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泰神:真正的危机将在2013年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舒泰神,危机,2013年
  • 发布时间:2011-03-28 09:10
  舒泰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舒泰神)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主力产品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苏肽生”为仿制药,主要用于促进神经损伤恢复,治疗视神经损伤。

  “苏肽生”2006年获得批文,开始生产,在2007年至2010年1至9月贡献了公司接近90%的销售额和毛利。2009年11月,“苏肽生”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其销售在未来两年会进一步增长。

  神经生长因子分别由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发现、纯化。美国Genentech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因其三期临床试验效果不理想,放弃了研究,此后国外一直没有类似药物推出,“苏肽生”潜在风险有待评估。

  “苏肽生”新药保护将于2013年9月到期,高利润将吸引大量竞争对手涌入。“苏肽生”研制开发直至上市销售整个过程历经12年,公司研发储备尚不足以支持其推出同等力度的新品。

  单一产品贡献八成毛利

  舒泰神的命运一直由“苏肽生”这款药物掌控,上世纪90年代,实际控制人周志文夫妇紧跟国外步伐,开始研制,从小鼠下颌腺提取、纯化鼠神经生长因子。2002年技术成熟,以该项非专利技术作为出资,引入天使投资人香塘集团,成立舒泰神。

  2006年公司获得生产批文,开始小规模生产“苏肽生”。其后公司顺利进行了分立、改制、收购同一控制资产等操作,将生产和研发体系纳入,进入上市进程。

  2007年至2010年“苏肽生”进入新药导入期,销量呈爆发性增长,报告期内这一单品贡献了公司接近85%的销售额和毛利。

  “苏肽生”历经12年研究开发、8年临床研究和近500例临床试验研制而成,是国内同类药品中第一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公司获得了抢跑优势。2006年公司获得批文后开始生产。

  2007年至2010年1~9月,“苏肽生”为公司贡献毛利分别为1321万元、3661万元、6625万元、6771万元,占公司同期毛利的比例分别为84%、91%、88%、89%。由于其产量快速增加,致使单位产品分担的无形资产折旧、费用摊销等大幅减少,其毛利率也快速提升,2007年至2010年1~9月其毛利率从74%上升至93%。

  武汉九州通药业一位销售人员告诉《投资者报》,一般新药进入导入期,3年内会呈现高速增长,第5至6年就会进入平稳期。不同药品都会有一个生命周期,如果观察导入期的增长率,通常都会特别好。而且导入期内,由于推广力度加大,其销售费用一般也会快速增长。

  公司的销售费用增长基本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管理费用率在降低。总体上公司的期间费用率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而出现下降。

  2009年11月“苏肽生”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是公司的重大利好。公司2009年之前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大型医院。由于没有进入医保目录,使用“苏肽生”95%为自费患者,负担较重。

  “苏肽生”被列入医保目录,终端销售价格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但是对出厂价格并无直接影响。但是进入该目录,无疑会大大促进药品的推广。2007年“苏肽生”的处方医院仅为215家,2010年1~9月也不过1132家,预计列入医保目录后“苏肽生”的销售在未来两年会进一步增长。

  产品系美国放弃研究药物

  “苏肽生”相关技术并非中国原创,它是一款仿制药,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美国在三期临床后叫停,中国却成为全球第一个生产的国家,其潜在风险有待评估。

  神经生长因子195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蒙塔西尼最先发现,1970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对其进行提纯,证明了其生物活性。神经生长因子属于一类对神经细胞起营养作用的多肽分子,可以从多种动物中提取。

  2 0 世纪9 0 年代国外多家制药公司和药物研究机构开始其药用开发。美国Genentech成功完成神经生长银子治疗周围神经性病变的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其后由于三期临床试验效果不理想,Genentech公司决定放弃研究。美国此后也没有相关药物上市,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上市的国家。

  中国协和医大助理研究员李丹博士告诉《投资者报》,中国的药品审批体系要比美国松很多,一些在美国没有通过测试,或者未被批准上市的药品可能在中国率先上市。国家有先行先试,突出中国研发能力的考虑,企业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但是这类药品肯定是不能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

  但是她同时表示,人、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极高,很多药物都可以通用,中国上市的药品也是经过严格测试和认定的。

  保护期失效将稀释盈利前景

  目前“苏肽生”有“金路捷”、“恩经复”两个同类竞争对手,产品处于一个寡头垄断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但是相关产品的新药保护期将于2013年9月结束,届时公司迎来的可能是激烈的价格竞争。

  公司“苏肽生”研发生产历经12年,并无其他技术储备。舒泰神通过收购同一控制的研发平台公司而获得相关技术储备,但是《投资者报》发现其研发储备尚不足以支持推出同等力度的新品,未来前景堪忧。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属于国家一类新药,国家药监局批准7家机构进行临床试验。2006年4月国家药监局授予舒泰神药品注册批件,此后武汉海特生物、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分别获得批件,分别生产“金路捷”、“恩经复”两个产品。

  截至2010年9月30日,丽珠药业也获得相关批件,但尚未有产品上市。这样这个市场就形成一个三足鼎力的寡头竞争格局,舒泰神获得40%的市场份额。

  享受暴利的同时,亦有让寡头们忧心的事情,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新药保护期将于2013年9月结束。由于其刚刚被列入医保目录,有着更加广泛的使用前景,预计高利润将吸引大量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公司的盈利前景遭到稀释。

  舒泰神的研发体系由收购同一控制的研发平台公司而来,目前主要进行“苏肽生”产品的深度开发,其储备项目多处于竞争性领域,或委托其他公司开发,尚未进行临床试验。

  “苏肽生”从研制开发直至上市销售,整个过程历经12年,公司研发储备不足以支持其推出同等“给力”的产品。2013年后公司面临产品断档的风险,真正的危机将在2013年出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