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中的“向往的生活”
- 来源:奇妙博物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图画,向往,生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9 19:32
文/ 王璐璐
岩石上的“自由涂鸦”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中既有可以移动的实物文物,也有很多特殊的、往往不能被移动的,在博物馆中以复制品、拓片等形式存在的文物,那就是岩画和壁画文物了。
桌子山,是内蒙古境内的一座山峰,位于黄河几字弯西段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是鄂尔多斯市与乌海市的界山。它的主峰山顶平坦得像桌子,所以人们给它起名“桌子山”。
这座山的特别之处可不仅仅是外形,有趣的桌子山岩画让它更显独特。
在桌子山西麓的沟口内陡峭的崖壁上,在桌子山东侧丘陵高处的盘石岩脉上,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这些岩画。据统计,这里的单体岩画超过2000 幅。这些岩画其实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自由涂鸦”,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这些岩画的内容可丰富啦,有各种好玩儿的图案。比如,有看起来很神秘的太阳神人面像,那时的人们觉得太阳很厉害,就把它画成人脸的样子来表达崇拜之情;有各式各样的动物,既有北山羊、岩羊、鹿、老虎、豹子等野生动物,又有马、牛、骆驼、羊等家畜,简直就是一座墙上的“动物园”。另外,还有表现人们打猎、放牧、跳舞等生活场景的岩画。
这些岩画是怎样画上去的呢?古人是用磨刻、凿刻或划刻的方法在岩石上完成这些作品的。他们的笔法很简单,刻画的造型有点儿粗犷,构图也很朴实,充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自由而随性。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创作,桌子山岩画就像一本没有文字的书,展现了那里的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古墓中的壁画艺术
古人常说,事死如事生,意思是人死后也会和生前一样。在2000 多年前的汉代,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人们会用艺术来表达对死亡的理解。在很多古墓的墙壁上,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这样的画。
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的凤凰山附近,有一座汉墓:凤凰山汉墓,是1987 年被发现的。这座古墓中1 号墓室的四壁和顶部都绘有精美的彩色壁画,有十多组。
壁画反映了墓主人丰富的生活场景,有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放牧与牛耕图……画面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既有中原汉族文化的气息,又有少数民族特色,体现了多民族杂居融合的特点。
快看这幅出行图!画面中一共有三组人,最前面那个骑着白马的人, 应该是引导者,他正在为后面的人带路;中间那辆马车上坐着两个人, 枣红色的马正在扬蹄疾奔,紧跟前面的引导者;最后面那辆马车上足足坐了三个人,虽然载重最大,但那匹枣红色的骏马毫不示弱,只见它神气十足,紧紧跟着前面的队伍。这些马车上的人看上去十分开心。
再看看放牧与牛耕图。画面中,有人在放牛、放羊,有人在耕地,这说明,当时的鄂尔多斯既有农业又有畜牧业,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彼此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