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碧倩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在预防疾病、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讲究“治未病,未病先防”,包括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调饮食、适劳逸。
中医预防保健的原则
1.避风寒
避风寒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避免风寒之气,注意保暖,同时也要避免出热汗后受风,尤其是在夏季时,要避免直吹空调、少喝冰镇饮料,这样才能为身体健康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2.慎起居
慎起居指的是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无论在哪一个季节,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精气足则神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要熬夜,以防过度消耗机体正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间也不易过长,过长的睡眠时间不仅不能消除身体的疲惫,还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一系列的影响,建议青少年每日保持续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3.畅情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需要面对各种压力,身体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为各种疾病提供可乘之机。青少年要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及时调整负面情绪,避免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果出现了不良情绪,可以通过练习书法、与家长或同伴交谈等方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4.调饮食
日常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中医提倡调饮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当季的蔬菜、水果等。同时,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到均衡饮食,不挑食,同时尽可能减少零食的摄入量,尤其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5.适劳逸
中医提倡规律作息,劳逸适度。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完全不劳动、不运动,都容易引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通过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抵御外邪入侵。
常见的中医预防保健方法
按摩:简单易行,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青少年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如按摩太阳穴缓解头痛、按摩足三里调理脾胃、按摩风池穴缓解颈部僵硬和失眠等。
针灸:通过针具或艾灸刺激体表的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以达到预防保健防病的目的。
食疗:根据个人体质,合理选择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拔罐:通过火罐或气罐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负压吸引作用,可以达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
足疗:使用中药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预防疾病。
小结
青少年应了解中医预防保健的原则和方法,日常生活中通过借助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调节情志、按摩保健等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