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若桃花》:江南文化视域下的城市文旅微短剧模式创新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文化,江南,创新
  • 发布时间:2024-12-02 11:38

  文/徐李佳 胡静宜

  微短剧是新兴的文艺形式,以其灵活多样的特点,与城市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人文经济创新融合。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苏州更广科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更广公司”)于2021年打造的《面若桃花》10集原创互联网微连续剧,开创了数字文化创新的内容产品与优秀历史文化结合新模式的。“面若桃花”IP诞生,为苏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提出创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促进新型文旅整合营销模式的构想。《面若桃花》第二季积极响应号召,以24集原创微短剧,创新探索“小屏”视听新表达。同时,坚持在深化“IP创建—IP保护—IP转化—IP运营”的路径上,以新质内容产品开发媒体业务新模式和文化产业新形态,以“微短剧+IP”创新城市人文经济融合赋能,为苏州城市文化IP的打造做出积极探索。

  聚焦城市文化超级个体

  邀请“姑苏城第一男主角”入剧

  2024年春,《面若桃花》第二季进入全新选题阶段,如何继续打造具有鲜明江南文化特质与时代色彩的微短剧作品,成为更广公司创作团队首要面对的新课题。

  德国著名学者扬·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文化记忆”概念,研究的是被群体、组织、社会共同分享、流传和建设的记忆形式,是不同民族、国家对自身历史积淀的文化所保留的集体记忆力。

  《面若桃花》第二季将对答案的探寻落脚于苏州集体文化记忆里,并从中提炼最知名、最浓墨重彩的超级个体——江南才子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苏州人。15世纪中叶的明朝苏州出现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仇英、徐祯卿等诗画全才。其中,唐寅更是在中国文化史、书画史上,因创作成就被列为“明四家”之一。他因才华横溢又自由不羁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被后世的话本、戏曲塑造成“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并在20世纪后的影视创作中成为“姑苏城第一男主角”。

  2024年是唐寅逝世500周年。《面若桃花》第二季创作选题,最终决定聚焦这个“城市文化超级个体”。故事聚焦青春与成长两大主题,通过职场青年与明代才子唐寅的“平行时空”对话,彰显当代年轻人对中国经典、对江南文化的喜爱,传递苏州人自古至今对故乡、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

  以唐伯虎文化符号为因

  一朵桃花开出江南文化时间的光彩

  提及唐伯虎,他的“风流”之名深入人心。从笔记、话本、小说到戏曲、评剧、电影,“点秋香”的三笑姻缘是粉墨皮黄敷衍的传奇弹唱;寻访名动天下的“桃花坞”故园,桃花、诗文、美酒相映缤纷,一首《桃花庵歌》传唱至今。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命运多舛,晚年生活清贫,靠鬻画为生,并非那个家喻户晓的喜剧角色。主创团队通过搜集与研究大量文史资料,决定将晚明江南文化孕育的艺术形象“唐伯虎”与明代历史人物唐寅区分处理。

  微短剧的篇幅和形态,注定不可能完整展现历史人物波澜起伏的经历。那么,《面若桃花》第二季怎么以“唐伯虎”来破题展开创作呢?

  更广公司创作团队决定选择小切口和核心冲突事件,进行大胆的文艺想象和故事假设: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安排一场现代苏州深度游的人生奇遇。在整体设定上,避免不着边际的“魔改”,彰显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创作团队借助故事主人公对唐伯虎的记忆与爱,不断以新的创意灵感,致敬唐伯虎和他的江南时代,展示“青春就是不要逃避,勇敢地直面一切”“青春无悔,就是自己的桃花源”的立意。

  桃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从《诗经·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古典主义乌托邦 ;从李白《赠汪伦》里“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友情到唐伯虎《桃花庵歌》中“桃花仙”“桃花坞”等蕴涵无限艺术张力的中国文化基因中的“桃花”诗意哲学意象。《面若桃花》第二季特别设计全剧“文眼”——一张古今同在的桃花笺画纸,串联五百年苏州文化时间。其中有三重创作用意:其一,作为男女主之间的情感纽带,勾连前世今生的一段情缘;其二,作为浪漫的影像符号,展现唐伯虎作为“桃花庵主”,一生与桃花结缘的传奇色彩;其三,作为唐伯虎心路历程的表达,通过桃花笺浓淡变化,体现唐伯虎对其生命意义的领悟与成长。桃花笺燃尽,象征唐伯虎精神意义上的浴火新生。

  首创“微短剧+舞剧”开场先河

  探索竖屏美学新范式

  微短剧曾一度被称为“上头的电子榨菜”,是因为其密集反转的剧情,此起彼伏的高潮,可视化的爽文叙事,催化用户情绪,令用户沉浸其中而欲罢不能。不走“霸总”路线的唐伯虎如何应对当下盛行“爽剧”之风?

  《面若桃花》第二季摒弃对“情绪价值”单一维度的追求,转向更深层创新微短剧影像美学和故事价值——首创“微短剧+舞剧”网络视听新样态,特别邀请青年舞蹈演员罗昱文出演唐伯虎,酣畅淋漓的独舞结合山水国画的渲染技法,凸显唐伯虎的心灵世界和情感变化,叙写江南才子的浪漫不羁与传世风骨。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动作,通过竖屏影像将唐伯虎情绪表达外化,赋予“桃花仙人”更深层次视听解读。舞者以舞蹈语言展示历经迷惘与挣扎后独立而强大的人物精神世界,完成角色的自我剖白与升华。

  竖屏微短剧是碎片化娱乐时代的典型内容形态。当影像内容从横屏转向竖屏,也意味着对于叙事套路的再思考与再出发。《面若桃花》第二季主创团队清楚地共识:竖屏微短剧不是对横屏画面的简单裁切,是要找到故事思维与用户观影习惯的平衡点,从构图、角度、灯光、运镜等方面,创新影像视听互动需求,建立全新移动观影美学。

  竖屏视野较窄,不利于表达开阔恢宏的大场景,更需要将受众目光聚焦到画面中心主体,清晰勾勒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面若桃花》第二季人物设定层面上,一改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影像化完成角色立体塑造;在情感刻画中避免“唯爽感论”,用细腻镜头揭示人物深层心路历程。

  竖屏的视听语言需要更真实、鲜活、富有烟火气。《面若桃花》第二季借助影像力构建剧情气氛。比如,剧中谈到中国书画美学,镜头就聚焦表达“墨分五色”理念,将墨色的幽微变化与现代时尚经典流行色相结合;在竖屏影像表现上,凸显苏式美学“亦古亦今”特质,既有经典传统,又有现代潮流。

  从成片看,《面若桃花》第二季打造了具有江南文化个性的、区别于传统横屏的叙事影像及故事表达风格。

  “微短剧+IP”创新城市人文经济融合

  赋能苏州城市文化品牌化

  更广公司认为“微短剧+文旅”的本质,是要创新城市人文经济融合赋能,让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商业销售,是将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经济价值。“微短剧+”不应单纯停留在“加法”,而更应该是“乘法”,跨界要融合,实现共促共赢。

  《面若桃花》第二季深度挖掘剧情和地域的连接,取景地覆盖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昆山巴城玉山草堂、姑苏区十全街、同里古镇退思园、园区斜塘老街等多处文旅地标,致力于城市文旅消费场景创新和数字时代IP多点赋能。剧中有机融入昆曲、雅集、诗词、评弹、苏味、非遗缂丝等“含苏量”满满的文化元素,展现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观众对“最江南”的苏式美学心向往之。结合剧情需要,《面若桃花》第二季联动苏州游戏动漫艺术家、策展人等,打造国潮赛博主题《谁动了唐伯虎的画》展览,完成苏州画家跨越500年的美术再思考。画展吸引数千观众预约参观,成为暑期姑苏网红画展。在剧中,“面若桃花”苏州园区旗舰店惊艳亮相,第一季“男主角”老面叔惊喜返场,这既是对微短剧里诞生的金字招牌的致敬和延续,也是“面若桃花”品牌成功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生动例证。一碗碧螺春茶油拌面,一句第一季的经典台词“只有人等面,没有面等人”,映射苏州人风雅而富有人情味、烟火气的生活理念,彰显承载诗意栖居的理想都市范本。

  同时,结合城市品牌塑造与商业化探索,《面若桃花》第二季借鉴部分品牌剧营销方式,联手本地头部文商旅企业,从纺织、时装、酒饮等角度切入江南人文生活美学,积极探索全新内容生产力模型,积极赋能城市人文经济融合。

  “新内容”带动“新消费”,创造“新场景”,城市微短剧《面若桃花》将不断通过创新IP内容生产模式,延伸文旅内容产业价值链,深化影像内容新产品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融合,拓展产业价值链,为城市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者徐李佳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更广科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内容《面若桃花》总编剧;作者胡静宜系苏州更广科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策划)

  责任编辑:任雨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