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薛 舟 图/ 马艳菊
在长征路上,战士们不仅要和恶劣的环境做斗争,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这些难题,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即使是意志如钢铁般坚强的红军战士也很难战胜困难。那红军战士们要如何才能获得百姓们的理解和支持呢?
经过实践,战士们发现,写标语、做宣传是个好办法!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各个部队都会派出专门的人员开展宣传工作:一组战士做演讲,宣传红军的主张;一组战士则提着石灰桶,拿着大笔和小笔,寻找合适的地方写标语。这些标语被写在墙上、门廊上、水井旁……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写标语的小能手
1934 年11 月下旬,中央红军到达湖南道县以后,立刻开始宣传工作,部队之间还开启了写标语竞赛。其中一个14 岁的小红军战士脱颖而出,成了写标语小能手。
一天清晨,他和另外两个伙伴在河边看见一面高大的围墙,他们觉得这里人来人往,位置醒目,适合写标语。但是墙太高了,墙下又是湍急的河流,不好攀登。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么好的地方不能放弃。于是,三个人分头行动,跑去各家打听谁家有梯子,最终借到了称手的工具。三人齐心协力,终于“攻下”了这块“战略要地”。
可是,就在他们
一笔一画认真写标语的时候,敌人攻过来了,枪声四起。情况危急,小红军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却不知道他们所属的队伍正在撤往城外。
枪声越来越近,当他们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敌人也冲了过来。三个人赶紧突围。不幸的是,这个14 岁的小红军战士被敌人抓住了。敌人看着这个面黄肌瘦的小红军,威胁他:“看你还是个不懂事的娃娃,赶快投降,否则就开枪毙了你。”
哪知小红军英勇不屈,坚定地说:“别看我只有14 岁,可我是红军战士,我才不投降呢!”
凶狠的敌人看他这么坚定,毫不犹豫开了枪。年仅14 岁的小红军牺牲了,他用生命写下的标语被保留下来,感动、激励着后来人。
“超燃”的战斗标语
除了湖南,四川等地的红军战士们做宣传、写标语也毫不示弱。1932 年,红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在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战士们在高山悬崖、道路两旁、祠堂庙宇、居民宅院、石柱门廊,凡是能刻字的地方都写下了各式各样鼓舞人心的标语。
现在,四川通江县共保存了168 处、418条红军战士们留下的标语,被收进博物馆的有215 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红军入川写的第一条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有堪称“世界石刻之最”的“平分土地”“赤化全川”标语。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数“赤化全川”这条标语了。它位于通江县沙溪乡红云崖村景家塬左侧。这四个大字言简意赅,意思是要将革命的种子撒满整个四川省。这四个字每个字高5.85 米,宽5.2 米,是红军战士在大地上抒写的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红军战士们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宣传口号,不但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更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红军前行的方向。
长征路上的红色见证
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是全国首家以红军标语为陈列内容的专题博物馆,总共收集了339 条标语。这些标语有的介绍红军的性质,有的介绍红军的任务,有的则宣传新的生活、风俗等,生动展现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
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永安市,是全国唯一一个建在古建筑里的红军标语博物馆。馆内收藏的标语数量多、时间跨度长、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主要标语有“革命军是老百姓的军队”等。
红军文化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南山森林公园,这里是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展示了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地区刻下的红色标语,包括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在太平乡赵元又家的水缸上刻下的两条标语:全苏区穷苦青年一条心起来消灭敌人!穷苦青年只有斗争到底才是出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