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歌会”的内在气质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藏歌会,气质,四川卫视,策划
  • 发布时间:2011-04-02 13:50
  四川卫视《天籁之音——2011中国藏歌会》策划思路

  《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第一季播出于2011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五共5期,总时长约510分钟。这个节目有一个特殊意义,它是2011年四川卫视频道制运作后,推出的第一个带有活动属性的大型综艺节目。

  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收视表现堪称上佳。

  由于是播出第一季,它天然有很多尝试的意味。加上准备时间也较短,所以制作和节目品质上有诸多值得总结、反思的空间。但一个真正成熟的节目制作团队,是有能力在第二季到来前,找到已经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在第二季做得更加完美。

  天籁地籁人籁

  任何一档节目,如果想涵盖所有,最后只会发现一无所有。但任何一档节目,又绝不能画地为牢,自缚手脚。如何寻找这种辩证的临界点,到达最理想的分寸而获得成功,是每一次策划行为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是一个蓄谋已久的主题策划。它萌生于策划人,也是总导演熊志冲的脑子里据说已有一两年之久。经历了节目的整个策划实施和制作阶段后,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关于主题、内容、外延等等相关核心部分的思考、判断和界定。而这一点,决定了节目的最终呈现。

  两位评委容中尔甲和阎肃在节目中不约而同的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藏歌会?”他们在针对选手提出这个问题时,恐怕观众也在做同样的思考。事实上,节目播出后,网上也的确有热心观众就这个话题在讨论。决赛选手桑珠因为选曲《拯救》,而错失了更高荣誉。挥泪斩马谡的评委们,认为桑珠有天籁之音的条件,可是不该在藏歌会的题目下演唱非藏歌。这是问题的关键。桑珠之外还有多个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何为天籁之音?何为藏歌会?这并不是一个音乐理论问题,这是一个相关于节目形态,相关于节目传播范围的问题。

  先从一个最极端开始——通常人的印象,天籁之音,被单纯的理解为高音。如此逻辑下去的话,这就会得出一个“高音比赛”的推论。而藏歌当然是关于藏族地区的歌曲。那么这个节目就很容易的会被定义为“关于藏族地区歌曲的高音比赛”。但无疑,这么一个也许有误解的局促空间,还不能释放出策划者的全部想象和希望。从否定这个极端的界限开始,就是回答前面两个问题的第一步。

  追溯本源,天籁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种种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音:后世称诗歌不饰雕琢,得自然之趣者为天籁。而古时有“三音”的定义,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应用到现代人的音乐感受上,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从这个较为宽泛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发现,声入云霄时的维塔斯是天籁,浅吟低唱时的王菲也是天籁,甚至神曲忐忑时的龚琳娜仍然是天籁。此外,席琳迪翁,韩红,莎拉布莱曼,阿宝呢?他们都是天籁之音。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单纯了“天籁之音”的内涵,从而放大了它的外延——通俗的讲,这个概念就是寻找好听的声音。而自以为声音好听者,当然都可以来报名参赛。门槛就是这么放低的。

  其实这一点认识,无论前期的策划者,执行时的导演,评委席上的音乐人,是比较统一的。至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争议。但在第二季来临前,我们仍需明确这么一个定义。它解决的是“谁可以来参加这个游戏”的命题。

  但如同前文描述,“藏歌会”的含义,则出现了更多讨论。阎肃曾经在点评选手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藏歌会曲目允许有三种情况:1、只要是藏族人来演唱的任何歌曲。2、任何人演唱的相关于藏族的歌曲。3、藏族人演唱的藏族歌曲。换言之,这道门槛的底线在于,不是藏族人而唱的也不是藏族歌,那你是没资格来参加比赛的。应该讲,阎肃的见解基本代表了节目组的执行理念。可是我们看见随着比赛升级,他自己也改变了要求,桑珠作为藏族人,在决赛阶段演唱了一首《拯救》,尽管他声音很好,可是阎肃认为他违背了主题,遂予以否决。同时也否决了自己提出三原则中的一项。同样,郭峰、尔甲,曾经就康巴组合的曲目《青春舞曲》发出责难:你们唱着新疆歌,却跳着藏族踢踏——康巴组合差点没过关。在这里,我想提出的是,几位评委的理解、看法、决定以及他们的摇摆,尽管代表的更多是种音乐立场,而不是远为重要的电视节目的诉求。但是疑问是凸显的。对于电视节目策划者来说,评委和选手的争论、摇摆、自相矛盾说不上是坏事,即使不算好事的话。但很重要的一点,这些东西应该是可控的,在策划预期之内的。作为节目生产者,我们理应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一个可解读于不同阶段,掌握于手的标准。个人看法是,以阎肃提出的三原则为基础,而在不同阶段做弹性处理,甚至制造噱头。比如,在海选阶段,一个外国人来唱非藏歌,可是他声音很好,并且自己保证在复赛前学会一首藏歌——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巧遇,破例,不如纳入主动的策划行为。如果他条件好,一路上就这个话题都能做出多少好看的内容呢?此外,第一季里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目的都是为了纳入更多的表现元素。掌握一个原则,而不拘泥,有一定弹性的,根据不同比赛阶段予以把控,以电视的视角,而非完全音乐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是我认为最为恰当的方式。关于“什么是藏歌会”的定义,依然是个门槛问题。它解决的是“怎么来参加这个游戏”的命题。在这个《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中,我们当然不会仅仅是只希望看到藏族人,仅仅是只听见藏族歌曲。我们希望看见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种年龄,各种身份,各种性格,各种才艺,各种故事..而联系他们的共同纽带,是某一首跟纯净、蓝天、梦想以及爱,相关的藏歌。

  凡人都向往飞翔

  第一季播出后,一位同行曾说,也许是观众看多了俊男靓女+毒舌评委这一类的选秀,内心里需求一股清新之风。于是,《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应运而生,成了排遣繁华与浮躁的一个良好渠道。他的这番话更让我联想起了节目的LOG,那两只展开的翅膀。

  但至少,这不应该是全部的事实。

  任何理想主义的翅膀,其实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躯体上。如果说以清新之风洗去铅华,从而迎合了部分观众的阶段性需求,那这也仅仅是一种主观诉求,而且还不会是全部的诉求。怎样寻找完成诉求的手段,是策划行为的另一部分。如同上一段关于主题、外延的分析,它包含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以及最终的取舍。

  我们注意到,第一季播出后,极少有人对节目的模式提出讨论或者疑问。但是就第一季而言,这个模式实际是主体借鉴了达人秀的表现形式。虽然其中确实不乏自我,也有很多改变后的不同之处。虽然这似乎是一个执行层面的太专业的话题。但是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观众没有感觉到这个节目类似于别的节目,更没有因此而降低了好评。这是结果。2、节目组在两个月的执行时间里,没有为形式而形式,没有拘泥与束缚,善于借鉴,敢于改变。这是内因。独创一种节目模式,甚至全新的节目圣经,固然可歌可泣。但是敢于拿来,在差异别人时也认同既有成功,是务实,也是明智。不少观众在网上赞美《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时,都和其它不少很红的选秀节目在类比,认为更纯粹,更质朴感人。但是他们没有发现,这个节目其实大量借用了那些节目的肩膀。

  想起节目启动之初,策划人选定《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这个题目时,曾经阐述过如下理由:

  1、它具备差异性。

  2、藏歌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3、四川成都是藏歌以及藏歌音乐人、歌手的最重要的基地。

  应该讲,这几点已经囊括了这档电视节目最核心的动力。它涉及到了电视竞争环境、潜在收视和参与人群、以及资源优势三大要素——从一开始,这个节目就是建立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是节目出发的起点。也将成为这档节目真正的内在气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