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全球生产基地落户重庆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华硕,全球,生产,落户重庆
  • 发布时间:2011-05-27 13:03
  2011年1月29日中午11时40分,华硕旗下子公司、专注于代工生产的台湾和硕联合科技生产基地落户重庆的签约仪式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致辞时突然说:“未来还有华硕。”当时在场的记者猛然意识到如果这不是市长的口误,那就意味着不久在同样的签约桌前可能就会出现华硕的身影。当时就有行业人士猜测,华硕将因和硕落户重庆,而将在重庆设立新的运营中心。

  2个多月后,猜测变成了现实。2011年4月12日,华硕全球电脑生产基地暨中国第二营运总部正式落户重庆,这是最年轻的全球五百强企业华硕电脑在全球战略布局中一个重要举措。

  在4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奇帆不无高兴地透露,前一段时间,重庆市还在想怎么来完成未来几年实现在该市生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招商计划,但是,在华硕落户重庆后,该市快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已经是现实了”。

  华硕宣布在渝的计划投资达1.5亿美元,至2015年,将在重庆形成年产3000万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的生产规模,并在高新区石桥铺片区建设华硕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大楼及其他配套设施,从而建成华硕全球电脑基地。

  由此,据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介绍,目前已经在重庆市落户的惠普、宏碁、华硕、方正等品牌电脑厂商占全球电脑总产量的46%。且已经落户的我国台湾广达、英业达、仁宝、和硕、伟创、富士康等笔电代工企业目前所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产能的80%。加上目前已经到位的200个零部件工厂,目前重庆市已经成了全球主要笔记本电脑厂商的主要聚集地。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先生在当天名为“BewithChongQing,Win-WinChina”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华硕电脑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这不解之缘从何而来?施崇棠先生在采访中向本刊记者揭示了华硕签约重庆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重要意义。

  MC:请问华硕把全球电脑生产基地和中国第二营运总部设在重庆是出于哪些考虑?

  施:从大的方面说,重庆占了西部发展的天时。地利的话是重庆这边一直很积极地去解决渝新欧的欧亚大陆桥问题,这是个关键。从全球角度来讲,你知道信息产业是一个速度的战争。现在能把这个欧亚大陆桥打通,物流时间缩短了一半,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这也是我们这个产业链在世界战场,尤其是欧洲决胜的关键。

  此外还有人和。重庆思考问题很宏观,也不怕遇到问题,甚至在针对问题方面有所创新,这个我很佩服。在这几次接洽过程中,我们很快感受到了重庆的苦干、实干的作风,华硕本身就是强调务实特质,我们做事情希望看得更长远,我们两方的特质都很像,重庆市彻底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也很喜欢。

  MC:华硕在重庆的全球电脑生产基地中是否引入了研发环节?

  施: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在科技方面甚至有机会超越欧美,我一直有期望和使命感,华硕也一直在努力。在中国西部,据我了解,有很多属于军队方面培养的基础科技人才,我也希望能结合西部的特质,包含西部的人文荟萃的特质。在台湾,技术人才的数量还不够,我们希望在西部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艺术方面的人才引进上有更好的突破。

  MC:华硕在内地的第二运营总部还有哪些具体的职能?

  施:我们重庆作为第二运营总部,就必须考虑到如何让供应链做到极致,又要成本又要速度,有时候库存的降价速度,影响非常大,时间的长短,就影响到库存的掌握,而且越长就越抓不准市场的时机。很多这些东西,在考验你的供应链如何做到极致,这是运营总部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这是代工的管理。第二个是市场营销的管理。能不能抓准市场需求也很关键,这个我想是营运总部扮演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第三我们考虑到重庆作为结算中心的部门,此外还有研发的部分。大概就是这四个部分的功能。

  MC:那么在您看来,签约重庆对于华硕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施:华硕正走在巨狮策略2.0的道路上,我们试图让笔记本在三年内冲到全球前三名;整个主板,我们希望在五年之内占据全球市场的50%。这是因为我们看到在未来竞争残酷的PC市场将可能只剩下几个品牌,这样的压力促使我们不得不加快全球布局。华硕中西部运营总部的设立,将帮助华硕更好地扩展和深化中国内地的业务,也是华硕全球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MC:您认为重庆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硅谷?

  施:硅谷的崛起,除了技术研发和制造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投。硅谷有着无数的天才,而硅谷对于创投的鼓励使得很多天才的想法变成了商业化的东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