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古师生情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师生情,佳话,师徒
  • 发布时间:2024-10-16 11:32

  文/闫好丽 绘/李 鹏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的缺点则要反躬自问,如果有就及时改正。《荀子·大略》则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一个国家要想兴盛,一定要尊师重教;尊敬老师、重视传授技能的师父,国家法治才能健全。不过,好的老师也要有好的学生才能突显其价值,文人圈里被传为佳话的师徒搭档,能列出长长的名单呢。

  万世师表孔子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著述,记载了大量动人的师生之情,也阐释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对待弟子时,“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说孔子教育弟子时态度温和而举止庄重,威严而不咄咄逼人,恭谨有礼而祥和自适。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领弟子们前往陈国时,颜刻为孔子赶车。途经匡城时,颜刻用马鞭指着匡城的城墙对孔子说:“快看城墙上的缺口,当年阳虎攻城的时候,就是从那个缺口打进去的。”事有凑巧,由于孔子和阳虎长得十分相像,而颜刻也曾给阳虎赶过车,匡城的百姓听到这话便误以为阳虎又来了,就立刻将孔子包围起来。

  危急关头,孔子不慌不忙,他是如何应对的呢?《孔子家语》中记载:“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平时性情鲁莽的子路临危不乱,弹琴高歌,孔子应和,以“歌”表明自己的身份,其他弟子也前往卫国传话解围,匡城的人知道自己认错了人,连忙散开,孔子这才得以脱险。

  这次的围困持续了五天,其间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和众人走散,后来颜渊赶回,孔子激动地对他说:“我还以为你出意外了呢。”颜渊回答:“老师还在,弟子如何敢先撒手人寰呢?”然而后来,颜渊还是不幸早逝,孔子闻讯后恸哭不止。孔子和颜渊、子路等众多弟子的深厚情谊,着实令人动容。

  书院教育的辉光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为老师的职责做出了恰当定义,并且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强调,学生不必过度迷信教师的权威,要勇于质疑。在现代教育体制形成以前,老师往往以讲学的形式传道授业。宋朝书院十分兴盛,通过书院体系教授学生成为主流。

  北宋改革家范仲淹就曾大力兴办学校。他偶然发现泰山人孙氏天资聪颖,但因其家中贫困无法继续学业。范仲淹便将他留在府学给他一个学职,每月发三千钱的薪俸,让他安心读书,并指导他攻读《春秋》。十年后,范仲淹听说泰山有个孙复,以教授《春秋》闻名且品格高迈,才发现原来这人正是他当年资助的学生。

  从书院到天下

  将书院的教育功能发扬光大的是南宋学者朱熹。朱熹五岁就随父亲朱松学习《孝经》,他和书院的缘分也与父亲的熏陶密不可分。朱松在金兵南侵时曾寄居挚友郑安道家中,并在那里开馆教学长达十年,朱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少年时代的经历影响了朱熹一生的志向和选择,他考中进士后对仕途不甚热衷,自言“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决心将毕生献给教育事业。他先后创办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等聚徒讲学。在任知南康军时,朱熹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并因此名闻天下。在书院里,他恭敬地祭祀孔子、曾子、孟子、周敦颐等人,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阐明教育应该讲明义理以修身,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学规条例。他认为对老师而言“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充足的知识储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的必要条件。在与学生相处时,他主张“威和并至”,认为如果只有威严而不温和,师生关系就会疏远;如果过分随和而缺少威严,学生就容易不听劝诫。

  在具体教学中,朱熹对学生十分关心爱护。学生进步慢,他便忧虑;学生善于思考提问,他便表扬。他常常为学生讲论经典到深夜,即使疾病缠身,也坚持为学生讲学。有时学生之间展开激辩,他看着学生间的思想交流,似乎自己的疾病也得以暂时缓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朱熹还在为学生的教育而操劳。他的弟子们也不负期望,将程朱理学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

  不过,古人对于做老师这件事大多秉持着审慎的态度。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如果一个人不提升自己而贸然地好为人师,就可能自满自足,止步不前。作为教师,既要循循善诱,也要做到诲人不倦,如此方能教学相长,薪火相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