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演员之群众惯性
- 来源:上海采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群众,演员,惯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28 16:58
童孟侯
王宝强现在是著名演员了,可当年他连群众演员都够不着,只能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蹲着,力争当个群演,渴望副导演出来喊:今天要20个群众演员,上车吧,一、二、三、四……够了够了——那场景就跟驴马店似的。终于有一天,王宝强这匹“驴”被牵走,因为他给副导演加演了一段武打,8岁时他在少林寺练过,其他群众演员哪儿会甩胳膊踢腿?副导演觉得这小子还有两下子——倘若觉得这小子只有一下子,王宝强便没了今天!
从群众演员的大池子冒出脑袋来的,除了王宝强还有一女生叫冯小阳,也在那地儿蹲过,黑龙江人,毕业于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表演专业。就算她是美人坯子,就算她是大学生,毕业了还不是从群众演员的“蹲功”开始练起?直到2016年参加重庆《谢谢你来了》栏目,直到2018年参演古装爱情剧《媚者无疆》,小阳小姐才“脱离群众”。
其实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王宝强和冯小阳是个例,怎么都是凤毛麟角!可是眼下,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前的小树林里,还有很多不服气的人等着,挎着编织袋,带着草席,夹着被褥,天晴就睡小树林,下雨就到地下通道蜷缩。干吗这样执着呢?还不是因为有人在前面“领舞”:当年哪,宝强哥也跟我们一样蹲这儿,瞧瞧他,不是当了正式演员?不是当了主角?不是当了导演?还拍了电影《八角笼中》。
说出来还真叫人觉着是吹牛皮:横店影视基地有50000多亩土地,平时有成百上千个剧组在这儿同时拍摄。那么群众演员有多少呢?20万。不是2万,其实2万人就挤得密密麻麻了!
最近,横店变身“竖店”,以前这里都是拍长长的电视剧的,如今更多的是微短剧。2025年第一季度,这里每个礼拜就要来四五十个微短剧剧组,横店忙得不亦乐乎,赶快建造短剧虚拟棚。铁打的群演,流水的剧组,一个剧组拍完走人,剪片子去了,20万群众演员岿然不动,他们是影视基地的“基本群众”。剧组来横店拍戏,自己甭带群演,这地儿美女帅哥遍地,一招手一个连一个营,特省事儿。横店影视城有个像模像样的公会(不是工会),平均每天有10 0多人来办理演员证:您是年轻人吧,您满18岁了吧,身体和精神都没什么毛病吧?那成,您哪,就是演员了。啪啦,一个章子盖下去了!乡下的老妈给一个群演打来电话:你在哪里呢?干啥活?儿子大声嚷嚷:我在浙江横店呢,我在拍电影!老妈放下手机自豪得不得了,逢人就讲:我儿子在拍电影,横店那地方就是横!
2015年,导演尔冬升拍了一部电影叫《我是路人甲》,说的就是横店漂流的故事,主角就从横店的群众演员中挑,电影中的名字就是演员的真名。袁咏仪、方中信、林更新几个大牌明星反而在“路人甲”中当了陪衬:喂喂,排后边儿去,去当路人B、路人C、路人D……
管群众演员的人叫“ 群头”,群众演员都要想着法子和他套近乎,敬个烟啊,喝罐啤酒啊,因为一旦被“群头”选中,拍一小时就是十多块钱,有时候一天收入几百元也是有的(一天拍12个小时乃家常便饭),特实诚。如果和“群头”混成了哥们儿,机会就会陡然大增,“群头”就会给导演推荐某群众演员去拍裸露,拍吻戏,拍挨打挨骂,拍披麻戴孝,拍僵直的尸体,拍中枪倒下……拍一次就要几百元钱了(当然,“群头”是要抽头的)。
还有,有的群众演员就盼着能在片子里说上几句台词,哪怕“中枪”之后像公鸡那么喔喔叫几声也是心满意足的。片子播放了,他就跟亲朋说:这个大声嚷嚷的就是我!看见了吗?
当然,不去拜托“群头”,不和“群头”亲热,他就只能“莫言”。一个群众演员在横店的生活成本是3000块,要吃要喝要租房。普通的群演从早上6点拍到晚上6点,一般能有两百多元的收入(超时每小时加5元);特殊群演就不止两百多元,超过时间每小时要加10元。哦哟,还有“特殊群演”这一层?您可别小看群众演员,那可是难得的起跑线,那可是上山的第一台阶儿。刘晓庆挺著名吧?后来犯了法被捕入狱,放出来之后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上哪儿去?当群众演员去呗,她给女一号端茶倒水,低着脑袋演丫头片子——这叫从头再来,这叫等着咸鱼翻身!
和群众演员对应的是不是“领衔演员”?我拿不准。我们暂且把男一号女一号算作“领衔演员”,实际演绎时还真是那样:整个剧组万事俱备,独等男一号女一号从另外一个剧组赶过来,他们一到,全场皆活:各部门准备!Action!就像公司开会,董事长总经理不到,开了会也是“白开水”。扮演军长的陈建斌来了,他咬着牙只说了两个字:进攻!穿着军服的群众演员就杀将出去,漫山遍野地喊:杀呀!冲啊!陈建斌不用冲锋,只要在望远镜里装模作样地扫来扫去就成,哪怕镜头盖没掀开都不碍事儿,他是“领衔演员”嘛。
我数次到横店影视基地探班,因为我和管化妆、服装和道具的黄丽华夫妇是好朋友,《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他们参与拍摄的。我看见坐在影视城街边的已经换罢古装的群众演员,一个个呆若木鸡、两眼空洞,看得出脑子都不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忽然有副导演过来喊一声:领盒饭去!这堆群众演员一个激灵就四散而去,就像黑压压的一大片蝗虫扑向稻田麦穗。
我呆呆地想:20万人同时吃盒饭需要多大的一个厨房啊?需要多大的一口锅啊?需要排队排多长时间啊?这当口跟群众演员研讨什么素质问题似乎有些奢侈了,大家都抢盒饭去,难道等20万人都吃完了他才吃,才叫有素质?
我问过横店足浴按摩店的服务员:你们见过影视大牌明星吗?回答是:一天到晚见,满大街都是,都懒得见,这里连狗仔队都没有,谁要偷拍他们啊?我又问:你们的足浴生意好吗?回答是:太好了,明星演戏演累了就到我们店里来,一边洗脚按摩,一边拿着本子背台词。他们不睬我们,我们也不睬他们。啥?叫他们签名留念?谁稀罕呢!
我问过横店的多家摄影录像器材店的老板:你们把店开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有生意吗?回答是:生意非常好,剧组来买东西或者来修东西,从来不讲价。拍个电影几千万几个亿,几万块的器材算什么?什么是群众演员?是不是他们本来是群众现在来当演员?或者他们本来是演员现在来当群众?群演们一起喝酒猜拳时还是挺牛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反正老子拍一天你得给我发一天的劳务费!
其实,群演都是最底层的打工人,只有当“群头”需要时,他们才会有一点“群众呼声”。这就是群众演员之群众惯性,他们乐此不疲,默默支撑着中国的影视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