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小儿肺炎,守护呼吸健康

  文/ 张 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因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肺炎不仅影响肺部健康,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应深入了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并在发现肺炎迹象时及时就医治疗,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小儿肺炎的症状

  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加重,因此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婴幼儿和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除了上述症状外,小儿肺炎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表现,如面色苍白、嘴唇发紫、鼻翼扇动、胸廓凹陷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表明儿童的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小儿肺炎的传播途径

  小儿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肺炎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过程中,会释放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会在空气中漂浮,当其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肺炎患者的分泌物,如鼻涕、唾液等,或者接触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餐具等,并且在接触后没有及时洗手就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病原体就有可能通过黏膜进入体内,从而引起感染。

  小儿肺炎的治疗

  治疗小儿肺炎前,需先确定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类型。对于细菌性肺炎,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消灭体内的细菌;对于病毒性肺炎,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并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咳等,以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给儿童服用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小儿肺炎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小儿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从医院或其他公共场所回来后,儿童应及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以去除附着在手上的病原体。洗手时,应揉搓双手至少20 秒钟,特别注意清洁手指缝、指甲下和手腕等容易忽视的部位,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小儿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家中应定期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在室内滞留的时间,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可以选择在早晨和傍晚等适宜时段开窗通风。

  避免接触污染空气: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烟雾、化学气体等,可能对儿童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污染的环境中。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家中或在儿童面前吸烟。同时,当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不要带儿童外出,必要时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以确保居室内的空气清新。

  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小儿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生率。除了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外,麻疹、百日咳等疫苗也对预防小儿肺炎有一定帮助。若儿童患有先天性疾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