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新观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舆情,新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3-28 15:31
如何摆脱对于灰色技术市场的依赖,让政府舆情工作独立安全地运行在阳光下?
从舆情软件市场一端刚刚显现的种种暗流,试图对政府、行政单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进行渗透。而作为地方政府崭新的工作领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如何抵御干扰,为政府各项工作服务,已成执政技术新话题。
如何摆脱对于灰色技术市场的依赖,让政府舆情工作独立安全地运行在阳光下?2月18日,本刊记者专访四川省德阳市新闻办副主任邓建华。
邓建华在宣传工作岗位任职26年,近年,这位“老宣传”一直以“老网虫”(id“安崇民”)姿态活跃在中国网络,颇受网民关注。
不能先入为主地和“负面舆论”对立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一线干部,你接触过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吗,怎么看待这种软件?
邓建华:听说过舆情监测软件,经常会有商家来推荐。我总觉得,从我这一块舆情工作需要角度讲,几个搜索引擎搜一遍,需要找的东西基本上都能搜出来。所以,凡是来找我推荐的,我都给他们挡回去了。网上的搜索工具已经够用了,而且又不用花钱。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现阶段网络舆情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邓建华:与国外情况不一样,中国网民爱在网上发几句言。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事实上,网络成了公众表达诉求、社会舆情反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政府确实不能忽视而是要高度重视这个窗口,甚至要珍惜这个窗口。
网络舆情背后的网民,有很多种情况。主要的是我们自己要站稳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党委政府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这些做舆情、舆论工作的人,要千方百计为了这个“根本一致”开展工作。
首 先,政府要相信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民众的正常发言。我不赞成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所谓负面舆情、轻易说一些网民不明真相、说他们受到煽动和利用。反过来,别人 问你,你掌握着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你怎么没有把这些人“煽动利用”起来,让他相信你呢?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先入为主地和“负面舆论”对立起来。
当 然,我们也要看到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确有网友发表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个是事实,还有个别人编些事情来说。譬如去年,德阳开发区有 民众因为补偿政策不是按最新的落实兑现,围堵新迁入园区企业,跟前往处置的工作人员、警察发生过一些冲突。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是政府出动多少警察、开动 坦克“镇压”,甚至“血流成河”之类言语都编出来了。当时我就跟同事讲,请他把照片展示出来,再不行领上他到全市医院一家一家走,看到底有没有人死亡?通 过摆事实、讲法律,通过沟通交流,了解真相、公开真相、揭露无中生有,避免网上激发矛盾,以致造成现实中的冲突。
还有一些网民,他是受到一些“忽悠”影响,自己经历阅历尚浅,知之甚少。这些“小年轻”喜欢在网上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放在我们这般50多岁的人眼里,感觉他非常幼稚,有些懵懂。一来大家未必会理会他的发言,再一个,我们也可以加强和他沟通,让他多了解咱们自己的历史现实和国外的情况,让他的发言逐渐变得理性成熟起来。
另外,也确实有极个别人被操纵,通过网络专门跟政府和国家作对。这种违法行为,就该由公安等司法部门依法打击。
弄清真伪 明辨事实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现实,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监测究竟该如何定位,这种监测属于什么性质,它应该监测什么,监测为谁服务?
邓 建华:首先,个人不赞成什么监测之类表述,觉得应该是收集、分析、研判。以德阳为例,个人认为,对影响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言论,不论正负,应该收集起 来,把它做成舆情报告。这又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把来自基层、老百姓的声音告诉政府,让政府、领导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在说什么,比如一段时间菜价高了, 米价高了,已经成了一个热点,就把它们就搜集起来形成报告。二是老百姓针对我们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无论他的建议、批评,包括牢骚,都把它整理出来,加 上我们简明扼要的点评,把它提交给政府和领导参考。
地方政府的舆情、舆论工作,实际是要把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工作往中间做,就是千方百计去搭一座沟通、交流、畅行的桥梁,尤其要让政府和领导知道来自基层的声音。看起来我们的舆情、舆论工作为党委政府服务,说到底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从舆情监测实践来看,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邓 建华:最重要的是弄清真伪,明辨事实。当我们面对一种舆情,首先必须考虑这个舆情是不是真实的,情况如何,是不是最大多数民众的意愿。因此,核实工作至关 重要,在我的工作中,凡是关于我们德阳的,不管正面、负面,涉及哪个单位,首先就跟他核实情况,核实清楚之后,如果确实有这么回事,马上做出回复,并积极 给予正面引导。我跟同事讲,只要网民踩实的事情,欢迎他报,我们也据实做出回复,而且,我们的这些回复只要能确认是事实、且符合党委政府决策,不用请示领 导。当然,涉及重大突发事件、涉及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或民众恐慌的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递次公开事实真相。
《瞭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些舆情处置的成功案例吗?
邓 建华:德阳下面一个市有一个啤酒厂,在最后收购阶段,原厂管理层、员工按股份获得一笔钱,附近老百姓为了争取利益,网上网下都在闹,问题已经很尖锐了。当 时政法委出面,我也被安排跟过去调查。我把同志们分成两个组,另一个组由一个党员记者带队,我当时说,我们今天只有一件事,听民众怎么说,尽可能把这件事 情的方方面面的声音都听到,都搜集到,包括一边看热闹的老百姓声音,厂方的声音,官方的声音。
我们调查下来后都到晚上1点 的样子了,政法委召集我们一起开会,到我发言了,我把调查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详细汇报,然后我当场就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个市有两大民营企业,但 同样是大企业,另一个企业为了弥补企业生产给周围老百姓带来的影响,给周围老百姓修了新房,就没有闹。啤酒厂肯定要抽地下水,刚开始老百姓用水只打3米井,后来要打7米井。你一个企业,在给企业谋利益的时候,是否兼顾到了周边老百姓的利益呢。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要表达要倾诉,我们能不能把老百姓的这个问题向企业挑明,平等和气地同老百姓沟通。最后,大家听取了这个思路,市里和双方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平稳解决了问题。
我们实际是一种职务性“围观”
《瞭望东方周刊》:你能够详细谈谈你所说的网络舆情引导吗?
邓 建华:开头我就表达了一个观点,党委政府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请注意,这个引导就该往中间,往一致处引导。什么舆情监测、舆情分析、舆情引导,都 是往中间拉,尽可能让不同的意见各方接近、趋同。而不是代表哪一方,单一往哪一个方向拉。现在最大的误区在于,一旦党委政府确定了立场、观点或者他的决策 做出来以后,不论好歹,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把舆情引导到这一个决策立场上去。这个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我是政府,做出来的决定就是对的,必须引导舆情接 受这个政策,那就不一定了;得看民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引导交集,千方百计往有交集的地方引。
打个不合适的比方,这就像劝架,即或某一方非常有道理,也要同时想到另外一方有没有合理的诉求,单是把两个往一方拉,那是肯定劝不了架的。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预防政府舆情监测变成单一的对于负面消息的监控?
邓 建华:有没有地方把这类工作做得过了分,甚至是作为一种公器私用,我不清楚。但我们这里没有。首先,我觉得政府新闻办,本来就不是拿来“对付”老百姓的, 而是依法履行政府职责,为党委和政府传递声音、公开消息,把老百姓声音原汁原味录放给党政机关和领导倾听,架起一条顺畅的心灵桥梁,促进相互理解。
德阳政府新闻办不存在专门监测这个问题,一是人手确实不够,二来我们这里与发达地方相比,网上活跃度相对要低一些。从我这个角度讲,我从来没搞过什么监控,我也并不赞成监控这个说法,我感觉我们实际是一种职务性“围观”。
在德阳,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领导或者任何部门,给我这里开具一个名单,要求对哪些人的发言进行固定监测,我从不干这种事情。一天到黑把某个人盯上,监控他的言论,一是我们不愿意这么去干,明显违法了;二则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涉及违法犯罪了,由公安部门管。属于网络发言表达,我们主要是先联系上人家,然后沟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时候摆事实讲道理依法依规,把人说服。
《瞭望东方周刊》:舆情监测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邓 建华:法律和制度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管网络,最大的漏洞和被别人逮住不放松的,就是我们现在没有跟上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我觉得,当务之 急,就是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成立一个专业班子,来研讨制定出一套相对管用的制度,完善机制,通过立法依法管理。
再一个,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确是个新事物,不止在管理,更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引导、疏通;要管理它,就要用新思维,新机制,新办法,来应对这种新的技术、新的工具。■
……
从舆情软件市场一端刚刚显现的种种暗流,试图对政府、行政单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进行渗透。而作为地方政府崭新的工作领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如何抵御干扰,为政府各项工作服务,已成执政技术新话题。
如何摆脱对于灰色技术市场的依赖,让政府舆情工作独立安全地运行在阳光下?2月18日,本刊记者专访四川省德阳市新闻办副主任邓建华。
邓建华在宣传工作岗位任职26年,近年,这位“老宣传”一直以“老网虫”(id“安崇民”)姿态活跃在中国网络,颇受网民关注。
不能先入为主地和“负面舆论”对立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一线干部,你接触过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吗,怎么看待这种软件?
邓建华:听说过舆情监测软件,经常会有商家来推荐。我总觉得,从我这一块舆情工作需要角度讲,几个搜索引擎搜一遍,需要找的东西基本上都能搜出来。所以,凡是来找我推荐的,我都给他们挡回去了。网上的搜索工具已经够用了,而且又不用花钱。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现阶段网络舆情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邓建华:与国外情况不一样,中国网民爱在网上发几句言。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事实上,网络成了公众表达诉求、社会舆情反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政府确实不能忽视而是要高度重视这个窗口,甚至要珍惜这个窗口。
网络舆情背后的网民,有很多种情况。主要的是我们自己要站稳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党委政府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这些做舆情、舆论工作的人,要千方百计为了这个“根本一致”开展工作。
首 先,政府要相信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民众的正常发言。我不赞成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所谓负面舆情、轻易说一些网民不明真相、说他们受到煽动和利用。反过来,别人 问你,你掌握着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你怎么没有把这些人“煽动利用”起来,让他相信你呢?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先入为主地和“负面舆论”对立起来。
当 然,我们也要看到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确有网友发表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个是事实,还有个别人编些事情来说。譬如去年,德阳开发区有 民众因为补偿政策不是按最新的落实兑现,围堵新迁入园区企业,跟前往处置的工作人员、警察发生过一些冲突。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是政府出动多少警察、开动 坦克“镇压”,甚至“血流成河”之类言语都编出来了。当时我就跟同事讲,请他把照片展示出来,再不行领上他到全市医院一家一家走,看到底有没有人死亡?通 过摆事实、讲法律,通过沟通交流,了解真相、公开真相、揭露无中生有,避免网上激发矛盾,以致造成现实中的冲突。
还有一些网民,他是受到一些“忽悠”影响,自己经历阅历尚浅,知之甚少。这些“小年轻”喜欢在网上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放在我们这般50多岁的人眼里,感觉他非常幼稚,有些懵懂。一来大家未必会理会他的发言,再一个,我们也可以加强和他沟通,让他多了解咱们自己的历史现实和国外的情况,让他的发言逐渐变得理性成熟起来。
另外,也确实有极个别人被操纵,通过网络专门跟政府和国家作对。这种违法行为,就该由公安等司法部门依法打击。
弄清真伪 明辨事实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现实,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监测究竟该如何定位,这种监测属于什么性质,它应该监测什么,监测为谁服务?
邓 建华:首先,个人不赞成什么监测之类表述,觉得应该是收集、分析、研判。以德阳为例,个人认为,对影响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言论,不论正负,应该收集起 来,把它做成舆情报告。这又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把来自基层、老百姓的声音告诉政府,让政府、领导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在说什么,比如一段时间菜价高了, 米价高了,已经成了一个热点,就把它们就搜集起来形成报告。二是老百姓针对我们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无论他的建议、批评,包括牢骚,都把它整理出来,加 上我们简明扼要的点评,把它提交给政府和领导参考。
地方政府的舆情、舆论工作,实际是要把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工作往中间做,就是千方百计去搭一座沟通、交流、畅行的桥梁,尤其要让政府和领导知道来自基层的声音。看起来我们的舆情、舆论工作为党委政府服务,说到底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从舆情监测实践来看,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邓 建华:最重要的是弄清真伪,明辨事实。当我们面对一种舆情,首先必须考虑这个舆情是不是真实的,情况如何,是不是最大多数民众的意愿。因此,核实工作至关 重要,在我的工作中,凡是关于我们德阳的,不管正面、负面,涉及哪个单位,首先就跟他核实情况,核实清楚之后,如果确实有这么回事,马上做出回复,并积极 给予正面引导。我跟同事讲,只要网民踩实的事情,欢迎他报,我们也据实做出回复,而且,我们的这些回复只要能确认是事实、且符合党委政府决策,不用请示领 导。当然,涉及重大突发事件、涉及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或民众恐慌的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递次公开事实真相。
《瞭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些舆情处置的成功案例吗?
邓 建华:德阳下面一个市有一个啤酒厂,在最后收购阶段,原厂管理层、员工按股份获得一笔钱,附近老百姓为了争取利益,网上网下都在闹,问题已经很尖锐了。当 时政法委出面,我也被安排跟过去调查。我把同志们分成两个组,另一个组由一个党员记者带队,我当时说,我们今天只有一件事,听民众怎么说,尽可能把这件事 情的方方面面的声音都听到,都搜集到,包括一边看热闹的老百姓声音,厂方的声音,官方的声音。
我们调查下来后都到晚上1点 的样子了,政法委召集我们一起开会,到我发言了,我把调查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详细汇报,然后我当场就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个市有两大民营企业,但 同样是大企业,另一个企业为了弥补企业生产给周围老百姓带来的影响,给周围老百姓修了新房,就没有闹。啤酒厂肯定要抽地下水,刚开始老百姓用水只打3米井,后来要打7米井。你一个企业,在给企业谋利益的时候,是否兼顾到了周边老百姓的利益呢。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要表达要倾诉,我们能不能把老百姓的这个问题向企业挑明,平等和气地同老百姓沟通。最后,大家听取了这个思路,市里和双方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平稳解决了问题。
我们实际是一种职务性“围观”
《瞭望东方周刊》:你能够详细谈谈你所说的网络舆情引导吗?
邓 建华:开头我就表达了一个观点,党委政府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请注意,这个引导就该往中间,往一致处引导。什么舆情监测、舆情分析、舆情引导,都 是往中间拉,尽可能让不同的意见各方接近、趋同。而不是代表哪一方,单一往哪一个方向拉。现在最大的误区在于,一旦党委政府确定了立场、观点或者他的决策 做出来以后,不论好歹,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把舆情引导到这一个决策立场上去。这个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我是政府,做出来的决定就是对的,必须引导舆情接 受这个政策,那就不一定了;得看民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引导交集,千方百计往有交集的地方引。
打个不合适的比方,这就像劝架,即或某一方非常有道理,也要同时想到另外一方有没有合理的诉求,单是把两个往一方拉,那是肯定劝不了架的。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预防政府舆情监测变成单一的对于负面消息的监控?
邓 建华:有没有地方把这类工作做得过了分,甚至是作为一种公器私用,我不清楚。但我们这里没有。首先,我觉得政府新闻办,本来就不是拿来“对付”老百姓的, 而是依法履行政府职责,为党委和政府传递声音、公开消息,把老百姓声音原汁原味录放给党政机关和领导倾听,架起一条顺畅的心灵桥梁,促进相互理解。
德阳政府新闻办不存在专门监测这个问题,一是人手确实不够,二来我们这里与发达地方相比,网上活跃度相对要低一些。从我这个角度讲,我从来没搞过什么监控,我也并不赞成监控这个说法,我感觉我们实际是一种职务性“围观”。
在德阳,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领导或者任何部门,给我这里开具一个名单,要求对哪些人的发言进行固定监测,我从不干这种事情。一天到黑把某个人盯上,监控他的言论,一是我们不愿意这么去干,明显违法了;二则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涉及违法犯罪了,由公安部门管。属于网络发言表达,我们主要是先联系上人家,然后沟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时候摆事实讲道理依法依规,把人说服。
《瞭望东方周刊》:舆情监测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邓 建华:法律和制度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管网络,最大的漏洞和被别人逮住不放松的,就是我们现在没有跟上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我觉得,当务之 急,就是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成立一个专业班子,来研讨制定出一套相对管用的制度,完善机制,通过立法依法管理。
再一个,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确是个新事物,不止在管理,更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引导、疏通;要管理它,就要用新思维,新机制,新办法,来应对这种新的技术、新的工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