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艺 真爱无别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张歆艺,真爱
  • 发布时间:2011-05-19 15:23
  她的美,起点是如描如画的眼角眉梢、凹凸有致的玲珑身段,而终点则是大开大阖、飞扬跳脱的神韵之魅,像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油画,夺目却不刺眼,大气且自成一格。

  她的戏,则一如她令人惊艳的外表,冲击力十足却并无侵略性,既无故作姿态的忸怩,也无让人肉麻的煽情,而是火候到位、恰到好处,自成一体。

  在如今的演艺圈,有人一夜成名,却未必能走得长远;有人厚积薄发,却煎熬了好多年;还有一种聪明的幸运儿,偶然的机会让他们走到了大众的视线里,他们懂得珍惜,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如能坚持不懈,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得更远。张歆艺则属于第三种,她从一个中戏的毕业生到声名鹊起的演艺新星,每一步都走的踏实,走的稳健,走的精彩。

  “我可以为了演一个角色而不一定要求她是主角,即使片酬不高,只要我喜欢,我还会坚持去演。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我自己。”

  对于歆艺来说,演戏就是自己的职业,就是自己的饭碗,“靠演戏吃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拍戏虽然很辛苦,歆艺不觉得有什么,“做每一份工作都要能吃苦才行,撑一撑,忍一忍就过去了。难的是怎么才能让观众手里的遥控器停留在某个电视台,或者停留在你的这部戏上。”在剧组即使再苦再难,她都咬紧牙关支撑着,心里安慰自己:“这次这么辛苦,熬过去就好了,以后再苦也不会比这次苦了。”周而复始,演戏似乎成了她上瘾的“毒药”。

  小时候甚至到上中戏之前歆艺也从没有预想到自己将来能走上这条演艺之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这个圈子里来了”。小时候一直在少年宫的她向来喜欢参加文体活动,后来要上大学了,才在妈妈的建议下,同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并且都通过了考试。无论是考上中戏,还是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表演机会,歆艺从来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此她格外珍惜机会。剧组内,她永远是学习最刻苦的那一个,“大腕明星的表演都有他的独到之处,跟他们合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在表演的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歆艺是个比较直率的人,她笑称自己最开始演戏的时候有点像“愣头青”。从一个有点“愣”的新人,到圈内知名的新星,歆艺说自己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发现了表演的乐趣所在,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职业,“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付出努力的结果,下一个角色则永远是最好的。我可以为了演一个角色而不一定要求她是主角,即使片酬不高,只要我喜欢,我还会坚持去演。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我自己。”

  虽然对自己走哪条路心里有数,但歆艺还是很在乎别人对她表演的看法和想法。“因为我的戏最终面对的是观众,所以我很在乎观众对我的评价。”在歆艺的心中,好演员不是什么角色都能演的,而是真诚、敬业、有想法、能独立思考等所有因素的组合体,它不是靠炒作和宣传上位,而是通过所有演过的角色证明自己的实力。她坚持选择能打动自己的角色去演,“她能打动我,我也就能理解她,这样演出来的人物才丰满。演戏不是简单的效仿,而是要添加进去一些自己的想法、举动……就像我把一个角色演得很极端,结果观众对我的评价也会褒贬不一,但那是戏剧的张力,是整体的需要。”

  “一百个人演就会有一百个顾晓梦。大家理解不同,表达不同,呈现出来的人物也不同。我不敢说超越,我只能说周迅演绎的顾晓梦很经典,但是我演绎的则是我心目中的顾晓梦。”

  在电影中,在裘庄里,顾晓梦死了,李宁玉活了;而在电视剧中,顾晓梦活了,李宁玉死了。“不仅如此,电视剧版的顾晓梦还经历了爱情,和廖凡饰演的老潘的爱情。不过同样真挚纯粹的爱情在那个年代变得有些畸形,很残酷,老潘和顾晓梦的感情就像玩旋转木马的两个孩子,永远在追逐,却永远有距离,美好又残酷,比较符合我的审美意识,我喜欢这样的美好又残酷。”由于她的角色重叠于电影版《风声》里周迅的扮演,人们情不自禁地对两个“顾晓梦”进行着前世今生的对比。

  “在这之前我看电影《风声》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周迅的表演,她表演的很准确,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戏,没有一点多余,我很佩服她的演技。”对于此次的翻拍,歆艺坦言:“翻拍本身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它也是影视人的一种职责所在,好与不好,都要去做。作为一个电视人,不管结果好坏,即便翻拍出来的作品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佐料,那也是一种娱乐的精神和态度。作为一个电视人,能起到服务大众的目的就够了,其他的,并不需要想太多。”

  歆艺很喜欢麦家的作品,所以对于《风声》,对于顾晓梦再熟悉不过了。虽然电视剧《风声传奇》是翻拍电影,但是歆艺说,“虽然如此,但还是有三分之二的内容属于原创,所以此顾晓梦非彼顾晓梦,两者差别很大,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叫顾晓梦,性格也只有一点重合的地方。我不喜欢用超越这样的词汇,因为好的东西各有各的精彩,接演这个角色是被这个人物打动了。”歆艺也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诠释这个角色,她说:“其实出演顾晓梦最初是有压力的,但所谓的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自己给的。我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和亢奋源自于剧本中顾晓梦命运和性格色彩,与电影和小说不大相同。不管对谁来说,这都是一个绝好的角色,我的压力来源于自己,因为我越爱她就越在乎她,这种压力就会越大,就好像跟一个人谈恋爱,你越爱他,压力也就越大一样。”

  在拍摄《风声传奇》时,一场歆艺与廖凡大逃亡的戏至今让她难忘。“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这场戏开拍前,剧组给我庆生,当时大家玩的很high。后来正式开拍的时候,廖凡拉着我在草丛中跑,我当时被草给绊住了。廖凡当时并没发现,仍旧拉着我跑。结果我是硬生生被他拖着走的,后来我直接摔出了屏幕外。我的额头撞出了血,手指甲也断了,痛的眼泪都出来了。导演看到,立马喊停,可是廖凡还在情境中,还和导演说:‘我们再来一遍。’我拍拍他说:‘廖凡,你看我的手。’廖凡这才恍过神来。”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萧红的书,因为她是一个在逆境中也可以如此勇敢的女子。”

  “我是一个以感受为中心的人。”歆艺说道,“如果演员可以纯粹地从感觉出发,不依靠任何技巧和经验,能演得准确又极致的话,那才是对演员最大的褒奖。”

  每三个月或五个月,歆艺就要换一个城市,换一拨朋友,在不同的剧组之间穿梭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对这种漂泊感,我说不上不好。”说到这里,她的思绪有一丝的抽离,好像又回到了在剧组忙碌奔波的日子。

  张歆艺出生在1981年,但看不出来已经年届而立。她开玩笑说:“青春早已逝去。”可是即便如此,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一丝丝痕迹,好像时间只是与她擦身而过。

  在别人看来,歆艺看似内心强大无比,看实质上作为一个工作狂,她说自己始终为某种莫名的不安全感萦绕。“要是夏天外出拍戏,我会给自己搭一个蚊帐,觉得那个地方是真正属于我的,等我爬进帐子里,卸下所有东西,我感觉全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时尚北京》对话张歆艺

  《时尚北京》:你怎样看待中国电影的发展?

  张歆艺:爱电影,电影就会有发展,爱电影的人越多,电影业发展的就会越大。

  《时尚北京》:你最喜欢看的电影是什么?它的什么最吸引你?

  张歆艺:我很爱看电影,商业片、文艺片还有许多低成本电影,我都爱看,时间允许的时候我可以一整天都在家不停的看电影,我喜欢富有人性的、说真话的、伟大的电影。

  《时尚北京》:你觉得怎样能提高自己的演技水平?

  张歆艺:首先必须让你饰演的人物在影视作品中成为一个人,她不是一个符号,也不是一抹色彩,她就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自己活的更透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时尚北京》:双子座AB型的你,是否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怎样给自己一个评价?

  张歆艺:我其实不是很了解我自己,我不喜欢停滞,不喜欢呆板,不喜欢没有神秘感,我觉得我是一个永远有好奇心的人。

  《时尚北京》:你觉得作为演员,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哪些方面?

  张歆艺:作为一个演员最主要是不要忘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喜爱,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热爱它,就不要再做演员了。

  《时尚北京》:身为艺人,保养肌肤是必须的,那么平时你都是怎样保养的?

  张歆艺:我喜欢喝绿茶,喜欢吃粗粮,很少吃肉。

  《时尚北京》:哪个保养品是你必用的?

  张歆艺:补水面膜

  《时尚北京》:最近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书、看电影、运动……)

  张歆艺:爱上摄影。

  《时尚北京》:对时尚的理解?你心中的时尚是什么样子的?

  张歆艺:时尚就是一种态度,我心目中的时尚是用健康的方式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