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提升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
  • 发布时间:2025-05-09 14:01

  文/殷瑞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受众信息获取形式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广播等渠道,而是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获取信息。而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融媒体时代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就需要传播更加丰富、真实、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同时提升互动性。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广播电视新闻互动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的方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互动性 提升策略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其传递的新闻信息可信度较高,权威性强。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更加便捷、高效、互动强的优势吸引大量受众,分流了部分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与此同时,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也发生改变,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更加倾向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媒体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通过特定渠道进行实时或延时交流。此种交流不仅限于信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共鸣、观点碰撞和思想启迪。在融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不仅能够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促进新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为此,面对受众需求的变化,广播电视媒体应积极应对,通过提升新闻节目互动性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一、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新闻话题热度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变得更快更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增强互动性,能够进一步促进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并鼓励受众积极参与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从而提升传播效果。通过参与讨论,不仅增加新闻的曝光率,还能使新闻话题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持续发酵,形成热点效应[1]。当受众对某一新闻话题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讨论时,会自发分享和传播相关信息,从而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互动的传播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单向传播,不仅提高了新闻话题的热度和影响力,还能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二)有利于满足受众多元需求

  融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有助于更好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究其原因,广播电视媒体通过深入分析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偏好,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群体,从而生产更具针对性的新闻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并且,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能够让媒体及时调整报道策略和内容形式,以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变化[2]。无论是年轻受众对于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的偏好,还是中老年受众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坚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都可以借助提升互动性,进一步拓宽受众面。

  (三)有利于构建媒体品牌形象

  融媒体时代,媒体品牌形象是吸引受众、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有助于在受众心中树立积极、开放、贴近民生的媒体形象。互动性不仅能够增强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连接,还有助于媒体更直接地展现其专业性和责任感。在互动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积极回应受众关切,传递正能量,塑造正面的品牌形象。此种基于互动的品牌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成为受众信赖和喜爱的新闻信息来源,进而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的提升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拓宽互动渠道

  广播电视媒介肩负着引领公众意见走向、传递积极价值观的使命。在传递新闻资讯过程中,还要为受众提供畅通的沟通平台,实现“一对多”的高效互动目标。为此,要想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广播电视媒体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主动发起新闻话题,引导受众参与讨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媒体与受众双向互动的局面[3]。新媒体平台的崛起,能够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与受众双向交流的机会,让媒体更直接地了解受众需求,更迅速地回应受众关切。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媒体应以电视、广播端为核心,积极拓展新媒体阵地,入驻多个热门新媒体平台,包括短视频平台、新闻聚合平台等,搭建融合新媒体、广播、电视以及网站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体系。借助该体系,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同步推送新闻信息,确保受众无论身处何地、使用何种设备,都能便捷获取新闻、参与互动。

  (二)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互动形式

  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应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创新互动形式,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增强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具体而言,广播电视媒体可探索多屏互动模式,实现电视屏幕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的互联互通。通过开发专门的互动应用或小程序,受众可以在观看新闻节目的同时,利用移动设备参与投票、评论、抽奖等互动环节,享受跨屏互动的乐趣。直播互动也是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的有效途径,广播电视媒体可借助直播技术,实时呈现新闻现场,并开放直播间聊天室,让受众能够边看直播边发表观点,实现新闻信息的即时交流和反馈[4]。为进一步增强互动性,广播电视媒体还可以结合新闻主题推出趣味性的互动游戏活动。如,针对热点新闻事件,设计填字游戏或看图猜谜等活动,让受众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广播电视媒体还可以策划线下的互动活动,如新闻见面会、受众体验日等,邀请受众亲身参与新闻制作过程,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三)运用先进技术,营造互动空间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消费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要获取最新的资讯,还期望在互动过程中获得乐趣。但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往往专业性较强,普通受众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吃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参与互动的热情。为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媒体需要洞察观众的实际需求,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借助先进技术打造互动平台,让受众仿佛亲临新闻现场,获得更加真切、直观的感受。现如今,AR、AI 等科技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新技术的融入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广播电视媒体应根据具体的新闻报道,灵活应用新技术,营造栩栩如生的互动场景,从而进一步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联系。其中,AR 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互动场景,让受众在虚拟环境中近距离接触新闻事件,获得更为强烈的真实感和沉浸式体验;AI 技术则能创造出趣味性十足的互动环节,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使新闻内容在受众心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为此,广播电视媒体应加大对AR、AI 等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拓展传统媒体的边界,实现与受众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动。

  (四)合理设置议程,深化互动效果

  合理设置互动议程能够打开受众心扉,深化互动效果,广播电视媒体应意识到,互动议程的设置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需要精心策划,既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又要兼顾互动议题的新颖性和受众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让新闻内容在受众心中生根发芽。具体分析,广播电视媒体应结合时下热点,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纳入“头条新闻”的考量范畴,以此作为互动议程的起点,通过深入挖掘话题的内涵与外延,设置具有吸引力的互动议题,引导受众积极参与讨论,形成热烈的互动氛围。同时,广播电视媒体还应随时掌握互动进程,既不能过于急促,让受众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表达;也不要过于拖沓,保持互动节奏的紧凑感,确保受众的注意力始终聚焦于新闻内容。此外,广播电视媒体还可以尝试设置开放性的互动议题,鼓励受众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甚至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中来。如此,不仅能进一步拓宽互动渠道,还能让受众在互动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通过合理设置互动议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将实现与受众的深层互动,共同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新闻传播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增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变革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的提升不仅是顺应受众信息消费习惯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广播电视媒体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以提升新闻节目互动性,在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同时,让受众充分体会到新闻互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吴新胜.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4):115-118.

  [2] 包蕊.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的应用[J]. 电视技术,2023,47(12):100-102.

  [3] 宁静.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J]. 新闻传播,2023,(22):118-120.

  [4] 岳鹏. 融媒生态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重构[J]. 记者观察,2023,(32):127-129.

  (作者殷瑞系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曹婧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