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G真正无处不在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3G,Femto cell,家庭网络,覆盖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26 12:56
随着中国3G的成熟渗透、应用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和三网融合的推进,网络覆盖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随时可爆发增长的数据业务及对网络容量的需求成为运营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Femto cell都展现出规模商用的积极信号,有关专家预期Femto cell在运营商的进一步推动下,整个Femto cell产业链将在2011年蓬勃发展。
Femto cell的魅力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重组的完成,我国3G网络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阶段移动语音业务的60%,数据业务的70%发生在室内,这说明移动用户虽然使用的是移动终端,但大部分的业务发生在固定场所,因此确保室内信号的覆盖质量是3G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于3G网络工作在较高的2G频段,无线信号的穿墙损耗较2G网络高了很多,原来2G网络室外宏基站可以覆盖到的室内区域现在很多成了盲区。通过增加室外基站的数量来进行深度覆盖的方法成本很高,包括基站选址、设备投入等问题,而目前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只能解决商业楼宇和公共空间的覆盖,尚无法进行住宅小区的室内布线,因此3G时代室内覆盖问题将比2G更严重。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室内信号覆盖技术——Femto cell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各大运营商均在加紧测试和验证Femto cell技术,有望在数年内达到商用水平。Femto cell是一种工作在许可频段上的低功率AP(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居民的DSL或Cable宽带与移动运营商网络连接-支持标准的移动终端设备。它亦被称为“毫微微小区”,是一种小型的低功率蜂窝基站,设计的初衷主要用于家庭及小型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因此也被称为家庭基站(homebasestation)。它的作用是作为蜂窝网在室内覆盖的补充-为用户提供话音及数据服务:其发射功率较小,一般为毫瓦级,覆盖半径一般为50-200m。单个Femto cell设备一般可支持4个活动用户-空中接口符合3GPP/3GPP2标准,因此适用于任何现有的移动终端。而且,Femto cell使用IP协议,通过用户已有的ADSL-LAN等宽带电路连接,远端由专用网关实现从IP网到移动网的连接。
影响竞争格局的新生力量
从技术本身来讲,Femto cell和2G/3GGateway/Router的概念相似,都是解决最后10m-50m的覆盖和应用接入,只是网络架构刚刚相反,接入网这一段,前者的WAN是固网,后者的WAN是移动网络,这个差别背后需要的全网架构却截然不同,前者需要运营商既有移动网络、又有固网接入和传输网络:后者则只需要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即可。当然,Femto cell对于国内的客户而言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产品,但客户不熟悉不等于就没有需求。相反,从最近三年来国内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客户需求已经呈现从简单化到复杂化、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单一通信内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的强劲态势。可以说,当前的国内通信市场对Femto cell业务的需求虽然是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但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迎来强劲的增长。
TIPS
就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由于采用不同的3G制式,三家运营商在Femto cell上的发展并不均衡,其中,中国联通发展Femto cell最为迅速——它在2009年11月于北方十省市试点Femto cell平台部署、后台支撑改造以及技术培训,并命名WCDMA Femto cell服务(命名为“3G驿站”,当然,目前只有天津进行了校园Femtocell业务的正式推广)。且在2010年后动了Femto cell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技术体制、设备规范和接口规范,并在终端和卡的企业标准、终端行业规范中加入了对Femtocell应用的支持。
而中国移动2008年就开始积极跟踪Femtocell技术和商业模式——从2008年3月正式后动TD—SCDMA技术跟踪,到同年12月进行与相关设备厂商进行可用性演示,到2010年开始试点布局,再到2011年的“捆绑商用”计划,进展可谓神速。
当然,中国电信也于2008年开始Femto cell实验室测试,2009年进行了现场试验,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2011年,中国电信将进一步扩大CDMA Femto的产业链,完善CDMA网络设备的系列化,提升CDMA网络的竞争里,推动FMC全业务融合发展。
而从需求上来看,需求基本上由运营商在主导,有调查显示,来自于最终用户的声音和愿望一直很小。有个调查表明,目前只有不到10%的用户会在具备有线宽带(比如DXL-FTTx)的室内环境下,继续使用移动宽带: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对象不希望除了Wi—Fi之外,还在家里或办公室再安装一个既耗自己电、又占地还有辐射的设备。
因此,《新潮电子》认为,相对于其它融合性应用,Femto cell还需要1-2年才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Femto cell的提出背景决定了它的适用场景:在国外发达地区,作为全业务运营上解决快速覆盖和用户接人的工具,主导者为全业务运营商。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的2G网络的覆盖是全球最好的,国内运营商也没有西欧、北美等地区的运营商那么大的CAPEX和OPEX的压力: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国内3G的建设刚刚起步,基站的建设和网络的覆盖还需要一定时间才有可能进展到Femto cell阶段,当然不排除国内运营商采用Femto cell解决快速部署的问题,但相对而言BBU+RRU、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等要在成本和后续运营维护上具备优势。
在使用者数量方面看来,目前家庭中广泛应用的Femto cell可服务4或8个使用者,体积也不会比USB Dongle大(其尺寸具体大小,读者们可以理解为咱们常见的路由器)。而若要用在较大规模的部署,如企业或公寓大楼,则须能力更强、支持24位使用者的Femto cell解决方案——放心,这样的设备,尺寸也“非常小巧”。不仅如此,为提高支援的用户数量,电信营运商现正观望在户外利用Femto—like技术,这是一种类似布建在开放环境的传统超微型蜂巢式(Picocell)基地台,以服务不断增加的用户数和提高覆盖率。更重要的是,短期内国内Femto Cell发展的商业模式有可能类似于当前的DSL Modem和家庭网关,这必然给我们的移动互联产业很多想象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