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深化,合作,粵港澳
  • 发布时间:2024-10-25 20:01

  本刊編輯

  早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考察調研期間,將澳門特區定位為“國際大都市”,指出澳門具有六大優勢。隨後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努力把中央給予的支持和關懷轉化成動能,有效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不懈地推進“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牢牢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寶貴機遇,使深合區真正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不斷深化與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為此,本刊10 月期的《焦點直擊》欄目,將特別以“新時代下,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為主題,聚焦核心議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營商環境與企業治理及青年發展、文化融合與交流,致力於探討粵港澳大灣區更大的交流合作空間,以及如何促進大灣區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我們邀請了本澳數位跨界別的領軍人物參與我們的討論。目的是為了彙集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澳門這些領域的寶貴經驗和前瞻規劃。

  在第一版塊,澳門立法會議員胡祖杰分享了他對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心得和看法。他認為,在推動澳門青年在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專業認證是一個關鍵因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區和黃埔區已經接受了港澳建築工程專業人士和企業的資質備案,甚至進行了專業職稱的評定等。他積極參與到各區與領導的洽談中,並推動了相關進程。

  此外,他提議低空經濟也是澳門前瞻發展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通過推動低空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有利於打通或建立新的法規體系,並將港澳納入灣區低空經濟發展中。他還指出,澳門在旅遊設施及接納能力的品質和數量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大型表演場地及配套設施不足,也缺乏如足球場等大型體育場所。為此,建議利用琴澳深合區的發展契機,共商共建共用共管大型體育場館,以提升旅遊業的素質和多樣性,增強整體競爭力。

  來到第二版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謝永強主席指出,澳門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科創研發投入提升至不低於50 億澳門元。這一舉措旨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具體措施包括通過科技基金支持科研項目、重點平臺建設、企業研發資助及產學研合作,以及支援高校科研活動,促進科技產業健康發展。此外,配合《科技企業認證計劃》,相關資助計劃將作出調整,優先支持獲認證的科技企業及其牽頭或參與的項目。而且隨著科企數量的增加,計劃加大資助力度。

  謝主席認同“1+4”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成就包括創新藥物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初創公司獲得融資、膳食補充劑註冊以及多項技術商業轉讓等。最後,他總結道,澳門特區政府正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深化中葡合作,並推動科技創新與人才集聚。這些努力包括加強與葡語國家的合作、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構建科技創新生態、吸引國際高端人才以及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會。

  進入第三版塊,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黃仁民主任分享說: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澳門在推動綠色產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政策,簡化審批流程、提供稅收優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綠色金融創新等,以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他以澳門會展業為例,建議其他產業如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也可以通過引入ESG 理念和新質生產力的要素來實現轉型升級。

  黃主任認為:中央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這是澳門發展的基本盤。這一戰略定位凸顯了澳門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和重要地位。澳門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它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深化與葡語國家的合作,推動中葡關係邁上新臺階,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期待澳門能夠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城市的協同發展,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局面。

  在最後的第四版塊,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吳學明主席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繼續關注港澳青年的需求,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創造更多機會和條件。包括:跨境實習與工作機會、創新創業資源平臺、政策互認與優化、教育與技能培訓、國際交流平台等等。

  在他看來,文化融合面臨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和教育制度的差異,容易導致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碰撞。但粵港澳三地的文化差異能夠促進多元化思維和創新能力,為跨文化合作創造更多可能性。只要處理得當可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產業協同發展。而面對全球化的挑戰與機遇,未來灣區各地應整合資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平臺。這包括促進科技、金融、文化的跨境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和人才;加強政策協同,統一市場規則,降低跨境經營壁壘;利用各自的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借助香港的國際金融平臺和澳門的文化交流優勢,推動產品和服務國際化。同時,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升本地人才的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以應對全球市場的變化與挑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