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茗壶的鉴赏和收藏
- 来源:北京纪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紫砂茗壶,鉴赏,收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8 19:3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老北京人喝茶已不限于大瓷壶泡茉莉花茶,渐成风尚的是用精巧的紫砂壶冲泡凤凰单枞、白茶、金骏眉……追求的是赏心悦目和更丰富的口味。
逛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可品尝选购到南北各类茗茶,见识到不同款式和材质的精美茶具。笔者注意到许多茶友在选购紫砂壶时,看过价签,再翻看壶底的款识。不知道他们对宜兴紫砂茗壶、紫砂名家有多少了解,看那专注的神情,可知赏壶品茗,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爱好。
经典的紫砂茗壶有明清古董壶,和当代名家壶。古董壶,明末时大彬的莲瓣僧帽壶、仿供春壶,惠孟臣的水平壶,清陈鸣远束柴三友壶、曼生十八式,刻有郑板桥诗画的茗壶,等等。存世希少的古董壶多藏于海内外博物院馆,民间收藏流传者凤毛麟角,机缘巧遇并求其转让,难度也极大(需请行家协助鉴定,以防走眼)。当代名家壶,随着顾景舟、蒋蓉等一代紫砂大师仙逝,他们的单壶价格已逾千万(顾景舟“大提璧壶”,2012年瀚海春拍落槌价1288万元)。而健在的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如徐汉棠、徐秀棠、吕尧臣、周桂珍等名家作品,壶价动辄也在数十万,非富二代怕是难得拥有。
作为工薪阶层又偏爱紫砂茗壶者,最不幸的是迷信壶底款识,盲目出手购得一柄烧制粗劣的作伪“名家壶”。实际一点,还是精心挑选一把自己喜爱,价位又可以承受的好壶。
什么样的紫砂壶算是一把好壶呢?见仁见智,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赏和收藏的。
泥料 不论是紫泥、朱泥、绿泥、拼泥、调砂,好壶的泥色观感都是匀净的,而不是脏兮兮的;光泽为“亚光”而不是贼亮,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温润、明丽的。掀动壶盖轻叩壶口,有金石声;声音粗闷如瓦碴,则泥质差。
造型 好的紫砂壶为手工制作,不以模具批量生产。艺人手工塑形,指掌之间变幻无穷,故没有哪一类壶具(陶瓷、金属等)能像宜兴紫砂壶那样,有如此多姿多彩的造型。经历代艺人不断创新发展,紫砂壶的造型仍在不断出新,美轮美奂。紫砂壶的壶型大致可分为三类:“花壶”,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原型,以写实或夸张手法造型,附以茎叶虫草等雕饰,如梅桩壶、南瓜鸣蝉壶;“光壶”,造型简洁明了,没有过多附加装饰,如石瓢壶、西施壶;“筋纹壶”,凸显奇巧变幻的线条脉络和几何造型,如僧帽壶、六方壶。
不论哪种壶,纽、盖、沿口、嘴、把、肩、腹、底、圈足,与壶身各部之间的比例都要协调、均衡;各部件之间的衔接、过渡,流畅而富于创意。总体感觉珠圆玉润,稚拙、古朴。造型一要轮廓饱满、浑然一体;二要装饰简洁,切忌花里胡哨。紫砂壶艺达到的境界越高,表现形式越是简洁,它体现出艺术家提炼生活、概括自然的功力。当然,形式简洁不一定都是好的,但好的一定是简洁的。
做工 精致考究。壶嘴要正、盖纽居中心、壶把不歪扭。俯视,壶嘴、盖纽、壶把,三者在一轴线;平视,壶嘴、纽、把,三者在一水平线。置于桌面,移动检视,壶底平滑不翘。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如果是圆壶,任意转动壶盖,运转润滑。
实用 紫砂壶是用来品茶的,其造型、工艺、审美要与实用融合,中看不中用是不行的。具体要求是:壶嘴水流要顺畅,注入茶杯后壶嘴不淋漓(这说明壶嘴的内壁和气孔等视力达不到的地方,加工工艺依然考究、光滑)。壶把的持握,壶身在掌中的手感要舒适,容量大小适合主人的日常需要。
韵味 制作精良、造型古朴的紫砂壶不仅是留驻茶香的茶具,而且是文人书斋中的雅玩。好的紫砂壶,神外化于形,形、神兼具,融为一体。看似造型简单易作,实则从泥料选配,到整体设计,以及细微之处无一不含玄机,并折射出设计制作者的智慧,达到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效果。
带有装饰的紫砂壶集雕塑、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壶,且诸多艺术手段密不可分,统一在一个主题。作为壶上点睛之笔的铭文,要“切壶”“切茶”。“切”,密合、扣题义,也就是说,壶铭诗要与壶有关联,与茶有关联,并蕴含人生哲理。
清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茶壶上镌刻的铭诗,予人有修养、启迪作用。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诗人准确地抓住了紫砂壶的形象特征,并将其拟人化,表现了对人世冷峻的观察与嘲讽。这首诗借物喻人,讽咏伶牙俐齿、眼高手低,并无真才实学之人。且这种人心胸狭小如壶,两三寸水就能掀动胸中波澜。啜茶并把玩手中茗壶,确能宁神静志,起到警示和提高修养的作用。
再来欣赏一首清陈曼生的壶铭诗:
若续杯水知名淡,应付村茶比酒香。
“若”,你。“续”,添加,续水。意为饮茶可顿悟虚名如水。诗以村茶与美酒作对比,茶教人清醒,饮茶促使君子淡泊名利。
款识 青瓷、白瓷、颜色釉等瓷器不具工匠的名款,人们见到的是官窑烧制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体现的是以帝王为中心。唯独宜兴紫砂壶,翻看壶底、壶盖内口和壶把的下沿,都有制作工匠的精美篆文钤印,确立了民间艺人的独立地位,让收藏家将壶与制作人联系在一起,探究其身世和传承,体味他的个性与匠心。多数传统的工艺品展现于世人的是集体创造,而宜兴紫砂壶体现的是个人的“著作版权”和“专利意识”。
凡事不可绝对,款识也潜藏了仿制与造假,其动机大致有两个:一、出于仰慕和学习,这有点像中外美术史上的临摹名家绘画;二、作伪名家壶,牟取暴利。辨壶是一项专门的学问,涉及名家的制作手法、风格,熟悉其惯常使用的泥料、钤印,等等,非专门研究者莫辨。
紫砂名家、大师享誉世间是实至名归的事。壶做好了,才有名望;壶做不好,仿冒一个名家款识,徒为世人留下笑柄。一把好壶,其作者必定是已经,或将会享有盛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是先有好壶,还是先有名家的头衔?或者说,名家大师是靠什么成名的?鉴赏紫砂壶不可舍本逐末,把款识作为唯一的标准。
一个爱壶人似应从泥、型、工、用、韵、款等六项,鉴赏和收藏紫砂茗壶。
嗜茗茶者,谓之“茶痴”;迷恋紫砂茗壶五迷三道者,谓之“壶痴”。茶痴、壶痴们对于用壶使茶有一个经典理论,叫作:一夫一妻制,即不同的壶只用于冲泡不同的茶叶,绝不混用,以防串味。这说法其实已经将茶与壶的关系比作琴瑟和谐的夫妻;女人是茶水,男人是茗壶,是很中国也很东方的。女子柔情,企盼投入坚实的怀抱,依靠终身;男子包容,因婚恋家庭忠实地承担起责任。男主外,女主内,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