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益顺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运动调节情绪的机制
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能够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进而产生类似于吗啡的镇痛作用和欣快感,可以缓解人体的压力和焦虑,增强愉悦感和幸福感。除了内啡肽之外,运动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与奖赏、动机和愉悦感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运动还能对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说,长期坚持运动能够促进人体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从而增加大脑中的灰质和白质体积,特别是在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如前额叶皮质、海马体和杏仁核等。而这些大脑结构的变化将有助于提高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运动调节情绪的实践建议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运动目标都不尽相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至关重要。运动新手或者身体较为虚弱的,可以先从一些低强度、简单易行的运动开始,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在逐渐适应运动的节奏和强度后,再去尝试其他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果喜欢社交和团队合作,可以选择参加团队运动项目。如果倾向于独自锻炼或者追求身体的塑形和力量提升,那么力量训练或个人有氧运动可能会更加适合。
2. 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
运动计划的制订应根据个人的时间、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来合理安排。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进行3 次运动,每次30 分钟。同时,运动强度应保持适中,以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即逐渐地增加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难度。
3. 结合其他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虽然对人们的情绪调节有着显著的作用,但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心健康,在生活当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健康生活方式。通常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社交关系都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并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自然、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对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运动调节情绪的机制和不同运动类型的独特作用,可以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并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结合其他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将能拥抱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