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爬坡记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善本,爬坡
  • 发布时间:2011-03-28 10:00
  古籍善本,从来都是拍卖场上的配角,但是这位“男二号”却总能出奇制胜。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是: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

  2005年嘉德春拍中,清季顾鹤逸过云楼的遗藏一部宋本《锦绣万花谷》(40册),以2200万元被一私人藏家席卷而去。彼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先行预言:过不了几年,仅一册宋本《锦绣万花谷》就不止2200万。

  现在的宋本,即使是一册,都在百万以上。

  纵向比较,这类善本已创新高;横向与书画市场比较,善本的价格仅是其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顾黄善本

  1990年,“局本”《二十四史》(清末官方书局刻印版本仅停留在4000至5000元的价位,而今20万元还不一定能到手;同样,上世纪90年代宋元刻本一页仅千元左右,如今已是万元起价。而在明代,就已经有“一页宋纸二两金”的说法。

  2011年1月,南京一场拍卖会上,一位南京人6年前以200元从地摊上淘得一本《昌黎先生诗集》,拍出了8万余元。

  若辅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善本的增值幅度少则十倍,多则百倍开外。中国嘉德拍卖古籍部负责人表示,古籍善本原是冷门,近年逐渐走热乃至火爆,其收藏趋势正处于持续上升通道。

  其间,亦有追索善本的简易法门,以出于校雠和批注家的刻本为典型。

  古籍收藏界素有“顾批黄跋”一说,但凡学术文化类,一经顾广圻、黄丕烈其中一人之手,便身价倍增。2010年亮相西泠秋拍的《战国策》三十三卷(清代顾广圻校乾隆卢氏雅雨堂刻本)以800.8万元成交。

  委托西泠拍卖这本古籍的,是杭州一位不露姓名的七旬老妪。起初她随身携带的薄薄四册《战国策》屡次被据于拍卖行和图书馆之外。甚至西泠拍卖古籍善本部经理李东溟最初也只将其视作一件普通的拍品,细看之后,发现书中不仅布满朱墨批校,而且不时出现“广圻案”的字样。

  顾广圻是清一代的校勘巨匠,古籍经他批校,便如寒士登龙门、苏秦配相印,立刻身价陡增。老妪这件不但是“顾批”,且是落花流水般通篇的“顾批”:这在国内博物馆、藏书阁都是有所闻而无所见。

  李东溟被自己的证实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没有顾广圻的批校,《战国策》的价值不过一两万元。”实际上,洛阳纸贵之说,曾被古人用以形容好文章,按每页价格计算,“顾批”之贵,已经超过了“一页一万”的宋版书。

  经层层鉴定,西泠拍卖给四册顾批《战国策》估价20万元,尽管最终以800多万元成交,但业内人士仍表示,“如果现在以一倍的价格出手,还有人接盘。”真实有时比小说精彩。

  两波政策

  上世纪90年代拍卖市场出现后,古籍同其他文物收藏一样走上了上坡路,只是民间懂书识书之人甚少,市场显得波澜不兴。

  2000年春,上海图书馆从美国买回清末两代帝师翁同龢的藏书,凡80种542册藏书花费450万美元:折算下来,一册藏书6万余元。

  这条消息影响甚巨,不但让众多藏家耳目大开,也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

  政策是历朝历代屡试不爽的市场点金石,至于古籍善本,可追溯的始于2005年。

  是年,政府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文化部颁发了《古籍定级标准》;200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2006年上海嘉泰推出《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以308万元刷新了当年善本书籍单件拍卖的纪录。而该书早在2000年中国嘉德拍卖中,曾以209万元成交--6年上涨近100万元。2007年的金融海啸几乎和善本无关。

  该年,清朝康熙年间的《佩文韵府》已从5年前的4万元升至10万元以上;明代万历年间的《中论》从5年前的5000元升至2万元;北京德宝推出的一套宋刻刊本《南岳旧稿》、《南岳稿》,以440万元创纪录。一贯低调的古籍善本开始活跃。

  第二波政策推动是2008年。

  从该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评审并发布了3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由此古籍收藏又进入一波高峰。是年3月底,一套明成化刻本(梁)昭明太子选、(唐)李善注《文选》在上海嘉泰春季拍卖会上,被买家以60.48万元卷走,同是此古籍,十年前在上海朵云轩拍出的价格仅为此时的1/5。

  清代《江村书画目》抄本,薄薄三十多页以34.7万元报收,高出估价一倍多。上海嘉泰古籍文献部主管崔尔平说,“如果在过去,这样一册书最多只能拍出10万元左右,现在近35万的价格,几乎比一般的宋版书都要贵。”截至2010年12月初,古籍善本拍卖逾百万的作品共157件。500万至1000万价格区间的作品共有10件,100万至500万的作品有141件。

  一个嘉德

  政策启动了古籍保护,而通常的商业理解是,上市交易就是保护的最好方式。

  这场规模空前的古籍保护战在开幕伊始就出现了一匹市场之马,它并非上海嘉泰,而是中国嘉德。

  该公司涉及古籍类拍卖始于1994年,并开创名人尺牍的拍卖先河。

  该年,估价为25万至28万元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63.8万元落槌,孙中山的3封信札分别以7万元、9.2万元、17万元的价格拍下。这样的价格无法引起藏家的重视,直到1995年,中国嘉德推出宋版《文苑英华》残卷一册,被拍至l32万元,海内业界变色。

  2005年,国内两家拍卖公司春拍中首次出现“古籍善本专场”的称谓,嘉德之外,是1999年成立的上海嘉泰。

  这是古籍善本的定鼎之年。嘉德专场用绝大的比例,展出了苏州顾麟士过云楼一家的旧藏,成为专场的专场。这个清末民初间的藏书,量并非很多但却多精品。其估价为1100万元至1200万元的宋刻《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被一神秘买家拍下。而同期的上海嘉泰专场总成交额仅421.71万元,全场成果不抵嘉德的一套书。

  2007年9月16日,落槌的第11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中,古籍善本专场拍品总数近1000件,是历年嘉德善本专场数量之最,总成交额突破1466万元,平均成交率达84%,其中“波士顿美术馆中文古籍”专场更是100%成交。

  这一年,嘉德古籍善本春拍成交额已逾2000万元,是2006年同期的2倍还多。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高级业务经理李东溟曾将古籍市场描述为,“一个慢热和被低估的状态”,业内将其上涨归功于价格高企,市场已经启动。自此,资金开始进入善本投资。

  翌年4月,一套汉《蔡中郎文集》在嘉德春拍中以537万元成交,买家的目光再度被善本所吸引。

  而这一年,嘉德也透视到一个问题,十年前的古籍拍卖会宋本稀而多明清刻本,而现在,明代精刻本也成麟角,民国影印本乃至石印本也鱼贯而入。2009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通《徐志摩致胡适信札》,3封信9页以112万元成交,2010年嘉德四季上一通《徐志摩致陶孟和夫妇信札》,3页拍得44.8万元,单页价格均在10万元以上。

  2010年中国嘉德古籍善本成交额再次刷新了纪录,13129万元。

  今年收官的嘉德古籍专场春拍,苏轼、司马迁、康有为等人的真迹涌进前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