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 来源:辅导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学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7 17:01
陈勇
(福建省宁德市第六中学 325100)
摘要:农村中学的化学新课程教学在教学资源、手段以及实验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与城市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但在现代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教师也应持续探索适合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克服教育资源不足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困境。化学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验性,教师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更为丰富的化学资源,使学生能够脱离农村教育资源的限制,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本文将深入分析新阶段下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的新型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样化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能够促进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化学教育的整体质量。这有助于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具有化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将获取的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与现阶段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农村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为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一、正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深入研究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
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和具体,以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核心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农村学生可能由于认知限制和学习资源不够充分,对化学教材以外的拓展知识了解较少,这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新课程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案例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鲁科版必修一教材中《硫的转化》相关内容为例,教师需要首先明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硫的氧化性质、还原性质以及硫的化合物转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应通过收集资料,向学生展示硫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如火山爆发时硫磺的释放、硫酸的生产等,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积累和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化学学习体验。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调整化学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节奏。
二、引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将其与化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现一些操作性较低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观察相关化学知识的原理及反应,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教师应在政策指导和农村中学资源投入下,引入并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化学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拓宽化学学科的教学渠道。化学知识还具有拓展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和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以必修一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特征以及氧化剂、还原剂等知识点,利用动画或视频展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对于一些有毒、有危险的药品与实验,或者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或视频演示。通过观看视频或动画,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的每一步骤和细节,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教师还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金属腐蚀、电池工作原理等。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化学有效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环节,促进师生课堂互动与合作交流
化学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和印象,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需要研究并使用多样化的化学实验资源,设计符合新课程要求及学生实验学习需求的安全、操作性和教育意义强的化学实验。同时,教师还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以必修二教材中的《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快慢反应的实验,如镁条、铁片、铜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反应速度的不同来感受化学反应的快慢。或者通过可逆反应的实验,如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使学生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数据,使他们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在交流与互动中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四、结语
近年来,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脱离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束缚,能在更丰富的化学学习资源中收获化学实践经验;教师也通过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与质量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农村中学化学教育应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条件。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整体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化学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为农村中学化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彦丽.农村地区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办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9,(04):91.
[2]刘利.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困惑与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5):25.
[3]朱旭东.新课程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状况及改进[J].学苑教育,2016,(1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