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陆凤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了核心素养的培育。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知识“碎片化”、教学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如何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和项目活动优化教学内容?本文以“分支结构的Python实现”为例,探讨基于项目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双新”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变化
近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与记忆,而在“双新”背景下,教学重点转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往往只关注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其次,单元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因此,加强单元教学设计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学科大概念、提升核心素养。项目活动作为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基于项目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的难易程度,对项目进行细化,将一个大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让学生“由小到大”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深究单元内容,构建知识图谱。对于“算法与程序设计”单元的教学设计,借助项目主题“编程应用助健康”分成教学小单元,设计相应的项目活动。教学内容基于整体的规划,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难度上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思维,为学生知识的构建层层铺垫。
全面分析学情,优化教学资源。教学方针定为“立足教材,依托空中课堂,展开整体教学”。先对整册书的知识点做梳理,重点考虑学情,做单元设计时在保证项目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分散知识点设计一些项目活动。
整合项目模块,明确学习目标。在按照书本顺序直接开展教学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可能达不到要求,这时可将复杂的项目分解,开展模块化教学。
开展多元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说明、上机实践操作等能力水平设计评价方法,如开展作业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基于项目活动的单元教学实践
基于真实情境,做好“面向未来”的教育。在设计项目活动时,以生活中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为背景,让学生主动融入项目活动,提升学习兴趣,进而降低教学难度。在设计此类项目活动时,可遵循“基于主题引领的学习”原则,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创中学”。
将复杂的单元主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设计具有梯度的活动,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活动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
开发数字资源,做好“不一样”的教学。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可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如文字资料、PPT课件素材、微视频等,让学生灵活使用。对于重难点的学习,教师可在教室内巡视指导,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动画资源,让知识“动起来”。对于从小接触数字资源的学生来说,这样更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声音与图像编码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声音文件参数的设置,进而推测出音频文件数据存储量的计算公式,体现“做中学”的指导原则。
有了多媒体课件、在线平台等加持的教学资源,为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教育者必须认识到,传统的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建立更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库,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让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因人导学成为可能。
围绕单元知识,做好“项目与知识”的融合。单元视角下的教学安排,是以一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可根据课时内的项目活动设计课内作业。通过设计实践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增加,还可避免过于机械化的知识传授。
实施项目活动教学设计的反思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虽然项目活动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提出解决方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每个单元需要完成一个主题活动,设计项目活动时的内容有时过于形式化,有一种“为项目而项目”的感觉。如何以“核心知识为主线”设计项目活动,使其清晰呈现知识的逻辑关系?通过什么样的项目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不断思考推敲。
通过基于项目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我们发现项目活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如何在项目活动中更好地体现知识的逻辑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都是未来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将不断更新。作为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信息社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