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弄堂邂逅新青年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弄堂,青年,邂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5 20:46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 编辑高雪梅
今潮8弄通过举办系列主题集市、聚焦特色商业内容,重现上海老弄堂生活场景等多方举措,逐渐成为虹口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场域。
运动美食市集、潮流运动赛演、趣味运动挑战、暴汗燃脂热练、沪语说唱与法语香颂音乐会……8月,位于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的百年老建筑群今潮8弄推出主题集市“拗运会”,30余场活动轮番登场。
自2021年11月开放以来,今潮8弄通过举办系列主题集市、聚焦特色商业内容,重现上海老弄堂生活场景等多方举措,逐渐成为虹口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场域。
虹口区被誉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简称“文化三地”)。近年来,虹口区持续深化“文化三地”品牌建设,并以今潮8弄为代表,推动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赓续。
吸引年轻人
“拗运会”不仅谐音“奥运会”,在沪语中,“拗”还有“摆造型”的时尚含义。从“躺着卷”“我要疯凉”“德克萨斯烤肉嘉年华”,再到此次“拗运会”,今潮8弄今年已举办了四回主题集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名“潮集集”,即潮流荟聚的市集。
“我们很喜欢潮流跟复古相结合,逛起来特别有feel(感觉)。”21岁的陈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8月9日,她第三次来逛今潮8弄。
陈嘉提到的“feel”与今潮8弄推出的项目画像不谋而合——复兴海派文化、融合国际风潮、打造上海海派潮流地标。
2024年5月端午节,“我要疯凉”集市推出后,陈嘉第一次在现场聆听了苏州评弹:弄堂口,香樟树下,《花好月圆》随晚风响起。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徐一峰说:“我们也在摸索,如何让青年朋友更喜欢评弹艺术。”于是,他和同事特意为集市带来了快闪表演。
上海开埠后,这座城市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交汇点,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不断融合中,为这里留下了石库门、洋房和里弄建筑群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遗产。
今潮8弄所在的虹口区18号街坊地块,在重新开发后,将包含一栋180米的超高层地标滨港商业中心、超过1.43万平方米的保留建筑今潮8弄以及一座1.4万平方米的文学博物馆。
“我们修缮了该地块上8条弄堂内的66幢老建筑。今潮8弄以修旧如旧的‘海派弄堂’为载体,并赋以现代商业功能。”崇邦集团高级推广总监、滨港商业中心推广负责人崔怡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18号街坊地块的原址为建于1928年的公益坊里弄,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落,2012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49年以前,这里以粤籍居民为主,故别称“广东弄堂”。
因地处闹市,交通便利,又有煤卫设施,公益坊当年的出租率很高。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公益坊有大量“左翼”和“新感觉派”文艺青年出入。南强书店、水沫书店、辛垦书店都曾是公益坊内有名的书店;鲁迅、冯雪峰、陈赓、廖沫沙、冯铿等也在这里活动过。
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是今潮8弄的先天优势,但只有持续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今潮8弄才能始终活跃于时代的风口浪尖。8月9日,陈嘉在“拗运会”集市现场第一次参与了攀岩运动。“这里不仅有瑜伽、身体格斗、城市骑行等潮酷运动,也有匹克球运动、沉浸式VR赛车等迷你运动。这些运动很吸引年轻人,我们非常愿意尝试。”她说。
烟火气更浓
“我已经替大家试过嵊泗的野生淡菜了,超好吃。想吃的提前两天预订。”“今天有泉水羊排,来的约起。”老吴几乎每天都要在自己的吃货群里发布“隐藏菜单”,他与太太在今潮8弄开了“吴食虎吃喝研究所”,墙上的标语引人注目:开不了一爿(pán)百年老店,那就在百年老建筑里开一爿店。
老吴是海归,能做一手融合菜,店里汇聚了招牌辣肉面与耶路撒冷洋蓟三重奏这类“浑身不搭尬”的美食。入驻今潮8弄时,老吴说:“希望我的加入,能为这里引来新客流,让这里的烟火气更浓。”
百年来,四川北路被称为上海第三条商业街。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用“乃文乃武”形容今潮8弄所处的虹口区四川北路,赫赫有名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就位于这条路上。
“上海三条最著名的商业街——南京路、淮海路和四川路,只有四川北路散发着老上海浓郁的市井气息。这里的商品价廉物美,尽管有点喧嚣嘈杂,但人气很旺,有典型的上海城市生活景观。”仲富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大半个世纪前,这条街商铺云集,丽昌照相馆、广茂香烤鸭店、利男居茶食店的顾客络绎不绝。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北路依然延续辉煌。本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发展,本地居民大量搬迁,这条老商业街逐渐失去昔日风采。如何推动四川北路复兴,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和街区商业投资人面前的必答题。
老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选择在这里开店,除了我们可以得到较好的优惠条件,它的新经济形态也展现出很有想象力的前景。”
杨举是上海柔婷投资执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同时也是上海市虹口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他有一个坚持多年的爱好,就是喝茶。“可不是你们喜欢喝的奶茶啊,是比较传统的茶汤。”杨举说。
2024年春节,经由虹口区商委牵线,崔怡怡与杨举“接头”成功。6个月的紧密磋商后,“人间茶话”创新品牌首店在今潮8弄开业。
“用长相思杯喝冰龙井茶汤的感觉很奇特。上茶时还会附上刻有古诗词的竹简,仪式感满满。”陈嘉说。
“诗词与茶连接,这种形式非常有画面感,能够让年轻人喜欢上喝茶,从而了解中国茶文化。”杨举说。
文化是特色街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7月末,今潮8弄的三联排老建筑——武进路393弄14号、武进路409号经修复后,免费对外开放,其曾是百年前的皇家旅馆。“这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将成为虹口区的文化新地标——‘海派文化中心’。同时,今潮8弄内的‘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与1幢正在建设中的新建筑,将构成未来的上海文学馆,整体预计于2025年向公众开放,而‘馆中馆’的‘巴金图书馆’计划于今年底开放。”崔怡怡说。
下足“绣花功夫”
2024年6月的一天夜晚,今潮8弄广场的露天放映台上,正播放着电影《中国机长》,台下座无虚席。“这种氛围很熟悉,吹着夏日的晚风,和家人朋友边看边聊,身心非常放松。”“广东弄堂”原住民李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重游故居让她仿佛回到儿时的弄堂。
放映台后的老建筑在光影交织下,散发出独特的时光韵味,让人不禁想起百年前的一段电影往事。
1897年,虹口的礼查饭店(现中国证券博物馆)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的首次电影放映,电影自此进入中国;1908年,西班牙商人安东尼奥·雷玛斯在乍浦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即后来的虹口大戏院),虹口成为中国电影业的发祥地;1914年,维多利亚影戏院成为第一家采用蜡盘配音的有声影片院;1926年,百星大戏院成为第一家真正的有声电影院;1936年,上海大戏院成为第一家放映苏联片的电影院……虹口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不胜枚举。
2023年12月,时任虹口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明在发言中表示,要以更高站位传承城市文脉,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以更实举措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助推文创产业集聚发展,以更大格局汇聚社会多方参与,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在谈到今潮8弄时,他说:“以今潮8弄和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建成亮相为契机,推进以四川北路为主轴的剧场群和演艺集聚区建设,聚焦演唱会经济,打造‘虹口有戏’演艺品牌。”
据上海市虹口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2023年9月,虹口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有28.5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4.07%。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市首位。因此,只有紧扣文化脉络,牢牢把握时代节奏,聚焦潮流趋势,才能虹吸周边年轻人群,重塑百年辉煌。
“上海地铁10号线四川北路站紧邻今潮8弄。这条线路被称为上海的‘艺术地铁’,东北面有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同济大学,西南面连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芭蕾舞团和复兴路、安福路等文艺气息浓厚的区块。这条线路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带来新风尚、新潮流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崔怡怡说。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随着‘144小时免签’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来到上海,他们很多人愿意往城市深处走一走,到上海的大街小巷去看一看。而我们城市深处的景观,如何让这类人群知晓很关键。”
据悉,目前上海各类市级、区级活动已形成智能排片表,可通过查阅相关小程序,掌握相关信息。在劳帼龄看来,这还只是一张静态的活动排片表,如果能够具备动态显示的功能,将更便利于各场域的即时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