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节目:《新闻周刊》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节目,十强,《新闻周刊》,点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02 13:29
《新闻周刊》在2010年将更多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用更加细腻的眼光,从更深的层次解读社会变革期每个个体的变化,用真实、真情和真知来表现中国。堪称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的电视新闻杂志。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坐在主播台前,用同样的开篇语讲述一周发生的故事和感动。在信息庞杂、海量的时代里,媒体渠道的多元化让新闻信息以最快速、最广泛的方式进行传播,有没有媒体来总结、判断、深度解读这些充满整个时空的新闻信息?
有,《新闻周刊》一直在坚守。
从2003年创办至今,《新闻周刊》的定位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制片人王力军在创办了《新闻1+1》之后,又重新回到《新闻周刊》。他认为,从制作角度来说,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需要具备的,是更加深入和多元的信息版块。首先需要完成的是新闻筛选工作,《新闻周刊》和日播类新闻追求功能传播不同,其筛选工作更加偏向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是周播新闻节目的天然属性,选择就是新闻。”王力军说。
公共领域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受重视,尤其是关乎群众利益和安全生产生活方面的新闻事件。在盘点重要新闻事件时,《新闻周刊》对于公共领域的新闻事件报道切入点更小,传递出的信息是更加为普通观众所关心的,“新闻传播要找到对位感,才能引起共鸣,这是符合电视规律的,我们的表达必须要接地气。”王力军说。
2010年,《新闻周刊》将更多的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无论是上海世博会还是广州亚运会的报道,在这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新闻周刊》力图用更加细腻的眼光来寻找大事件与个人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特定情势之下城市中的人群,展示社会变革期每个微观个体的变化。
“个体往往是社会生活的神经末梢,是反映社会事件的载体,他们的故事以及讲述故事时情绪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实的现场。这也是节目有时候用纯记录方式,有技巧地反映出某些东西的用意所在。”王力军说。
《新闻周刊》的报道向个体倾斜之后,“人物”版块故事更加丰满细腻,“视点”版块角度更加贴近。“老男孩”与其代表的梦想与执着、陆俊与其代表的足球界“公平公正”、贵州西部山区贫苦素朴小镇孩子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以及他们看到的城市生活,都在《新闻周刊》报道中给人以启迪和心灵震撼,节目始终不变的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思考。
在电视表达技巧方面,《新闻周刊》在报道角度选择上,姿态放得更低;在信息传递上,相关性更强;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坚定有力而又不失感性。新闻追求、媒体责任的担当以及社会公器角色的扮演,是《新闻周刊》始终保持的姿态。
制片人自述
新闻从业者要有自己的底线,即使不能传播真实的信息,也千万不能说假话。信息非常庞杂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去不断甄别。如果某些报道受到阻碍,可以选择避重就轻,但不能颠倒黑白。
在大的环境之下,无论我们选择哪种角度或者用哪种语言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手段也会慢慢用尽。在这个时候,经济学有一个规律,叫作黄灯理论:当信号灯在红灯和绿灯之间闪烁时,必须要大胆往前冲。人们在判断暴力和纪律之间关系的时候,黄灯往往会成为一种尺度:让你可以往前走。
理想没有变,只是环境在变。但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节目的第一功能依然是传播。我们要尽量在深层次上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要求。国计民生的宏观层面的新闻好做,难做的是更加细微、更加细腻的微观层面的报道,而这些报道更有价值,反映了改革进程中人的变化。我们必须用真实、真情和真知来表现中国,在报道中寻找更多空间。
——王力军《新闻周刊》制片人
评委点评
面对纷繁的信息,《新闻周刊》建立了“有判断、有价值、有效力”的信息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
——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