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卫视《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第一季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浅析,四川卫视,藏歌会,第一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02 13:52
2011年,以“中国爱”为频道定位的四川卫视全新亮相,而春节期间黄金时段播出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的成功,强化了中国爱的品牌特色,使之更加深入人心。2011年从大年初一到初五,连续五天不间断播出,热情奔放的藏歌藏舞活跃了荧屏,温暖了这个春节。观众普遍认为藏歌会是近年来四川卫视不可多得的一档高水准、高品质的电视节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35城市五天平均收视率达到0.575%,创四川卫视综艺节目新高,四川本土收视连续五天排名第一。
“中国藏歌会”制作背景
中国藏歌会是四川卫视2011年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按照最初的计划,中国藏歌会拟定在2011年初夏时节正式推出,为了在正式推出之前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如选手参与热情度与质量、观众收视反映与喜好等,我们决定在春节期间推出藏歌会的第一季,利用春节长假,制作一个五期的小型藏歌会。该活动按照藏歌会的比赛规则,从全国范围内召集热爱藏歌的选手,通过晋级决出天籁之音歌王。
同时,春节时期播出藏歌会的目的,也在于充分发挥藏族歌舞热闹、欢庆的民族特色,通过奔放的踢踏舞、热烈的锅桩、吉祥的哈达、动人的歌声,传达出我们对来年的祝福,使每一位看到我们节目的观众也从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看到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人民、阿坝人民积极向上、乐观热情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2010年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当地在10月份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我台曾对其录像并播出。这档没有任何前期宣传和包装的庆祝活动,以其几乎可以称为原生态的制作工艺,竟然在黄金时段突出重围,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甚至高于很多精心制作的节目。由此可见,藏族歌舞在受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这一点更坚定了我们制作中国藏歌会的决心。
“中国藏歌会”突围同质化节目的特殊优势
四川,不但拥有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聚居区,并与青海、西藏、甘肃、云南接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作为西部经济、文化中心的传统优势,使得四川成为藏族音乐的生产基地和创作摇篮。无数来自各地的藏族歌手和音乐制作人聚居在此追寻自己的梦想。上个世纪末,藏族歌手韩红、容中尔甲、亚东异军突起,掀开了四川藏族音乐的新局面。随后,从高原红到阿兰、蒲巴甲,从谭维维到央金兰泽、根呷,新一代的藏族歌手纷纷涌现,相应的《天路》、《高原红》、《神奇的九寨》、《家乡》、《卓玛》、《姑娘我爱你》也红遍了大街小巷。这些新时代的藏族音乐正式跻身流行音乐乐坛,并成为中坚力量。
近年来,随着选秀活动的兴起,在各个选秀舞台上,藏族歌手以及藏族风格的歌手取得了众多的成绩,值此契机,四川卫视推出“中国藏歌会”大型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彻底打造一个专门针对藏歌的表现平台,抢占先机,占领藏族音乐的市场,填补市场空白。
作为四川媒体,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歌颂民族团结之花,通过人人爱藏歌,人人唱藏歌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歌唱民族友谊。
“中国藏歌会”突围同质化节目的制作手段及提升空间
在制作中国藏歌会的时候,我们依托四川独有的藏歌资源,弘扬正确的民族观,歌唱民族友谊。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藏汉各族同胞的喜爱。而在广大藏区,藏族同胞更是赞扬这一档属于他们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更是让他们有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
节目播出后,更是得到了四川省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省委宣传部也发文赞扬中国藏歌会歌颂了民族团结,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可见,高品质主旋律的主题定位,是中国藏歌会得以成功的根本条件。也是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选拔活动,提升四川卫视品牌形象,打破目前选拔活动走入低迷和同质化局面的良好入手点。
赛制的设立是保证节目可看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吸取了各大选秀比赛的经验教训,注重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创立了属于藏歌会自己的赛制。在整体流程上来说,延续从多到少,由粗到精的筛选、评比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对选手全方位的展示、保留选拔的多样化特性以及满足节目定位的需求。同时,舍去分组、待定这些重复的环节,“一唱定生死”(即在选手演唱当时,评委直接宣布去留)。另一方面,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将选手的简介、参赛回顾、主持人调侃等内容融入比赛的演唱中去,使得整个比赛过程紧凑有序、信息量大,令人目不暇接,大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最后一场决赛中采用了14强选手两两PK进入7强的模式,由此而来的对抗性和矛盾性是增强节目可看性的有效手段。
纵观选秀市场,都存在对于选秀结果的争议,可以说,对选手实力的质疑贯穿了比赛的始终。究其原因就在于评委的选择。和青歌赛、红歌会不同,中国藏歌会综合了两类选拔比赛的经验,采取了权威评委和个性评委共同担任的方式:在初赛时邀请了郭峰、容中尔甲和于娜,复赛和决赛时邀请了阎肃、郭峰和小宋佳担任评委。根据现场的效果,综合观众的意见,这种搭配方式是受到认可的。
对于选秀活动来说,选手是最关键的因素。
中国藏歌会的选手本身就具有普通选秀节目选手所没有的诸多特点,比如男选手的阳刚、彪悍、挺拔,女选手的性感、热情、异域风情,原生态选手的纯朴、憨厚等等。我们在做藏歌会的时候,重点就放在充分展示这些选手的特点上。比如“乡村首席歌手”王军,本来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喜欢凑热闹,因此村里的红白喜事都喜欢找他去唱歌。我们的导演接触到这个人以后,通过交流发现他性格里的幽默和纯朴,便开玩笑地问他:“你是你们村唱的最好的吗?那就是首席歌手了吧?”王军听后很开心,很快就接受了对他的评价,以至在舞台上也能很骄傲地告诉容中尔甲“我是我们那里的首席歌手”,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甘南建筑工人曲尔登..
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比如冠军四郎拉姆,虽然观众都非常认可她的实力,但是对于她的包装和体现却显得片面和泛泛,没有过多吸引人的设计点。还有一位7强选手扎西拉姆,是一位天真可爱、状况不断的小姑娘,她的比赛经历也可谓一波三折,但最终一路过关斩将冲入7强。这种选手在比赛中的成长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可是我们在后期的调查中发现,观众对她的印象却并不深刻,也没有看到她这一路走来的诸多波折和巨大的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对选手的塑造还远远不够,甚至浪费了很多机会。
选手的歌曲选择、音乐表现力的体现是造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音乐选秀节目,“音乐”是节目的根本、节目的灵魂。一个歌手如果选歌有问题,那么即便有再华丽的服装、再精美的包装,依然无法立足,而一首好的选歌,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在新一季的藏歌会制作过程中,音乐部分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力求出新、出彩,充分挖掘选手的潜力,捍卫“中国藏歌会”这一金字招牌。
在电视选秀活动的运作中,仅仅依靠节目本身的播出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而每一场选秀活动都会充分展开媒体联动,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旨在将活动变成一个“事件”。
首先是电视台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调动全台所有的新闻栏目、专题栏目、人物访台、娱乐栏目等等共同关注、报道,这是最有效和直接的宣传方式,不但有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对频道自身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培养收视率、并带动全台其他节目的发展。
其次是与平面、网络等媒体进行合作,争取最大的宣传效应。
通过这一系列的媒体联动,当选拔活动已经超过节目本身成为一个“事件”的时候,就会吸引更多的媒体主动地参与到对活动的报道中来,从而进入一个活动与媒体宣传互相推进的良性循环,达到双赢。
在第一季中国藏歌会的宣传推广中,我们主要是电视宣传和网络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至2011年3月初,在百度搜索“中国藏歌会”共有1330000个网页,基本达到了“形成事件、引起话题”这一目的。但是从中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比如:对指定选手的包装推广不到位、所选择的炒作点偏离等。同时,在调动全台各个栏目报道藏歌会这一点上也没有太大的动作。这些都是在第二季的比赛中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
“中国藏歌会”制作背景
中国藏歌会是四川卫视2011年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按照最初的计划,中国藏歌会拟定在2011年初夏时节正式推出,为了在正式推出之前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如选手参与热情度与质量、观众收视反映与喜好等,我们决定在春节期间推出藏歌会的第一季,利用春节长假,制作一个五期的小型藏歌会。该活动按照藏歌会的比赛规则,从全国范围内召集热爱藏歌的选手,通过晋级决出天籁之音歌王。
同时,春节时期播出藏歌会的目的,也在于充分发挥藏族歌舞热闹、欢庆的民族特色,通过奔放的踢踏舞、热烈的锅桩、吉祥的哈达、动人的歌声,传达出我们对来年的祝福,使每一位看到我们节目的观众也从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看到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人民、阿坝人民积极向上、乐观热情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2010年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当地在10月份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我台曾对其录像并播出。这档没有任何前期宣传和包装的庆祝活动,以其几乎可以称为原生态的制作工艺,竟然在黄金时段突出重围,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甚至高于很多精心制作的节目。由此可见,藏族歌舞在受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这一点更坚定了我们制作中国藏歌会的决心。
“中国藏歌会”突围同质化节目的特殊优势
四川,不但拥有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聚居区,并与青海、西藏、甘肃、云南接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作为西部经济、文化中心的传统优势,使得四川成为藏族音乐的生产基地和创作摇篮。无数来自各地的藏族歌手和音乐制作人聚居在此追寻自己的梦想。上个世纪末,藏族歌手韩红、容中尔甲、亚东异军突起,掀开了四川藏族音乐的新局面。随后,从高原红到阿兰、蒲巴甲,从谭维维到央金兰泽、根呷,新一代的藏族歌手纷纷涌现,相应的《天路》、《高原红》、《神奇的九寨》、《家乡》、《卓玛》、《姑娘我爱你》也红遍了大街小巷。这些新时代的藏族音乐正式跻身流行音乐乐坛,并成为中坚力量。
近年来,随着选秀活动的兴起,在各个选秀舞台上,藏族歌手以及藏族风格的歌手取得了众多的成绩,值此契机,四川卫视推出“中国藏歌会”大型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彻底打造一个专门针对藏歌的表现平台,抢占先机,占领藏族音乐的市场,填补市场空白。
作为四川媒体,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歌颂民族团结之花,通过人人爱藏歌,人人唱藏歌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歌唱民族友谊。
“中国藏歌会”突围同质化节目的制作手段及提升空间
在制作中国藏歌会的时候,我们依托四川独有的藏歌资源,弘扬正确的民族观,歌唱民族友谊。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藏汉各族同胞的喜爱。而在广大藏区,藏族同胞更是赞扬这一档属于他们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更是让他们有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
节目播出后,更是得到了四川省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省委宣传部也发文赞扬中国藏歌会歌颂了民族团结,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可见,高品质主旋律的主题定位,是中国藏歌会得以成功的根本条件。也是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选拔活动,提升四川卫视品牌形象,打破目前选拔活动走入低迷和同质化局面的良好入手点。
赛制的设立是保证节目可看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吸取了各大选秀比赛的经验教训,注重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创立了属于藏歌会自己的赛制。在整体流程上来说,延续从多到少,由粗到精的筛选、评比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对选手全方位的展示、保留选拔的多样化特性以及满足节目定位的需求。同时,舍去分组、待定这些重复的环节,“一唱定生死”(即在选手演唱当时,评委直接宣布去留)。另一方面,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将选手的简介、参赛回顾、主持人调侃等内容融入比赛的演唱中去,使得整个比赛过程紧凑有序、信息量大,令人目不暇接,大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最后一场决赛中采用了14强选手两两PK进入7强的模式,由此而来的对抗性和矛盾性是增强节目可看性的有效手段。
纵观选秀市场,都存在对于选秀结果的争议,可以说,对选手实力的质疑贯穿了比赛的始终。究其原因就在于评委的选择。和青歌赛、红歌会不同,中国藏歌会综合了两类选拔比赛的经验,采取了权威评委和个性评委共同担任的方式:在初赛时邀请了郭峰、容中尔甲和于娜,复赛和决赛时邀请了阎肃、郭峰和小宋佳担任评委。根据现场的效果,综合观众的意见,这种搭配方式是受到认可的。
对于选秀活动来说,选手是最关键的因素。
中国藏歌会的选手本身就具有普通选秀节目选手所没有的诸多特点,比如男选手的阳刚、彪悍、挺拔,女选手的性感、热情、异域风情,原生态选手的纯朴、憨厚等等。我们在做藏歌会的时候,重点就放在充分展示这些选手的特点上。比如“乡村首席歌手”王军,本来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喜欢凑热闹,因此村里的红白喜事都喜欢找他去唱歌。我们的导演接触到这个人以后,通过交流发现他性格里的幽默和纯朴,便开玩笑地问他:“你是你们村唱的最好的吗?那就是首席歌手了吧?”王军听后很开心,很快就接受了对他的评价,以至在舞台上也能很骄傲地告诉容中尔甲“我是我们那里的首席歌手”,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甘南建筑工人曲尔登..
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比如冠军四郎拉姆,虽然观众都非常认可她的实力,但是对于她的包装和体现却显得片面和泛泛,没有过多吸引人的设计点。还有一位7强选手扎西拉姆,是一位天真可爱、状况不断的小姑娘,她的比赛经历也可谓一波三折,但最终一路过关斩将冲入7强。这种选手在比赛中的成长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可是我们在后期的调查中发现,观众对她的印象却并不深刻,也没有看到她这一路走来的诸多波折和巨大的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对选手的塑造还远远不够,甚至浪费了很多机会。
选手的歌曲选择、音乐表现力的体现是造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音乐选秀节目,“音乐”是节目的根本、节目的灵魂。一个歌手如果选歌有问题,那么即便有再华丽的服装、再精美的包装,依然无法立足,而一首好的选歌,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在新一季的藏歌会制作过程中,音乐部分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力求出新、出彩,充分挖掘选手的潜力,捍卫“中国藏歌会”这一金字招牌。
在电视选秀活动的运作中,仅仅依靠节目本身的播出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而每一场选秀活动都会充分展开媒体联动,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旨在将活动变成一个“事件”。
首先是电视台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调动全台所有的新闻栏目、专题栏目、人物访台、娱乐栏目等等共同关注、报道,这是最有效和直接的宣传方式,不但有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对频道自身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培养收视率、并带动全台其他节目的发展。
其次是与平面、网络等媒体进行合作,争取最大的宣传效应。
通过这一系列的媒体联动,当选拔活动已经超过节目本身成为一个“事件”的时候,就会吸引更多的媒体主动地参与到对活动的报道中来,从而进入一个活动与媒体宣传互相推进的良性循环,达到双赢。
在第一季中国藏歌会的宣传推广中,我们主要是电视宣传和网络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至2011年3月初,在百度搜索“中国藏歌会”共有1330000个网页,基本达到了“形成事件、引起话题”这一目的。但是从中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比如:对指定选手的包装推广不到位、所选择的炒作点偏离等。同时,在调动全台各个栏目报道藏歌会这一点上也没有太大的动作。这些都是在第二季的比赛中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