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从淘金时代转向炼金时代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调研,贸易,多元化
  • 发布时间:2025-05-09 21:33

  本刊记者吴慧敏

  近日,海康威视(002415)发布了年报以及一季报,并召开了投资者交流电话会,冯柳、张坤等数位投资圈大佬现身调研。海康则有董事长胡扬忠,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奉玮出席。

  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海康方面首先对年报及一季报的经营做了介绍。

  在过去的5个季度里,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国内经济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寻找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拉动国内消费新场景、推动国际贸易多元化,防止过度“内卷”,发力科技创新。

  海康威视坚持稳扎稳打,以积极、审慎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在国内市场保持安防领先地位的同时,从海外市场和创新业务中寻找增长;以利润为中心,推动组织变革和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长期有效益的增长。

  2024年,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10%。

  整体来说,国内主业业务的压力相对更大,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公司会努力把握好AI大模型技术突破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场景数字化业务在千行百业逐步落地;海外主业凭借公司在全球各地多年深耕细作带来的市场优势地位,营收逐年稳步增长,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创新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将海康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转化为各自领域的市场优势,也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2024年,海外主业收入与创新业务收入之和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50%。

  国内主业分板块来看: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134.67亿元,同比下降12.29%。随着政府投资规模有所压缩,公安、交警等传统业务出现明显下滑,但应急、水利、城市生命线等基础民生业务受益于特别国债的发行,实现逆势增长。

  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176.51 亿元,同比下降1.09%。工业企业、石化煤炭、电力央企、智慧商贸等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中大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数字化转型能力都相对更强,也更愿意基于提质、增效、降本的需求,率先使用、推广海康的场景数字化产品。

  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收119.71亿元,同比下降5.5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出于稳健经营的考虑,从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主动降低渠道库存水位,保障经营回款质量。

  海外主业收入259.89亿元,同比增长8.39%。海外四大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与本地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做资源投入,一国一策、一品一策。分区域看,公司海外业务收入来源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占海外收入比重已经超过70%,广泛的业务来源是海外业务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分产品看,在海外部分地区,门禁、报警、商业显示等非视频类产品的市场空间远大于国内市场,拉动公司非视频类产品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占比不断提升。

  创新业务整体收入224.84亿元,同比增长21.19%。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微影等主要创新业务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创新业务的高速增长不仅拉高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随着其利润回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已成为推动公司利润增长的坚实动力。

  毛利率方面,2024年毛利率为43.83%,基本保持稳定。2025年公司将更主动地聚焦有质量的业务,严格审视、压缩在低毛利率产品和业务上的投入。

  费用支出方面,考虑到经营环境的变化,在2025年公司将继续严控费用,并通过考核方式调整尽量将费用做到显性化分摊,2025年一季度的营业费用增速已低于收入增速。存货方面,2024 年公司存货水平基本稳定,公司在2025年也会加大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考核力度。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到110.74%,体现了公司较高的业务质量。

  股东回报方面,公司2024年底发布20-25亿的现金回购计划,目前回购正在进行之中,回购完成后公司将统一注销股份。2024年公司的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以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扣除回购专户的总股本初步计算,派发的现金红利总额为64.35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3.73%。将回购与分红两项加总合计,从2024年底到2025年中的半年里,海康给股东的回报合计超过84亿元,超过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70%。

  汇率方面,公司2023年汇兑收益约2亿元,2024年汇兑损失约2.9亿元,影响了当期收益。公司保持多币种结算,以减少单一外币带来的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汇兑收益约2亿元。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85.32 亿元,同比增长4.01%,归母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扣非归母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增长9.44%。本季度经营费用的控制效果较好,公司将再接再厉,以利润为中心,做好经营的优化和效益的改善。

  当前,AI大模型技术兴起,为智能物联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回顾过去,多年持续投入建立起来的产品技术、销售体系、生产制造等全方面优势是我们坚实的竞争壁垒;展望未来,公司的增长模式将从收入规模的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增长,从过去追求规模、跑马圈地的淘金时代,转向基于创新和提升运营效率、追求长期有效益增长的炼金时代。

  Q&A 环节

  接着是问答环节,投资者的问题非常踊跃,但受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展示部分问答。

  Q:过去5 年公司都没有再设立新的创新业务,之前公司也在推动着海康机器人的上市工作,现在公司表示会更加注重利润,那么有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否会继续用创新业务这个孵化机制,保障业务增长和员工激励的平衡?

  A:公司除了8个创新业务以外还是不断地在孵化新产品的,但是并没有用创新业务子公司的形式,而是放在海康公司体内来孵化。从2016年开始公司把电磁波全面展开以后,在近几年时间里,有许多非视频类的产品,包括高端类的科学仪器、跨光谱融合的产品就放在海康股份公司来做。关于机器人上市的信息,可以关注相关的公告,有任何进展都会通过公告体现。

  从2016年以来公司做了不少工作,拓展光谱的工作可以讲到今天基本成型了,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推动安防业务的深化和完善,也包括将AI大模型的能力融入整个产品体系。如果看未来10年我们还要继续拓展哪些大业务,那就是把多种光谱进行融合,也包括进一步拓展智能感知和科学仪器这些更前沿的业务,谢谢。

  Q:一季度的收入已经实现转正,请问国内主营业务是不是在去年已经见底了?怎么看今年的机会和挑战?

  A:过去的这三年,我们都体会到业绩的波动,22年一季度业务增长还是不错的,二季度开始逐季度下行。到了23年的一季度、二季度开始回升,到四季度很好。之后24年一季度延续了23年四季度的情况,但二季度开始反转,我们的业务又开始逐季度下行。

  今年一季度国内主营业务相对去年四季度还是有改善,但依然下滑。国内主营业务,包括传统的安防业务和场景数字化业务,仍然比较低迷。但海康在过去这些年做了创新业务、海外业务,因此业务整体平衡性相对更好一些。至于今年的业务情况会不会延续现在的状态,还是说像过去几年一样,基本上以一年或5个季度左右为一个周期在变化,还是说会延迟到更长的时间周期,我们会持续观察,谢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