区。工业废弃地区别于其他区域,区域中部分物质要素,如复杂的专用线铁路、庞大的老旧厂房群、原服务于工业的专用道路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拆除或更新,诸多要素组团无时无刻地割裂城市发展,阻碍城市肌理延续。与此同时,因其空间消极性特征割裂城市空间,大量现代产业、业态的业主主动拒绝介入区域内,使区域逐渐成为“城市孤岛”。虽然其孤岛化不利于城市科学发展,但其连接性又将为城市空间网络的修补与环境品质的提升带来契机[1]。
1.5.2区域性质与城市现状相冲突
历史赋予行政区规模的大工业片区性质难以在数年内改变。区域性质区别于名字的变更,其冗杂且散点式的附属物质要素依旧存在于城市中。然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部分思路与工业废弃地实际所处位置相冲突,并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导致区域性质与城市现状发生严重冲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城市工业遗迹相关概念,哈尔滨的工业遗迹对于城市本身乃至地区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遗迹存在于工业废弃地中,想要重现遗迹,必先解决冲突并赋予废弃地新的生命。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主对于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进程的历史意义并不重视,从历史角度来讲,城市应保留一些独特的文化符号。工业废弃地不应是衰败、丑陋的,而应通过景观介入,制定保护更新措施,在外貌保留与修缮的基础上,对场地重新思考其用地性质,更新其功能[2]。
1.5.3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未权衡
哈尔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市中居住区用地占比较大。部分工业废弃地的区位随着城市扩张也从原来的城郊变成了行政区的副中心。工业废弃地在城市中的占地面积较大,群众居住问题也是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政府上位规划中,大部分工业废弃地被规划成一类居住用地或二类居住用地兼商业用地,形成了新居住区。房地产商建造大量的居民住宅与商业区以求经济上的收益。然而,如不考虑工业废弃地的文化价值,运用工业废弃用地进行拆迁并规划出能快速增加经济创收的用地,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理论,哈尔滨市政府与人民都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表达,属于工业废弃地的独特价值便逐渐浮现。越来越多相关学者在寻找新的策略,试图寻求最优解以权衡工业废弃地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
2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活化路径研究
2.1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景观资源
2.1.1建筑遗留资源
在哈尔滨现存诸多工业废弃地内,存在多栋建筑厂房与家属区建筑。部分建筑厂房结构完整,保存较好。在我国诸多工业区活化与更新案例中,工业厂房附近基本采取增设景观与绿化来达到空间活化的效果。同时,综合更新项目发展目标、更新导向与政策指引将厂房功能进行再开发,保留厂房独特的建筑风貌,延续厂房使用寿命,变更厂房生产需求为目前工业厂房的主要更新模式[3]。与此同时,部分家属区因单位制的制约,其家属楼及活动空间通常要满足整齐划一的生产需求而弱化了人居环境需求,使得现存的家属区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家庭生活需求。随着工厂倒闭以及家属区责任方的模糊导致部分老旧家属楼面临拆迁。在国内平行改造方案中,大部分方案将住宅一楼改造成门市房型,其他改造为小户型房间用于出租。设计方总体将老旧住宅改造为半居住、半商业性质的出租楼房,形成产业+社区模式的文创园区,避免了大拆大建的同时又可以适应现代化发展。因此,工业废弃地的建筑通常具有再开发的潜质,并可满足现代化活化改造更新的保留需求。
2.1.2工业机械资源
在哈尔滨现存诸多工业废弃地内,目前仍有起重机、塔吊与水塔等具有再设计潜力的景观资源。在工业遗产体系构成中,工业机械等通常作为工业文化符号以唤醒人群记忆。同时,工业机械因其高耸、巨大的结构特征与标志性的造型,通常被保留并进行景观化再设计。在工业遗址改造中,工业机械资源通常以景观构筑物的形式被设计师们所青睐。设计师通常利用大型工业构筑物,如塔吊、废弃铲车、废弃集装箱等,经过二次加工,如重新喷涂、外接花箱或种植爬墙类植物,使原本废弃的工业机械逐渐变为景观的载体,避免了大型机械构筑物拆除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增加。以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为例,巨大的工业构筑物被解构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标志性景观用于公园中,使工业构筑物重新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即实用性到景观性的转变。
2.1.3交通设施资源
专用线铁路资源作为工业产品产销的见证,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同时,专用线铁路作为工业交通运输设施在废弃后也可与景观结合,形成新的工业符号。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铁路作为独特的工业景观见证了曼哈顿肉类加工厂的历史。在铁路废弃后,设计团队将铁路与铁路线高架桥重新利用起来,融入富有动感元素的地面景观铺装与景观种植,以废弃铁路为线性主导,将高架桥改造成空中走廊,融合铁路元素对废弃资源进行活化更新。
2.1.4废弃空间资源
在哈尔滨现存诸多工业废弃地内仍有大量废弃空间,大多作为堆放原料所用,在废弃后已不具备任何功能。然而,废弃广场空地因其可塑性极强的特征,通常被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然而东北地区房地产产业日益饱和引发了对废弃广场空地的思考。同时,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贯彻,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探寻一种低成本、高活化的方法、方针,重新更新废弃广场空地。其更新重点也逐渐由场地规划设计逐渐融入对产业模式发展的思考。
2.2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活化原则
2.2.1明确城市发展导向
(1)明确城市类型原则
探寻城市更新目标应明确当下城市类型,明确城市产业架构以及主要产业。同时,应充分分析城市产业变迁历史,明确城市产业变迁过程,明确产业占比,从而定位城市类型,明确更新后受众,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留出发展空间。以哈尔滨市为例,哈尔滨属旅游城市,文旅产业作为全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以建筑文化与冰雪文化为双主线的文旅发展模式被市领导班子所重视[4]。在考虑局部更新时,应与城市产业主线和大基调保持一致。
因此,应明确城市类型,制定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更新方案。与此同时,大多旅游型城市通过挖掘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持续开发历史文化景点、博物馆、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等项目,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2)明确发展盲点原则
在明确产业架构与受众人群后,应平行参考相似城市、相似区域更新案例的更新目标,对比其他城市面对工业废弃地更新的方式方法,推导出项目所在城市的发展盲点,制定出以解决城市发展盲点、填补城市发展空白为主的相关更新策略。
哈尔滨市工业文化悠久,拥有诸多优秀的工厂,然而,在工业文化传承方面稍显逊色。目前,哈尔滨市内无工业相关历史博物馆,仅有三处工业改造案例:西城红厂、爱建铁路车辆厂旧址、中东铁路文化公园。仅有西城红厂(原机联机械厂)改造案例较为成功,将著名的“蚂蚁啃骨头”精神雕塑化,并结合老旧厂房与部分旧机械进行展出。因此,哈尔滨发展盲点为缺少工业文化宣传与传承相关设施,需要规划设计相关场所。
2.2.2“留改拆”价值评估
在国家倡导以“留改拆”作为城市更新的主导模式,同时城市房地产行业逐渐饱和的大背景下,大拆大建逐渐成为历史。“留改拆”的对象应结合场地上位规划、发展定位、更新规模与自身价值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时代,各更新元素、对象的价值由于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可能发生改变。区别于建筑学领域关注于建筑结构的修缮与更新,风景园林领域应在价值评估时,更多关注于其周边附属空间有无景观化的潜力与未来发展潜力价值,只要具有发展潜力价值的建筑、构筑、场地、设施原则上都应予以保留,以达到更新区域有机更迭与活化的目的。发展潜力价值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再利用价值
科学评估再利用价值是活化更新的重点,其强调各个元素“有机性”。是否可以继续利用或进行修缮更新后是否具有利用价值,抑或是否可以为更新目标提供支撑是判断是否具有有机生命力的指标。因此,应以项目发展的视角评估区域内各元素的利用价值潜力。
(2)景观化价值
部分构筑、装置等虽已失去其历史上的实际用途,但因其造型、体量等元素可进行适当改造或直接利用以达到从生产需求到景观需求的转变。景观化更新是延续构筑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有机评估的一个部分。因此,应以景观与发展的视角评估构筑、装置是否具有景观化改造更新的价值潜力[5]。
(3)元素化价值
元素化潜力价值是指已不具备实际功能的单元可以充当装饰元素,通过若干元素的填充,点明场地的主题与性质。同时,工业元素因其特殊的属性可吸引更多的青年群体。因此,是否具有工业属性与工业特征是评价是否具有元素化潜力价值的关键标准。
2.2.3挖掘场地历史记忆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基础,诸多工厂不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支柱,同时也作为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见证。区别于普通的工业废弃地,哈尔滨的工厂通常具有浓厚的工业文化与独特的苏式风格,其工业价值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与传承性。然而,随着东北工业的没落,诸多工业用地逐渐转变为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兼商业用地,工厂旧址随着大规模拆除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而消失。因此,在进行挖掘场的历史记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传承场地文化原则
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活化更新应以传承场地文化为主要更新目标,唤醒哈尔滨市民的工业记忆,同时应将普通居民与外来游客作为文化受众对象,通过适当规划、适度保留等方法使东北地区工业文化得到重新展现,并通过场地文化挖掘与塑造,使哈尔滨的地域工业文化得到传承。
(2)延续场地风貌原则
东北工业片区因受苏联援华工程影响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场地风格。其风格风貌通常具有高识别性与独有的特征[6],因此,作用于东北工业片区内各个元素的场地风格作为东北工业文化的一部分应当予以保留,其风貌应当予以还原。例如,黄色的龙门吊装置具有典型代表性,原始的场内路网可以反映原始生产格局,应尽可能在历史样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景观化改造。
(3)尊重场地格局原则
东北工厂制度受“典型单位制”的影响[7],通常配备家属区,形成“生产+生活”模式的工业片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益于这种特殊的制度,各工厂产值处于较高水平,工人归属感强、工业自豪感强。因此,应修缮与恢复“生产+生活”的工业格局,尊重场地历史规划格局,保留场地记忆。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参考厂志等史料,科学合理地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
2.3哈尔滨工业废弃地活化策略
2.3.1代谢——保留价值元素
代谢是指新旧更迭交替的过程,起源于人们对生物体的思考,指生命体不断更新迭代,保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转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其强调新陈代谢的更新方式,以取代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因此,启动活化更新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代谢过程。保留价值元素是代谢过程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保留有价值的元素,尊重场地原始风貌是代谢过程的价值核心。
以逐步代谢、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场地进行有机更新,不仅能避免更新动作过大,还可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同时,代谢过程消耗少,成本低,满足新时代城市更新特征及需求。代谢过程能尽可能保持原始场地风貌,顺应场地原始肌理,不破坏现有交通结构与空间组织,最终实现场地活化[8]。
2.3.2修补——提升景观空间
在单位制制度背景下,工业废弃地的公共空间通常为满足生产和集体生活而被设计得相对封闭。这些空间基本上围绕着工业生产需求而设计,以方便工业生产并最大化提高生产速度和工业产值。然而,随着工厂失去工业生产属性,这些公共空间逐渐失去活力,成为了消极空间。部分公共空间也因不再适应现代人居需求而变成了低质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因此,提升工业废弃地内部空间质量,以满足周边居民、市民与游客在新时代下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为修补策略。
在工业废弃地活化过程中,通过提升景观空间可以创造出更加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景观空间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居民一个可以放松和娱乐的空间,还有助于提高工业废弃地的环境质量。此外,景观空间建设还可以促进工厂周边社区的互动,为周边失活的社区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景观空间修补了城市消极空间,创造出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2.3.3缝合——联通周边空间
缝合是指将原本已经与整体相分离的破碎部分通过针线缝合起来,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视角下,缝合主要被用于解决城市发展与废弃地活力成反比例增长时,空间较为孤立的问题。通过增加通行设施、打造过渡空间以接壤周边环境,缝合可以实现工业废弃地的再生与提升。与传统的推倒重建不同,缝合通常只需要通过一些方式重新联通,升级部分现代化交通设施,开放原本生硬、无活力的区域边界,使区域通过缝合重新联通。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工业废弃地逐渐衰弱,其内部空间也逐渐变得破旧不堪,城市道路将这些区域与周边区域分隔开来,导致工业废弃地孤立无援,难以与城市整体互动。这样的状况会加速工业废弃地的衰败,陷入更加恶性的循环。在对工业废弃地内部空间进行修缮和提升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多的人流量。因此,对工业废弃地的交通通行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至关重要,实现工业废弃地与周边区域的缝合。
2.3.4延续——重拾场所精神
延续是指在活化更新过程中,对工业废弃地中的精神文化和场所精神进行传承和发扬的过程。工业废弃地通常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传承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是城市整体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工业文化不仅象征着城市发展历史,其文化精神也可以被用于各个领域进行传承和创新。在场地活化更新中,需要将工业废弃地的场所精神进行延续,保留和挖掘工业废弃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在保持历史文脉传承的基础上,将工业废弃地转化成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现代化区域[9]。因此,在活化更新过程中,延续工业废弃地的场所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废弃地内的工业构筑、机械等相对零散分布。为了保留和传承工业废弃地的工业文化,应在其中明显的工业元素和设施上进行景观化改造和标志化处理,例如水塔、塔吊等。这些元素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成为区域主题的视觉代表和提升区域风貌的景观元素,从而使这些废弃的建筑和设施得到有机延续。
2.3.5活化——引入活力业态
在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活化更新的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引入新兴产业以活化场地。其中,创意文化产业是一个优秀的选择。创意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而且与工业废弃地的文化背景耦合度较高,因此大多数城市选择以创意文化产业为主、融合其他业态为辅的业态模式,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空间活化。这种业态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还能够让工业废弃地焕发新的活力。在活化的过程中,可利用景观空间的配合,使创意产业与场地的融合更加自然、和谐,同时,还可以借助景观空间来突出创意产业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
需要关注文化创意空间的详细设计,以确保各类元素,如工业景观、文艺设施等,能够更好地融入空间,从而共同促成整个区域的活化。通过引入文化创意空间,打造满足文创空间发展的景观,工业废弃地可逐步转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园区。该类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还能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体验。
结语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失去活力的工业废弃地逐渐趋向自身孤岛化并持续影响着周边区域的活力。随着大量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工业废弃地“无机活化”案例的出现,探寻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工业废弃地活化路径成为必要,在工业废弃地活化更新路径探索与项目推进过程中,应从多维度解决工业废弃地活化过程中的问题,利用现存工业资源,融合城市发展导向,最终实现工业废弃地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
[1]宋云珊,张云路,李雄.城市废弃铁路生态化有机更新利用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02):73-77.
[2]孙雅婕.我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策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5):74-79.
[3]杨辰,李颖春,张稀普.从“哀悼工厂”到“大众艺术城”——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的改造策略[J].建筑遗产,2022(03):72-79.
[4]刘可心.文化遗产城市哈尔滨都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2(19):158+193.
[5]魏方,陈鲁,昝鹏,等.机器与自然之间——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J].中国园林,2022,38(08):36-41.
[6]张新佳,宋飏,吕扬,等.基于“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棕地景观改造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8):101-107+124.
[7]田毅鹏.“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4):97-102.
[8]阳建强.建立科学的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观,避免盲目重建和大拆大建现象的泛滥[J].城市规划学刊,2018(01):8.
[9]虞金龙,施惠珠,吴筱怡.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思考——以上海北外滩滨江绿地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10):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