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谢剑雄
小学、初中教育衔接是当今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所要突破的难题。加强“小初衔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格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育人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打破学段、学科壁垒,打通学生“选拔—培养—成长成才”链条,探索“贯通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我们从育人价值、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价值理念更新,奠定九年一贯制发展基础
育人价值取向是决定一所学校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逻辑起点,学段衔接贯通的前提是学校及教师确立整体育人的价值理念,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同于单设的小学和初中,不能把九年一贯制学校简单办成“小学+初中”。
一直以来,学校通过对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实施一体化管理、教学、教研、培训、评价等,带动教师树立整体连续发展的“九年一贯制思维”;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持续发展、整体发展,引领教师以动态、连续、生长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深度践行“五育并举,课程育人”的办学文化,在文化浸润中形成了“让每个孩子带着微笑走进校园,带着自信走向成功”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追求卓越的园区人、充满睿智的现代人、放眼世界的国际人。
课程建设贯通,促进九年一贯制内涵衔接
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课程,我们通过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通过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构建纵向一贯、横向拓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贯通设计跨学科课程。学校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为契机,开展多种活动促进中小衔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如“星湾创智节”课程的每个探究项目都融合了数学、科学、信息、劳动、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STEM素养。小学高年级的“几何城市”课程,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创编。初中的“园林数学”,打通信息技术、多维建模、AI智能知识,以深厚古朴的人文历史为土壤,以灵动高效的人工智能为翅膀,是学校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
贯通优化“少年科学院”课程。学校在园区教育局引领下,以打造园区教育新高度为方向,本着“追求卓越、永攀高峰、勤育人才、多育高才”的战略思想,成立“少年科学院”课程项目。星湾学校开设数学素养基地班,引进优质师资,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此外,学校高度关注科创教育,重视场域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通过举办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竞赛提升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贯通开设特色课程。针对专题活动、社团课程、赛事课程等特色主题课程,小学部和初中部进行了贯通设计。艺术特色课程: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开拓学生成长平台。玲珑非遗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埋下热爱非遗文化的种子,进入初中后依托学校社团对非遗文化进行再研究。玲珑写生课程:大胆创新尝试油画、国画写生教育课程,社团的中小学生走向祖国大江南北、走出国门。玲珑劳动课程:依托鱼菜共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发从小学到初中的劳动特色课程,最终形成一张“菜单式列表”,在劳动中育人。
教学教研贯通,提供九年一贯制成长支持
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实现不同学段教师教学教研的一致性。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教师从学生整体发展和学科的完整体系出发,贯通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保证教育教学的连贯性。
队伍共建,明晰发展新方向。一是尝试教师跨学段任教。部分七年级教师到小学任教,同时教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课,以增强学科知识的纵向融合;初中部教师任教小学部社团课程,既能促进对小学部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又有利于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绘制“一核两翼”发展图谱。学校以“立德树人”校训为出发点,以“四有”好老师团队建设为抓手,打通中小学界限,构建“一核两翼”双培养体系、四级校本研修体系,以“青蓝启航工程”和“名师领航工程”为抓手,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教研互通,寻找价值新思路。小初衔接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上下贯通、凸显体验、有机融合、互相协同”的义务教育发展生态。中小学教师经常开展学科衔接教研活动,不仅停留于技能方法的衔接,更着眼于思想方法的衔接,将小初衔接内化为专业自觉。此外,AI智慧操场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衔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该设备基于物联网摄像头和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姿态等指标实时捕捉分析,可以帮助体育老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
活动共进,助推文化入人心。学校秉承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定期在中小学九个级部开展学生活动,如“星湾大讲堂”“校园运动会”“校园阅读节”“校园创智节”“综合实践活动”等。所有的大型活动,中小学不是各自割裂而是互为整体,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素养,让校园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在小初衔接过程中,学生有很多习惯需要培养。我们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管理和目标管理的习惯,让他们学会自律。我们推进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践行民主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强调家校共育,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学校将在衔接课程方面进行更科学、严谨和高效的探索,充分发挥学校九年一贯制优势,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让“贯通培养”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