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文雨 丨枣庄市文化馆提供
柳琴戏起源于清朝中期的鲁南地区,主要流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接壤一带,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之为“拉魂腔”。
2006年,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曲深喉飘古韵,一声拉魂震四方
清朝乾隆年间,鲁南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贫苦农民四处流浪,乞讨为生,一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方法代替乞讨叫门。这在乾隆二十五年修的《沂州府志》上就有记载。后来,乞食艺人们采用了打地摊的形式演唱,演员由一人增加为两人,出现了对白和简单的即兴表演,即拉魂腔的初级阶段。拉魂腔基本形成阶段,又从柳子戏伴奏中,引进了大三弦,使拉魂腔开始有了弦乐伴奏。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流浪艺人融合当地流传的肘鼓子、花鼓、四句腔等说唱艺术形式,并借鉴柳子戏、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发展出一种新的地方曲艺形式,这便是柳琴戏。柳琴戏以柳叶琴为伴奏乐器,节奏明快,唱腔生动;表演程式灵活多变,演出剧目多取自生活,角色行当较为齐全;男声唱腔高亢,女声唱腔婉转柔美,尤以叠句、衬词、衬腔的演唱见长,极具地方特色。
1900 年前后,随着演出剧目的丰富,出现了比较固定的班社。20世纪20年代,鲁南地区出现了部分较大的班社,如杨家班、卜家班等,拉魂腔进一步流传和发展,进入安徽、河南等地。这个时期,拉魂腔演出时,除柳叶琴伴奏外,还有人声帮腔的形式,称为满台腔。同时,伴奏乐器有所增加,演出剧目也更为丰富,除了对子戏,还出现了大型剧目,多为唱功戏,角色行当逐渐完善。
在长期流传和发展中,柳琴戏逐渐形成不同的特色,积累了大戏、小戏、折子戏、连台本戏等形式,形成了由其本腔、色彩腔和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的柳琴戏唱腔。它发源于民间,兴盛于大众,土生土长,土语土调,作为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的全部生机与活力,都来源于生它养它的民众之中。
倾情守护地方戏,非遗传人育新人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琴戏山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邵晓环出生于梨园世家,现在是柳琴戏山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童年的耳濡目染使她逐渐对柳琴戏产生了兴趣,从六七岁便跟随父母亲学戏,如今,她从事传承柳琴戏事业已有四十余年。
邵晓环曾受李六乙、陈怡道等知名导演的亲授,表演细腻传神,声情并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工作认真刻苦,邵晓环主演的大型柳琴戏《山乡锣鼓》《母亲的呼唤》等剧目,先后10次入选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她主演的《驴王嫂》《城里妹子乡下汉》《厚土》等大型柳琴戏,曾多次在全国不同奖项中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她创新古今结合的一部部柳琴戏剧目,一次又一次得到观众们的喜爱。
从2005年开始,邵晓环在枣庄多个学校传授起了柳琴戏。2006 年,她被评为柳琴戏山东省级传承人,随后又在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正式建起了非遗项目柳琴戏传承教育基地,在市中区东湖小学成立了柳琴戏教学基地。她定期无偿到校传授柳琴戏曲知识和表演艺术,带动了多名学生学习柳琴戏。
邵晓环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非遗展示交流活动。她曾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纪录片《梦回台儿庄》中任主唱,促进文化交流。2012年9月6日,她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赴葡萄牙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异国的舞台上展示了柳琴戏的风采和魅力,深得国际友人的赞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