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指向,教学评一致性,初中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25-03-07 17:00

  潘锦丽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中学)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精析目标锚定,校准教学航向、巧设多元活动,驱动学习进程、实抓动态测评,护航能力进阶等策略,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初中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指向;教学评一致性;初中数学教学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评价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准确评估。因此,深入探究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当前迫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从教学理念来看,传统应试思维的枷锁仍未完全挣脱,部分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快速传递与解题技巧的机械训练,忽略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与渗透。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讲授法占据主导,互动环节寥寥无几,即便引入多媒体,也多是简单的课件展示,未能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动态演示、情境创设。最后,评价机制更是一大痛点。“唯分数论” 甚嚣尘上,一张试卷定优劣,忽视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度等过程性表现。

  二、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精析目标锚定,校准教学航向

  教师需沉浸式研读课程标准,将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多维度要求烂熟于心,拆解到每一个学段、年级乃至章节,明确教学的 “目的地”。深度挖掘教材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知识点罗列,要梳理出如从直观图形认知到抽象定理推导的进阶脉络。同时,教师应全面调研学情,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分析、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识漏洞与思维特点,如发现学生在图形变换理解慢,便微调目标侧重点。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及其判定” 为例,教师依循理论有序推进。先参照课程标准对图形与几何板块要求,锁定此节要夯实学生对平行线特征刻画及判定方法掌握,强化逻辑论证启蒙。剖析教材内在逻辑,从生活里铁轨、双杠等平行线原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奠定直观认知。课堂上,教师手持两根可活动木条教具,现场演示不同角度旋转形成同位角变化,引导学生观察两木条位置关系,抛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同位角与直线平行关联,学生分析后各抒己见,教师借机渗透归纳推理思维;练习设计分层递进,先出简单识别同位角、判断平行线基础题,看学生能否抓准概念,再给出含多个角且需多步推导的复杂图形题,考查学生能否严谨运用判定定理,过程中留意学生答题思路、速度,借提问、巡视等方式精准洞察学生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吃透知识点。

  (二)巧设多元活动,驱动学习进程

  课前,教师需精心筹备教学资源,如收集特殊平行四边形在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变换特点,准备充足的纸质模型供学生实操。课堂上,教师应摇身一变成为敏锐的引导者,把控活动节奏,适时抛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碰撞,鼓励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倾听、补充观点,营造热烈又有序的学习氛围,实时观察学生表现,洞察个体学习困境,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活动流畅运行,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深化知识理解,逐步提升数学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例,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古埃及金字塔的侧面轮廓(三角形中有矩形结构)、中式园林镂空窗格的菱形图案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特殊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惊叹,顺势设问:“这些图形藏着怎样独特的几何性质等待我们挖掘?” 开启探究大门。随即组织小组活动,发放矩形、菱形纸片及剪刀、量角器等工具,要求学生动手裁剪、折叠、测量,自主发现边、角、对角线的数量关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偏差,启发思考特殊之处成因。探究性质定理时,设置 “猜想验证大挑战”,如猜测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后,小组合作利用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全等知识论证,教师参与关键小组讨论,助推思维深化。

  (三)实抓动态测评,护航能力进阶

  课前,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简易的预习检测题,精准摸底学生对旧知关联及新知初步感知程度,课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状态,借助提问即时收集反馈,针对练习环节,教师应实时巡视批改,洞悉学生对知识点的即时掌握漏洞,做好记录以便后续重点讲解。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分层作业,涵盖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探究不同层级,全面考查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进阶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小测验,分析成绩数据及答题思路,持续追踪学生学习轨迹,为个性化教学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教学始终与学生需求紧密契合。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相似三角形” 为例,教师课前通过线上小问卷,让学生判断生活中常见的相似物体例子并简述理由,了解学生对相似概念的模糊点。课堂伊始,展示含多组三角形的复杂图案,提问学生哪些 “看着相似” 及判断依据,根据回答情况迅速明晰学生直觉思维误区,在讲解判定定理时重点纠偏。讲解完定理马上安排小组竞赛,给定不同类型三角形组合,限时找出相似三角形并证明,教师穿梭各小组,记录学生运用定理熟练度、论证规范性问题,当场点评强化。在课后作业里,基础题考查定理默写、简单图形相似比计算;提升题要求学生在几何动点问题里找相似三角形并求解动态参数;拓展题则让学生自主设计含相似三角形的创意几何谜题,教师批改不仅打分,更要详细批注解题步骤优劣,定期小测后,结合错题分布开展专项补缺课堂,依据学生进步曲线灵活调整后续教学重难点。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深度聚焦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当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目标设定含混、授课方式僵化、评价手段单一,极大制约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引入,恰如破局关键。精准锚定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有了明确 “航向”,告别盲目;巧设多元活动,激活课堂氛围,促使知识深度 “扎根” 于学生思维;动态测评实时跟进,全程为学生能力进阶 “护航”,保障教学精准调整。

  参考文献:

  [1]辜开良.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4):6-9.

  [2] 彭春晓.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2024,(23):90-9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