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进行战略聚焦

  • 来源:中国商人
  • 关键字:资源,战略,聚焦
  • 发布时间:2025-03-14 16:11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

  几年前,我帮一家饲料企业做咨询。我问他们:“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谁?”他们一听就笑了,说:“高老师,这还用问吗?我们是做猪饲料的,当然是面向养猪户啊。”我接着问:“那养猪的企业规模有大小之分吗?”这时候他们都不吭声了,一个人说:“好像分。”我又问:“怎么区分呢?”大家都愣住了。于是我说:“咱们分组讨论吧。分成三个小组,每个组拿出一套方案,明确养猪场在什么情况下算大,什么情况下算中,什么情况下算小。”

  经过讨论,大家最终达成共识:3000头母猪以上的养猪场定义为大企业,500头母猪以下的为小企业,500头至3000头的叫中型企业。这就是市场细分,是确定目标市场的第一步。

  接着我问他们第二个问题:“大型企业有多少家?”他们又愣住了,说不多。我问:“什么叫不多,具体有多少家?”有人估摸着说:“十来家肯定是有的。”我又问:“有具体的数据吗?”他们摇摇头,说没有。

  这虽是一家上市公司,且已运营多年,但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手里根本没有确切数字。于是,我建议他们用一个月时间去做市场调研,回来再给我数据。一个月后,数据一出,大家都惊呆了,竟然有110多家。原来他们一直以为市场上只有十几家,实则上百。他们之前看到的十几家,都是与他们有业务来往的,而更多的潜在客户,他们根本未曾发掘。这意味着,他们的市场空间其实很大,只是之前的“雷达”根本没探测到。

  我再问他们:“中型养猪场有多少?”他们说,这个数据一个月都拿不出来。于是,他们又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才把养猪场的规模分布以及大、中、小的数据搞清楚。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让大家明白,目标市场并非整个行业,而是需要对其进行细分。企业资源有限,我们无法同时覆盖所有市场。因此,我们只能聚焦,寻求重点突破。另一个原因是,客户需求要与企业能力相匹配。

  后来我们发现,做中小企业业务,必须有一支专业的售后服务技术团队,因为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很大。这就是我们要做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因。通过这种选择,我们才能看出如何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做配套服务,把客户服务好。

  当下市场上,消费者主力可分为温饱型、小康型、中产型和富裕型。对于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关乎购买力。发达国家往往呈橄榄型,即中产阶层占比最大,达到70%—80%,而小康和富裕阶层各占一小部分。这样的市场结构更为稳定,待我们达到这一阶段,市场也将趋于规范和成熟。

  在橄榄型市场,中产阶层占据主导。那么,中产阶层的标志是什么?首先,他们独立思考,理性消费,不易被忽悠,广告过多反而让他们敬而远之。第二个特点是追求平等。对中产阶层,既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能低三下四,这两种态度他们都不接受。第三个特点,中产阶层追求的不是物美价廉,而是品位和价值。他们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你的企业想重点关注中产阶层市场,那么建议大家多研究中产阶层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产品的选择标准。

  为什么要做市场细分?为什么要做目标市场选择?因为资源有限。尤其是中小企业,人才、资金、资源、时间都有限。既然有限,就必须聚焦,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局部市场上。很多企业之所以倒闭,就是因为盲目扩张。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工业品案例,来自我的一个学员,这家企业专做传送带。我去给他们做咨询时,第一件事就是罗列他们产品所有可能的应用领域。这个动作叫“穷尽”,就是把所有潜在客户都罗列出来。但很多企业都没这么做,而是逮到什么做什么,哪有关系就做哪个。这家工业品企业之前就没有做过这样的罗列。

  第二步,我们根据穷尽的结果对客户进行分类。他们过去只在烟草市场做得非常成功,因为卷烟生产需要大量传送带。但光做这一个市场不够,还得发展。怎么发展?我们在穷尽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看看哪些应用规模大、利润高。规模大就是需求量大,利润高就是客户能赚钱。我们选了三个重点,首先是机场,其次是轮胎行业,还有一个是生物制药。生物制药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利润很高。其他像粮食、建材、煤炭、物流等行业,虽然也需要传送带,但利润率较低,可能不舍得购买高端产品。而这家企业专注于高端传送带,所以我们的选择很明确:先做规模大、利润高的市场。

  我们列出了前三名:机场、轮胎行业、生物制药。做战略,就是要选定重点进攻的市场。如果有其他行业的人来找,我们不是不卖,但不作为重点进攻对象。这就是战略的价值:明确重点进攻的方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确定了机场作为第一目标市场后,老板马上问:上哪儿去找人负责这件事?我告诉他,要找做过机场生意的人。他说去哪里找?我让他自己想办法。过了半个月,他告诉我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是原来向机场销售廊桥的公司的资深销售人员。

  于是,这位老板就让他的弟弟跟着资深销售人员去开拓相关的机场业务。没过半个月,恰逢机场有一个小订单。正是这个小订单,让他们得以踏入机场这个领域。

  这个案例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明确你的目标客户是谁,哪些市场潜力大,值得进入。

  其次,要进入这个市场,必须找到懂行的人引路。这个引路人在哪里?他为何会帮你?这些都是你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旦对方决定与你合作,如何对接才能让对方感到舒心?对对方而言,只是牵线搭桥,工作量不大,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回报。而对企业来说,有了这层关系,就如同有了敲门砖,更能轻易跨入新行业、新市场。就这样,企业成功拿下了这个市场。

  没过一年,他再次告诉我,另一个新机场正在建设中,目前正在筛选客户。那是一个大订单,仅传送带的采购额就达几千万元。最终,他们也成功拿下了这个订单,就这样一步步地深入了这个领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