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Phone时代来临?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Super Phone时代来临?
  • 发布时间:2011-05-27 13:12
  3月31日,摩托罗拉在海南三亚一气推出了ATRIX ME860、XT882、MT870三款双核手机以及XOOM双核平板电脑。一周后,LG与三星齐聚,也分别祭出了Galaxy S Ⅱ与Optimus 2X擎天双核手机,一时间,“Super Phone”一词频频现身,Super Phone这一原本只是概念的术语在双核的代言下,是否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时代?

  第三类终端

  2010年1月,谷歌与宏达电(HTC)合作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第一款Android手机,取名Nexus One,在谷歌的新闻发布稿中,人们第一次看到了“Super Phone”这个称谓。谷歌的意图很明显,它希望这款产品能超脱于传统的功能手机与智能手机,成为“第三类终端”,与苹果iPhone等区分市场。不过,谷歌并没有给出Super Phone的详细定义,人们对它的解读仅停留于1GHz的高通QSD8250芯片上。直到2010年7月旧金山MobileBeat大会上,三星首席策略官Omar Khan在列举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必备条件时,才说出了对Super Phone的看法:至少4英寸屏幕、3D硬加速、多维传感器、3G或4G网络支持;功能方面需具备高清视频录制和播放能力,真正的多任务体系,可提供与电脑桌面相似的网络浏览体验等。

  不过这一定义依然模糊,如续航、多媒体、娱乐支持等均未列入考量。《微型计算机》在4月初进行的一份关于Super Phone的调查中发现,有91%的用户对当前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表示不满,超过74%的用户认为自己的智能手机在多媒体播放上属于“鸡肋”。在对Super Phone的描述中,“低功耗”、“流畅操作体验”、“1080p解码”、“主机游戏体验”等成为排名前五的关键词。而用户关注度最高的LG Optimus 2X与摩托罗拉Atrix 4G因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英伟达(NVIDIA)的图睿(Tegra)处理器(Tegra 2),让其成为当前最被认可的Super Phone芯片。

  Tegra 2的机遇

  Tegra芯片最早出现在公众眼中是2008年2月,英伟达发布了型号为APX 2500的应用处理器,主频750MHz,采用65nm工艺。不过此款产品,包括之后在台北ComputeX 08展上推出的Tegra 650和Tegra 600都未能获得终端厂商的青睐。和当时大多数移动终端芯片一样,功耗和性能是那双看不到的扼杀之手,相比之下,终端制造商更愿意选择老牌的诸如高通、德州仪器、Marvell等作为合作伙伴。

  直到2010年,市场还在争论1GHz芯片时,双核Tegra 2悄悄放出了前奏——1GHz Cortex-A9双核,8个超低功耗GeForce CUDA图形单元,1080p全高清硬件编、解码能力,HDMI输出,40nm工艺,比当时1GHz芯片还低40%的功耗……所有的一切都朝着理想中的Super Phone标准靠拢,英伟达也一跃成为当时首个推出基于ARM架构双核心芯片的公司。

  LG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者。2010年12月中旬,LG发布了首款搭载Tegra 2的Super Phone—LG Optimus 2X,与谷歌Android的完美搭配,对游戏和多媒体的超强支持如同一股劲风刮过整个通讯市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甚至国产品牌都成为了Tegra 2的客户,甚至有传闻称,谷歌有意将Tegra纳入Android的专属匹配平台之中。

  “Super Phone inside”?

  来自Metrics的调查数据,双核芯片将令2011年的智能手机增长15%,而2015年将会全线增长45%。由此引发的双核芯片潮流正在蔓延,老牌芯片企业已经加快了双核和多核心芯片的研发速度,德州仪器已开始量产1GHz双核OMAP4430芯片;三星有少量“猎户座”双核芯片面世;高通也有MSM8x60型号的双核芯片;在今年的MWC上,英伟达已经展示了四核心的下一代Tegra处理器。至今年秋季,三核甚至四核心的芯片将面市,市场将会迎来Super Phone的爆发增长。

  针对Tegra平台开发的游戏都标有THD标识。

  不过,各自为阵的Super Phone是否还是“Super Phone”呢?或许,一个“Super Phone inside”平台更能避免Super Phone的分裂。在PC领域,“Intel inside”已经深入人心,这种易于辨识的标识将“高性能”、“稳定”、“兼容性”等特性深植其中,用户不必详知具体的硬件配置,就已经认同了搭载该芯片的产品。

  在当前的手机市场上,系统、芯片、终端制造商与PC领域有着很多相似性:谷歌Android是主流智能操作系统供应商,诸如德州仪器、高通、英伟达等负责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摩托罗拉、三星等进行终端的开发和销售。不过,要形成“Super Phone inside”依然欠缺一个关键元素,那就是类似英特尔与微软的Wintel联盟。手机芯片拥有太多制造商。不过,在Super Phone上形成一个Super Phone联盟并非不可能。当前的英伟达 Tegra平台无疑占有先机,Tegra 2已经完成了手机对Flash高清视频、3D游戏、在线网页游戏、1080p播放的诉求,融合了普通PC和笔记本电脑在互联网上的大多数应用,为Super Phone找到了硬件支持,并且正在影响手机市场的发展格局。一些事件显示,英伟达还在促成“Super Phone inside”。除了在硬件上配合Android,英伟达还在3月11日通过谷歌官方电子市场发布了一款TegraZone应用,这是一款类似店中店的程序,主要发布和推荐针对Tegra优化后的游戏和应用。目前已有Skype、Adobe以及MADFINGER Games等多家应用和游戏开发商入驻,并推出了针对Tegra的专属应用和游戏。虽然这些公司声称这些游戏和应用以后也会移植到其他双核平台上,但如果其他平台的市场无法做得足够大,谁又会在意?

  我们眼中的“Super Phone”是支持高速3G或4G网络、低功耗、多核高性能、1080p硬件解码、强劲3D GPU硬件与智能操作系统完美融合的产品,它不仅能提供长续航能力、桌面电脑般的高速上网体验、绝佳的多媒体和商务表现,还拥有媲美主机的游戏效果,由英伟达 Tegra 2芯片引发的多核心芯片让这一梦想或将成为现实。一个统一的“Super Phone inside”平台——功耗、性能与体验的简明符号,是避免Super Phone分裂和方便用户识别的一个方向,至于谁来统领,则是芯片和系统供应商们现在要考虑和行动的事,英伟达无疑已走在前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