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丁叶谦
当今社会,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资源相对有限的乡村初中学校。面对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设开放、多元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乡村初中学校在空间设计、资源整合、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实践与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
乡村初中学校周边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河流、农田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户外学习活动,如生态考察、自然观察、农业实践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例如,我校周边的黄金村,是“黄金大米”的优良产地。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我校组织了“水稻生长周期”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
此外,乡村学校还可与当地社区合作,邀请农民、手工艺人等专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或建立工作坊,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技艺,增强对乡土文化的社会认同。如有的学校与当地的手工艺大师合作,开设了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班,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
为了适应教学需求,学校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乡村初中学校可以改造现有的物理空间,创建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艺术工作室等。同时,这些空间应能灵活可变,既能满足传统的课堂教学需求,也能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例如,某乡村学校将一间旧教室改造成了“创造空间”,配备了可移动的桌椅、投影仪、3D打印机等设备,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创意项目的开发。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图书角和阅读区,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乡村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或文化,设计相关的项目主题,如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比如,我校与当地一家米粉加工厂合作,开展了“稻米深加工技术”项目,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还参与了产品的研发,体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食品加工全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强化师资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力量。乡村初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营造支持创新的教学环境。例如,我校与城区学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同时也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此外,学校之间也可以建立校际合作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促进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为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乡村初中学校还需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进步奖等,对在学习和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例如,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小发明家大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小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乡村初中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例如,我校制定了“家长志愿者”制度,定期邀请有专长的家长到校参与教学活动,既加强了家校联系,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总之,尽管乡村初中学校面临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挑战,但通过巧妙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结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仍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乡村初中学校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