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Z 世代不再向往传统职场,都想自己当老板

  作者:Orianna Rosa Royle

  图片插图:EDMON DE HARO

  2 0 1 3 年夏天, 当时年仅1 2 岁的蔡斯·加拉格尔(Chase Gallagher)开始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Chester County)的邻居修剪草坪,每次收费35 美元。这个Z 世代男孩(指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和2000 年代前期出生的人—译注)起初只有两个客户,但由于他积极散发传单,次年的客户数量就增至10 个。

  如今,加拉格尔的园林绿化公司已经拥有10 名员工,业务范围涵盖“从雨水管理、排水工程到铺路和照明设备安装等全方位服务。”2024 年,CMG Landscaping 公司斩获逾150 万美元的营收—而他的许多同龄人还在埋头攻读本科学业。

  当然,这种传统零工演变为高收入事业的情况实属罕见。但加拉格尔表示,这正是他从10 岁起就开始精心规划的职业路径。“当时没有人愿意雇我,因为在宾夕法尼亚州,必须年满14 岁才能工作。”现年23 岁的加拉格尔回忆道。“不上课的时候,我记得我经常坐在沙发上,上网搜索‘如何赚钱’。”

  加拉格尔的少年创业经历符合典型的创始人叙事。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传统雇佣关系的态度。回首往事,他认为走父母期望的道路 (上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反而比自立门户的风险更大。“我妈妈被迫换了五份不同的工作。”他说,“我觉得,与其为他人打工,投资自己的潜力显然更有前途。”

  对于这代玩智能手机而非爬树游戏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加拉格尔的理念出乎意料地普遍—投身创业领域绝非天方夜谭。

  根据领英(LinkedIn)的数据,“创始人”目前是Z 世代毕业生中增速第二快的职位头衔。软件公司Intuit 的研究表明,在18 岁至35 岁的人群中,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已经开展副业或者有此打算,其中近半数的受访者称主要动机是“成为自己的老板”。

  当然,对许多人而言,收获自主创业的成功,永远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尽管如此,与那些更加倾向于选择传统职业道路的千禧一代或者X 世代(指20 世纪60 年代和20世纪70 年代出生的人—译注)相比,Z 世代的价值观已然发生颠覆性转变。这成为企业领导者吸引顶尖年轻才俊时面临的一大障碍。

  2 6 岁的连续创业者史蒂文·施瓦茨( S t e v e nSchwartz)称:“我们这代人不再向往咨询或者银行工作。”他最新创建的数字创业者平台Whop 正在服务于无数像他这样的互联网弄潮儿。“人们渴望在线上创造内容、寻找客户、结交朋友,因为互联网蕴含着无限可能。”

  我们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

  专家们告诉《财富》杂志,科技、社交媒体,再加上目睹千禧一代在职场上的倦怠感,促使Z 世代放弃传统职业道路,转而选择自主创业。

  上一代人如果想开店做生意,就需要租实体门面,并且在当地报纸上投放广告。如今,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Squarespace 上创建网站,在TikTok 上直接向客户销售产品,还能够随时利用Zoom 与承包商或者客户沟通。年龄最大的Z 世代出生于20 世纪90年代末,他们几乎从记事起就生活在这些工具触手可及的世界里。

  “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人来说,如今的基础设施支持已经极大丰富。”职业转型网站Careershifters.org 的首席教练娜塔莎·斯坦利(NatashaStanley)说,“创业世界的准入门槛日趋民主化。”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远程工作和远程上学蔚然成风,让自主创业显得更加可行。

  “为什么现在创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因为在20年之前,我们还没有这个东西。”加拉格尔指着自己的手机说。“这部手机帮助我赚了几百万美元,我就是依靠它来推广业务,与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联系。现在只要花400 美元就可以在网上注册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此外,社交媒体向Z 世代展现了职场世界的真实面貌—这是前几代人从未有过的视角。千禧一代抱着一纸文凭会带来高薪工作的美好期许,成群结队地报考大学,但最终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Great FinancialCrisis)后就业机会锐减的残酷现实,工资水平也远不如父辈的工资那样经花。近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网上抱怨这种状况。

  斯坦利表示:“每每看到人们谈论职业倦怠,Z 世代就会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就宁愿设计一份真正为我服务的职业,而不是为其他人的利益累死累活。’”年长一些的Z 世代已经见识到所谓的“稳定”职业是多么脆弱。斯坦利举例称,有一位客户在新冠疫情期间失去酒店业工作之后被迫成为自由职业者。她说,那些因为不可抗力而失去工作的人“希望能够自主决策,游刃有余地应对不确定性。”

  现居布鲁克林的施瓦茨在13 岁时就尝到了创业的滋味。当时他想要一双高端运动鞋[ 确切地说,是耐克科比7 代复活节配色款(NikeKobe 7 Easter)],但父母却不愿意买单。于是, 他就在Facebook 找到一位志趣相投、名叫卡梅伦·佐布(Cameron Zoub)的青少年,让他帮助自己开发了一款可以在限量版球鞋售罄之前自动抢购的机器人程序。

  从那时起,这对搭档相继启动了至少22 项副业。他们最新的创业项目Whop 目前已经成为施瓦茨的全职工作。据公司的官网显示,自从这家平台于2021 年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550 万名用户注册售卖他们的专业技能,这些自由职业者总共赚取了7.23亿美元。

  年长的管理者或许认为,年轻人需要在职场历练中争取自主权、灵活办公与决策权力的资格,但施瓦茨对此并不认同。这位在创立Whop 之前仅做过两份“正经工作”的创业者坦言,当听闻朋友抱怨无法自主向主管汇报当天具体在忙什么项目时,他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 我们这代人是玩着手机、iPad 和电脑长大的,早就习惯了自己摸索着解决问题。”他解释道,“新生代不需要他人耳提面命。他们心知肚明,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往往比顶头上司多得多。”

  身兼数职的“首席执行官”

  当然,渴望成为自己的老板与实际做到这一点之间可能存在巨大鸿沟。自由职业平台Fiverr 开展的深度调研显示,大约70% 的Z 世代声称正在从事或者计划尝试自由职业—但全职从事者却不足5%。

  对许多人而言, “ 创始人”不过是Instagram 或者TikTok 个人简介上的一个头衔而已。“我身边有不少同龄人要么整天嚷着要创业,要么在正职之外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却毫无实质进展。”加拉格尔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我说,这多半是纸上谈兵。”

  心理学家兼职场福祉平台Kara Connect 的首席执行官托巴·维格富斯多蒂尔(Tobba Vigfusdottir)指出,年轻人正在模仿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如果社交圈动态中人人自称创始人、大谈副业成果,年轻人自然就会产生效仿冲动。“说自己‘正在管理团队’可编不出什么精彩故事。”她犀利点评道。

  话虽如此,在远程办公与弹性工作制大行其道的当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鱼与熊掌兼得:他们可以通过在网上开拓副业来增加收入,而且几乎无需承担什么风险。许多人开始试水创业领域,从零打磨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的必备技能—同时仍然能够享受任职企业提供的401(k) 退休计划与医疗保险福利。

  “来找我们咨询的Z 世代大多对组合式职业感兴趣。”这种职业模式可以分散风险,“就像投资股票组合一样。”斯坦利说。

  “可能是同时创办多家企业。”她继续说道,“也可能是继续从事一份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受雇职业,同时操持副业。”

  时尚网红赫蒂彻·奥利弗(Khadijah Oliver)就是典型例证。她的TikTok 频道(deedeesade_)拥有超过6.4 万名粉丝,而且经常与Old Navy 和Abercrombie &Fitch 等品牌合作。

  不过,这位27 岁的休斯顿人还是一名持证脊椎矫正医师。“这是我安身立命的饭碗,谁也别想从我手中夺走。”她说。

  奥利弗还把一项线上副业发展成被动收入来源—这种职业模式在十年之前几乎难以想象。作为美发产品代发货公司K. Sade Kollection 的首席执行官,她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销售产品,而无需为库存管理或者物流运输烦恼,这些环节由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来处理。她期盼着在2025年全职投入内容创作,同时通过向粉丝直销假发、接发产品和护发用品来赚取“睡后收入”。不过她坦言:“就算所有这一切都不顺利,我至少还能够当医生。”

  年岁渐长,回归企业?

  Z 世代创业者可谓占尽优势,他们既精通技术,又非常善于利用网络,更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这些年轻人在选择与传统职场分道扬镳时,大多并不真正担忧退休金断缴或者失去医疗保险安全网。

  随着年岁增长,当房贷、育儿等责任接踵而至,大批Z世代创业者终将回归传统企业的怀抱。但他们绝对不会甘心忍受朝九晚五的机械生活:在尝试过自己当老板的滋味之后,他们就不会放弃在最高效的时间与地点工作的自由。

  这意味着企业如果想要吸引才华横溢的Z 世代创业者,也必须与时俱进。“企业真的需要认清现实, 及时调整。”维格富斯多蒂尔警告道,若固守陈规,最雄心勃勃的新生代员工要么另谋高就,要么自立门户,奋发创新,最终成为前东家的竞争对手。

  “那些愿意倾听年轻人心声,并向他们敞开怀抱的企业才可以生存下来,因为这些年轻人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她总结道,“我们应该主动询问:‘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做事方式?’”专家们一致认为,答案在于构建牢固的跨代际纽带,既要明确Z 世代的职责范畴,又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同时充分重视这代人对身心健康的合理关切。

  雇主或许还需要为员工的副业留出空间。现居休斯顿的网红奥利弗坚信,副业将成为她这一代人的永恒追求。“传统职位终将被时代淘汰。”她补充道,“我们将迎来更具创造力、更有意义的时代—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生活体验,同时在数字世界探索实现财务自由的新可能。”

  无论Z 世代的职业前景如何演变,曾经的创业经历都不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这群年轻人对此深信不疑。

  “在我这个年纪,金钱并非首要追求。”加拉格尔说,“真正重要的是积累人脉、获取知识。作为一名创业者、团队建设者和创收者,我获得的智慧远非普通职场人所能比拟。” 财富

  译者:任文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