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家校共育,促进儿童成长

  文/ 席胜男 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李海务街道办事处实验幼儿园

  在教育引导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用家校共育模式,使儿童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氛围内完成实践和探索,有助于推动各项教学理念践行,也有助于家长了解教学侧重点和实际成效,为儿童的成长和进步铺平道路。

  加强联系,奠定家校合作基础

  加强联系是促进家校共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紧密联系,家长可以了解儿童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庭教育情况,有助于奠定家校合作基础。例如:采用公众号预览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引导基本方向、各项活动的开展计划及教育引导的计划等。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法分享一些儿童在校区活动时的表现,如图片及视频资料。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针对特殊问题与家长单独沟通。此外,加强联系也可以开展家长活动日,让家长实际参与到各项教育引导活动中,让家长感受到儿童的变化,促进家长与教师的面对面沟通,实现家校合作目标。

  家校共育,培养儿童自理能力

  在家校共育引导的契机下,注重对儿童自理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儿童增进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家庭与校区是儿童日常消耗时间较多的两个场所。家校连贯性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儿童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自理的方法,让自理能力形成的目标加速实现。在培养儿童早晚刷牙自理习惯中,可以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让儿童在故事中了解刷牙的重要性,知道不刷牙的牙齿里会有细菌捣乱,让牙齿生病疼痛,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刷牙的重要性。当儿童主动完成刷牙后,及时给予表扬,如“宝贝今天自己刷牙刷得真棒,牙齿亮晶晶的,奖励一个小爱心”,将小爱心贴在儿童专属的奖励墙上,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儿童心仪的小礼物,让儿童持续保持刷牙的动力。这不仅关乎口腔健康,还能为儿童日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学校可以将培养儿童自理能力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网络的方式传达给家长。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后,家长可以在家中帮助儿童积极实践,进行家校连贯性引导,进而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儿童在完成相关实践后,家长应及时给及鼓励,让儿童获得信心,在后续学习中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有效促进儿童综合实力增强。

  小结

  家校共育模式,能够增进家长与儿童间的交流,并使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加贴合儿童的实际成长需求。推进家校共育合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教育效果,为儿童打造适宜健康成长的环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