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主持人最不可缺乏常识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王宁,主持,常识,知性
  • 发布时间:2011-04-02 13:23
  作家王海令鸟说,在电视台众多主持人中,王宁之所以引起她的注意,是因为她的知性。

  在河北卫视主持了多年《读书》节目、做电台主播的时候她曾经和团队一起获得过中国新闻奖,而红极一时的养生类节目《养生堂》,让更多人熟知王宁。

  主持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的最初3个月里,伴随王宁的是艰难、争议、磨合。“我希望自己是聆听者、提问者,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自己笃信不疑时才能传递给大家信任的东西。”王宁说。为了主持好节目,她翻阅了厚厚一摞中医书籍,还曾特意跑去药店,就为了看当归到底是什么样子。节目讲到舌诊的时候,她会让家里所有人挨个伸舌头出来给她看。

  但网上依然有质疑的声音,比如为什么王宁总是打断嘉宾的话。王宁很委屈,一夜未眠,“要让不太懂电视语言的专家,在最短时间内解答最多问题,要顾及现场互动,要进入下一环节,我就必须打断嘉宾的话,这是一个先天无法解决的问题。”王宁再回忆起那段主持经历,心怀感激,因为《养生堂》节目让她更

  加成熟。

  一次录完节目,王宁走出北京台600平米演播室的时候,一位常看《养生堂》的马阿姨塞给她3个自己蒸的菜团子,只说了一句:“你想吃,我还给你蒸!”便转身走了。平时很少吃棒子面的她,一个都没有剩下。

  尽管依依不舍,王宁还是在2011新年伊始告别了《养生堂》,走进中央电视台主持一档文化节目——《文化正午》。《文化正午》定位为文化品位节目,通过记录一些文化事件,将人们在忙碌中遗失的文化细节传递出去。

  这档节目对主持人要求更高, 文化事件背后的剖析庞杂,需要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录制《养生堂》前我需要1个小时做功课,而《文化正午》需要3小时。”

  她把涉及到当期话题的观点从大量书籍、资料中提炼出来,写在小纸条上,第二天录影前和编导、嘉宾讨论商榷。“主持人不能言不由衷,而要言由衷,就必须了解事情的本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否糊弄很容易看出来。”

  一次《文化正午》做了一期有关王羲之的书法节目,一位研修国画和书法的朋友看了之后,打电话给王宁说,能有一档节目对一个寂寞的领域说点什么,他特别感动。王宁觉得很有意义,貌似“曲高和寡”的内容即使只有一个人看,也是值得的。

  王宁认为,如果观众因为主持人来看节目,那么他(她)就是优秀的。“因为主持人代表了整个节目的价值观,节目在传递知识、文化、舆论外,其实传递的是核心价值观,主持人更多的是用‘心’讲述,这远比简单的说话重要。在这个被认为缺乏常识的时代,主持人是最不能缺乏常识的群体。”

  无论多忙,伴随王宁的一定是书籍。最近,她在读迈克尔·伍德的《沉默之子》,是一部研究当代文学史的书。“时间不能跨越,人需要阅历,我总觉得自己懂得太少,诚惶诚恐,做节目像在输出,所以业余时间我需要不断输入。”王宁觉得这就好像佛教中的“我执”(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

  王宁将自己多年的感悟小品集结成册,出版了《态度》,字里行间透露出温润和舒展,正如她的内心一样,睿智、真实、灵动。“我只是想做个写字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做个说话的人。”

  王宁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曾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都市之声”频率、

  河北卫视《读书》主持人。

  2005——2006年特约主持北京卫视新闻评论节目《今日话题》 。

  2009年——2010年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持《养生堂》、《传奇》。

  2010年底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化正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