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来临的时候》:文旅短剧的创新表达,书写绿水青山间的浪漫与情怀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旅,短剧,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02 11:43
文/康萌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艺形式,其短、平、快的特点迎合当下受众观剧习惯。《季风来临的时候》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剧目、云南省第一部文旅微短剧,以其独特叙事方式和精良制作,引发观众热烈讨论。创作之初,如何在有限时长内,既讲好故事,又融入文旅元素,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季风来临的时候》选择以奇幻之旅为切入点,将云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融入跌宕起伏的剧情,巧妙地将文旅元素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领略云南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剧集,更像是一封写给云南的情书,将云南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剧集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精准把握文旅融合的精髓,将“诗”与“远方”完美融合,为我们呈现一场视听盛宴,更激发人们对云南的向往之情。
场景化扣题
用镜头讲述文旅故事
文旅微短剧的核心是“文旅”,因此,场景选择至关重要。《季风来临的时候》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云南,从昆明到大理,从香格里拉到普洱,剧集充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将美景与故事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种场景化呈现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剧集观赏性,更能潜移默化地将文旅信息传递给观众,激发他们的旅行欲望。
剧中,徐霞客作为古代著名旅行家,他的出现不仅为剧情增添一丝传奇色彩,更成为串联云南各地文旅资源的重要线索。昆明的城市风光,大理的古城风貌,香格里拉的雪域高原,都随着徐霞客的脚步,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文旅元素与剧情深度融合,无论是剧中人物的服饰、语言,还是古老建筑、传统习俗,都充满云南的地域特色,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云南独特文化魅力。《季风来临的时候》并没有落入“强行解说”的俗套,而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云南的文化内涵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文化是内核
用内容展现文化魅力
一部成功的文旅微短剧,绝不仅仅是风景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要展现文化的魅力。《季风来临的时候》以奇幻之旅为主题,巧妙地将徐霞客这一历史人物融入其中,通过他与现代青年在旅途中的对话和碰撞,展现云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将文化元素与剧情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避免说教式的灌输,更能引发观众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观剧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更好展现云南的多元文化,剧组深入云南各地实景拍摄,力求将最真实的云南风貌呈现给观众。剧中不仅展现云南的自然风光,更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让观众感受云南的多彩魅力。
例如,在大理喜洲古镇时,剧集拍摄白族传统民居、服饰等等,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香格里拉拍摄时,藏族小伙儿对环保的执着,展现当地居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钦佩。到了普洱,傣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纪实化拍摄手法,不仅增强剧集的真实感和可看性,更让观众对云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情感共鸣
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季风来临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对云南美景的展现上,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演绎,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发观众共鸣。
剧中的失意青年路小南热爱舞蹈,在妈妈的不理解中感到挫败。在这样一次意外的旅途中,他发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重新认识自己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在旅行中,路小南找到心灵的慰藉。云南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为他提供远离烦恼喧嚣的宁静空间。通过旅行,他学会放下烦扰,享受宁静,重新思考,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与不理解。剧中的路小南不是个别人,他代表的是当下社会众多的年轻人。他们面临多重挑战与困境,他们追求的自我实现与心灵自由,旅行就成为一条重要途径。云南,作为旅行的“精神粮仓”,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为年轻人提供了心灵治愈与自我发现的空间。在云南的旅行中,年轻人可以放下烦琐的生活,享受宁静,探索自我,并在旅途中收获心灵的共鸣与成长。
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同时,剧中所展现的云南美景和人文风情,激发观众的旅行欲望,从而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
以“微”见长
短小精悍更适合传播
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冗长,《季风来临的时候》以短小精悍的“微”形式呈现,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
微短剧的“短”,也意味着更低的制作成本和更快的制作周期,这为更多优质文旅内容提供创作空间。
《季风来临的时候》蕴含诸多精妙之处。徐霞客精神——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品格,在片中通过主角的冒险与成长得到生动体现。喜剧与情感的交织,不仅让故事更加饱满动人,也让人在欢笑中感受温暖与力量。
云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与剧中基调完美融合,每一帧画面都仿佛精心布置的画卷,让人置身于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色彩的丰富与清新,不仅展现云南的自然之美,也寓意剧中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配乐选择同样恰到好处,既贴合剧中氛围,又没有刻意追求搞笑效果,使得整个观影过程更加流畅自然。转场的精心设计,更是体现制作团队对细节的追求。
至于节奏的把握,剧中做到张弛有度,既有紧张刺激的情节推进,也有温馨感人的情感交流。比如,徐霞客在路小南家苏醒的慌张,对现代生活的好奇,以及去鸡足山的执着,这些情节都恰到好处地调节剧中节奏,使得观众情绪随着故事发展而起伏变化。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去年一部《去有风的地方》让大理火爆出圈,大理充分利用《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效应,积极开展“去有风的地方 品最美的风物”等大理文旅主题宣传营销,把“流量”转化为“留量”。该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精准把握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更在于它巧妙实现影视IP与文旅的“双向奔赴”。通过这部剧集,大理的美景和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同时,这也为大理的文旅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优秀内容的涌现,使文旅品牌传播从“以景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这恰好符合微短剧的特点。可以说文旅转型升级需求和微短剧的表现力实现了共振。对于微短剧创作者来说,讲述富有地方风情和文化寓意的故事成为新的课题。微短剧作为视听作品,在内容叙事上和当地产品相互辉映,逐渐成为文旅融合的闪亮名片。
《季风来临的时候》作为微短剧,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内容的完美融合,凸显文旅微短剧的独特价值。
“文化+旅游”新模式
全面展现区域旅游风采
《季风来临的时候》用空间的纬度、时间的经度、文化的深度营造文旅魅力热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标识”,是连接不同时代城市生活的“血脉”,也是促成外来者认同的“心灵钥匙”。云南少数民族璀璨夺目,各民族拥有不同文化历史内涵,该剧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魅力,构成多元而包容的中华文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相得益彰的原则,《季风来临的时候》采用“文化+旅游”双管齐下的模式突破内容局限性,也突破文艺作品走马观花式的简单呈现,从全局视角展现区域旅游风采,从地理、人文、产业多角度,走入自然之景,走进烟火之中。
《季风来临的时候》用“文化+旅游”为文化和旅游深度发展寻到契合点,是对于厚重内涵和特殊魅力区域文化的挖掘,也支撑和凝炼区域精神基因,并通过竞合、传播、共融等互动,最终实现对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
(作者康萌系北京逐格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片人)
责任编辑:苗权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