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菁华
在广宁街道辖区有一条特殊的街,居民身体不舒服,可以到爱心健康咨询点免费测血压、量体温;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享受爱心代送店的免费送菜上门服务;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到附近的党员志愿先锋岗寻求帮助……这就是广宁街道的党群服务一条街。
广宁街道党工委在实施“品质先锋”工程、开展“十美先锋”行动中,创设“十美民心桥”党建品牌,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沿着高井路至麻峪地区的轴线,打造贯穿街道东西的党群服务一条街,成立了党群服务一条街功能型党支部,吸纳“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一条街商户党员,聚点成线、以线带面,推动辖区各类党群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聚焦一个点 建设龙头服务示范点
党建引领,建设精神高地。党支部建强党群服务中心龙头阵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多元化服务。为辖区“两新”组织等单位的党员,绘制“红色成长路线图”,创办“两新”党课学堂,加强对新兴领域人员的政治引领、思想铸魂,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提质增效。
多措并举,建设便民空间。党支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先锋空间”“‘两新’家园”等功能场所,定期举办便民服务公益集市,为居民提供小修小补服务;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开展青少年“阳光成长计划”,提供高校游学、课业辅导等服务;推出“积分超市”活动,发动商户、“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党群活动500余次,服务党员群众4万余人。
多点开花,建设服务驿站。党支部延伸服务点服务辐射半径,将辖区的超市、药店、饭店等临街商铺纳入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打造“一平方米服务微阵地”11个,通过设立党员志愿先锋岗、户外小水吧、爱心健康咨询点等方式,实现服务党员和群众零距离。
连成一条线 打造志愿服务一条街
汇聚多方合力,激活服务末梢。党支部打造“党群服务一条街”红色名片,将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街区商户、地区企业、“两新”组织和“老街坊”志愿者等纳入党群服务一条街共治委员会。群众点单,党支部下单,成员单位接单,实现“菜单式”精细化服务。2024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教育、运动保健、心理指导、法律咨询等9类45项服务。
弘扬志愿精神,延伸服务触角。党支部把服务群众作为街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建成立“新联会志愿服务先锋队”“商户志愿服务队”“‘红骑先锋’志愿服务先锋队”等10余支队伍,打造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基层治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服务渠道。党支部强化党建统领,与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开展“1+1”联建共建活动,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成员单位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的方式,在社区治理、城市运行、安全生产、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作用。2024年,党支部召开议事、协商、协调会议35次,开展服务项目30个,解决民生问题76项。
拓展一个面 绘就为民服务同心圆
统筹阵地建设。党支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党群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指导社区、辖区单位、“两新”组织、网格设立党群服务站,形成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党群服务一条街为延伸线,各社区、社会单位、网格党群服务阵地为辐射源的街区生态融合圈。
整合治理资源。党支部对街道便民服务专线转来的诉求迅速响应,力求做到当日事当日结,有效实施源头精准治理。持续深化“吹哨报到”“双报到”常态长效机制,凝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接诉即办、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促进多领域服务跨界联动。2024年,街道接诉即办考核成绩9次位列全市第一,创城成绩位于全区前列。
提升治理效能。党支部依托党群服务一条街共治委员会平台,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强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积极协调对接,申请专项资金,解决高井新村“用电难”、麻峪地区“用水难”“停车难”、广宁村“买菜难”问题,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宋丽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