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视角下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运营,个性化,教学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26 15:46
郭明璐
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高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吸收能力弱、技能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对于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文章以培养学生的产品运营能力为核心,介绍了其意义、现状问题,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借此作为参考。
互联网产品运营是高职网络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互联网产品运营知识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对互联网产品运营知识的吸收能力。
1 吸收能力视角
吸收能力理论(Absorption Competency Theory, ACT)是由美国学者Bodnam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将学生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学习前阶段和学习后阶段。学习前阶段是指学生尚未进入学校或者在学校中存在学习障碍或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的情况下,即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必要的教育准备工作。而学习后阶段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吸收,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从而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提出了“吸收能力”(Absorption Competency)的概念,强调个体要具备吸收能力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并取得成功。
2 吸收能力视角下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吸收能力(Inclusive Capability)是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个体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通过知识管理、信息加工和整合,将外部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的能力。在教育领域,吸收能力是指个体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个体进行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基础。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储存、检索、应用四个阶段。吸收能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具有良好吸收能力的学习者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并取得成功。因此,吸收能力视角下高职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调整。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相关内容;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提高吸收能力。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处于适宜的学习阶段,提高吸收效果。此外,个性化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吸收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将学生的吸收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和资源,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 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教学现状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高职院校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互联网产品运营能力,该能力包含了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团队协作、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内容,且涵盖了技术、管理等多个学科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本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晰,无法将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与具体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目标的认识模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往往盲目学习。
3.2 知识吸收能力弱
知识吸收能力是指学生获取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学生个体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在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中,学生主要学习互联网产品的功能、结构和交互设计等内容,对产品的运营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所选择学习内容也不同。因此,在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3.3 技能操作不熟练
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知识模块,并且需要将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而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用户体验相关内容时,需要使用到用户调研工具、问卷设计软件等多种技能,在进行产品设计相关内容时需要使用到原型图制作工具、HTML代码编辑、设计软件、UX设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多种工具,经过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基本知识掌握得不透彻,在技能操作方面并不熟练,学生在完成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和团队协作等任务时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3.4 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情况,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目前考试形式多为闭卷考试形式,且考试内容仅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章节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另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多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体现。虽然期末考试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对考试结果的重视。
4 吸收能力视角下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4.1 明确和界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和界定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在明确和界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需要进行细致的教学需求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他们所期望达到的能力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教学环境和资源的特点和限制,以便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测量性。这意味着教学目标需要能够通过明确的标准进行评价和检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确保学习过程的有效性。第三,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性意味着教学目标需要明确指明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理解什么,以及具备什么技能。可操作性意味着教学目标应该能够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任务,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来达到目标。例如,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并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分析”。最后,教学目标应该是可达到的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过于简单容易达到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而目标过于困难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的难度,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进步。
总之,教学目标的明确和界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并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合理界定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4.2 精心筛选教学内容
在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精心筛选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精心筛选教学内容,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和学习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吸收能力和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需求。通过调查问卷、个别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学习方式以及对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的期望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筛选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其次,教师应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知识,精心筛选教学内容。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理念层出不穷。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行业刊物、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并将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范围。精心筛选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理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精心筛选适合的案例和实践项目。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吸收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性的案例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总之,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在此模式下,教师应该精心筛选教学内容。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吸收能力和学习效果。
4.3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分析学生特点,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
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吸收能力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收能力受个人、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如果学生自身就不善于学习,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互联网产品运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吸收能力,就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找准学习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1)学生特点分析。高职学生受年龄、家庭环境等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对学习方法不够重视,学习习惯差,比如,不爱动脑思考问题、不善于总结归纳、不主动请教等。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多思考、勤动手、善总结。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差。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但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新知识的内涵。(2)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吸收。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化,学习渠道也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3)完善课程资源库。建立个性化教学资源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在设计学习计划时,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计划,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和学生学习效果优化课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充分调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4.4 基于任务难度和学生学习效果,优化课程设计
吸收能力是指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吸收过程,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被动吸收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或其他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过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只有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技能掌握情况,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难易程度划分,制定个性化的任务安排,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靠课堂讲解会产生枯燥无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来增加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根据工作流程和任务内容模拟一个真实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工作场景进行教学。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典型案例及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课程任务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互联网产品运营中的产品推广还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吸收能力理论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特点,考虑以学生学习效果来进行难度设定,确定分级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安排。
4.5 基于教学效果优化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在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关键,如何选择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标准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基于教学效果进行,根据课程教学效果优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学生参与度与学习兴趣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的兴趣度和学习意愿,包括参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并设置不同层次的指标对其进行分析。(2)学生学习成绩评估。课程学习成绩是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指标。在课程结束后,可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估。一是由学生自愿推荐优秀同学参加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二是由老师给出评语或等级;三是老师给出具体评价意见并给出建议;四是教师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该测评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测试。(3)注重测评内容。学生学习效果与考核测评的内容包括根据课程知识体系设计题目;根据任务难度设计题目;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评价学生综合能力。(4)课程作业完成度与职业素养测评。课程作业是对课程内容的再次巩固和加深理解,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5)教学过程评估。首先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其次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教学效果评估。(6)教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体现个性化教育理念。(7)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考核。(8)建立学习档案袋及管理机制。学习档案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进行记录、分析、评估和反馈,进而形成对学习过程更全面、更系统、更客观评价的一种载体。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根据不同特点和能力层次设计相应的学习档案袋,在档案袋内设置具体、可量化的指标,如是否完成了课程预习、作业质量、小组讨论质量等,还需对档案袋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4.6 提升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互联网产品运营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师需对本门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系统且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在充分掌握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2)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互联网产品运营课程内容复杂且涉及知识众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5 总结
互联网产品运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生知识吸收能力弱、技能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产品运营能力为核心,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同时也为高职互联网技术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