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望重组:李跃化被动为主动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卓望,重组,李跃,主动
  • 发布时间:2011-06-09 09:22
  多名高管因腐败落马,带给中国移动巨大的压力。重组卓望,弱化SP的地位,也是为了从根源上防止腐败的产生。李跃将卓望重组与发展数据业务结合起来,是为了化被动为主动。

  本刊记者 启言

  4月25日,有媒体报道中国移动下属的卓望集团已对其飞信事业部负责人进行了调整,现任卓望创新事业部负责人罗川兼任飞信事业部负责人。这验证了当前盛传的卓望重组的传闻。

  其实今年年初已有消息传出由中国移动控股的卓望集团将要进行大规模重组,现在卓望集团宣布新的人事任命,可见重组的方案已经基本确定。据悉,卓望集团原有的四家子公司,除卓望信息技术(北京)之外,均被注销。卓望控股、卓望数码、卓望信息网络(深圳)不复存在。卓望控股也不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交由中国移动统一管理。卓望集团下的各种业务将划分为八大事业部进行管理,分别为软件平台事业部、行业事业部、飞信事业部、创新业务事业部、互联网事业部、新媒体事业部,营销支撑事业部以及移动应用商场。

  2000年成立的卓望集团一手打造了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在2001年,卓望参与了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推动了中国短信、彩信、彩铃的迅速普及,短信、彩信、彩铃的各种标准就是由卓望制定的。而目前中国移动用户所使用的飞信、手机报、手机阅读、手机游戏、黑莓业务支撑系统等都由卓望提供技术和运营平台支撑。中国移动对卓望集团进行重组,实际就是对其数据业务的大调整,显示了中国移动发展数据业务的新思维。

  重组原因众说纷坛

  对于此次重组的原因,中国移动尚未发出官方声明,外界的猜测众说纷坛。

  一种说法是中国移动为了更好地发展数据业务而重组卓望。随着中国移动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其数据业务的发展模式发生改变。卓望的原有架构适合对上万家SP进行集中管理,本身的权力很大,其对SP的审核门槛高,而且限制严格。卓望推出的诸多数据增值项目都是由外部的SP公司提供,所有的增值服务如果想接入中国移动的网络都必须经过卓望,如手机报、手机音乐、手机游戏等业务。卓望本身在选择增值服务伙伴上有很大的话语权。而现在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的首要目标是聚拢大量的开发者,并且为这些开发者提供能力支撑和相关的服务,其自身的定位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方。因此卓望原有的架构和运作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国移动因此对其动大手术。

  卓望成立之初主要任务是支撑移动梦网的运作,移动梦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SP,形成了一条增值业务的产业链。而卓望是这条产业链的核心所在。SP通过移动梦网这个平台,为中国移动带来了很大的收入,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SP兴盛之时其数量超过了6万多家,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由于数量众多,中国移动对SP的监管难度较高,导致SP很多不法行为泛滥。从2006年开始,中国移动推出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规范管理平台、定制业务二次确认、禁止代收费、禁止手机内置等,对SP施与重压,大量小型SP消失或者转为纯提供内容的CP。中国移动开始对移动梦网模式进行反思,SP逐渐淡化。

  而随着Mobile Market的推出,中国移动拥有了另外一个数据业务的平台,移动梦网与MM的冲突日益严重。中国移动需要在Mobile Market和移动梦网之间做出取舍。很明显,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以MM为核心,移动梦网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趋势。而作为移动梦网主要支撑方的卓望集团,也就面临重组的命运。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移动为了防止腐败而重组卓望。中国移动在半年之内先后五名高管落马,其中多名涉嫌腐败,尤其是四川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以及四川移动总经理李华。这些“封疆大吏”权力太大,割据一方,为他们进行权力寻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移动增值业务上,中国移动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与众多SP的合作就成为腐败丛生的土壤。因此,中国移动重组卓望,弱化SP的地位,也是为了从根源上防止腐败的产生。

  中国移动取消卓望控股的法人资格,则是进一步的收权。中国移动以前在增值业务的发展上,倾向于采用设立分公司独立运作的模式,这自然是基于对自身劣势的判断。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规模化运营,其成长的基础是在通信行业,而在移动增值业务领域,中国移动没有多少经验,其体制也不适合规模较小、市场运作灵活的增值业务的发展,因此就将增值业务交由独立的子公司来运作。只是放权之后却又面临监管的难题,中国移动陷入两难。而中国移动新任总裁李跃上台之后,痛下狠心进行收权,收缩业务,也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腐败问题很可能是卓望重组背后的真正原因。中国移动透露出消息,“为了更好的发展飞信业务,中国移动集团从卓望控股手中将飞信业务收回。”这给外界造成假象,即中国移动卓望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数据业务。不过这没有考虑到本次重组背后的腐败因素。中国移动多名高管因腐败问题被查处为其带来巨大的压力,重组卓望,从根源上预防腐败的发生,是李跃必须做出的选择。

  李跃化被动为主动

  李跃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将中国移动因腐败而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发展数据业务的动力,两相结合,卓望重组便不再显得那么被动。

  李跃上任之时,中国移动虽然仍是中国通信行业的“巨无霸”,但是面临的困境也显而易见。传统语音业务逐渐萎缩,3G网络建设和业务推广投入巨大而回报不足,数据业务发展不理想,而3G流量虽然爆炸式增长,中国移动并没有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反而日益沦为“管道”。中国移动的ARPU值逐年下滑,在高端市场上又面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强有力的竞争,甚至在低端市场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大力出击,中国移动的颓势日显。

  李跃将新政的首要目标定位在企业内控上。例如中国移动将广告采购业务全部收归集团采购部,停止通过代理进行广告业务投放。此外,中国移动还将手机终端的定制采购权也全部收回集团采购部,一位中间代理商因此抱怨:“连1-2个点的中间商费用都要省,足见李跃对成本控制多严,而且不务正业。”李跃还在内部讲话中强调对数据业务进行梳理,对于那些中国移动做不好的业务进行删减,而集中力量做好关键业务。李跃的一系列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大象瘦身”,一方面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通过集权加强对各种业务的控制能力。

  卓望重组还是延续了这一思路。取消卓望控股的法人资格,就限制了其行为能力,将决策权集中到中国移动本身。注销三家子公司,并将卓望控股的主要业务划归八大事业部,这种垂直型的运作模式也是集权的进一步的表现。同时分立八大事业部还可以理清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减少交叉运作和业务重叠的可能,从而减少在人员等方面的不必要的支出。

  李跃一方面“精简”数据业务,减少对于合作伙伴的依赖,防范合作中产生的腐败风险,另一方面他还有加强管道运营的趋势。李跃强调建设“智能化管道”,开展流量经营,也是电信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对策。李跃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将来,数据业务的重要性凸显,因此他加强移动应用商城的地位,并不惜改革卓望以适应数据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自身在通信行业的优势,影响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因此争取主动的地位。双管齐下,李跃的决心之强可见一斑。

  然而李跃这套集权的做法是否能适应新的形势,还是未知之数。李跃新政可以说是“大象瘦身”也可以说成是“逆潮流而动”,因为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日益复杂,不论是加强对SP的管理,还是删减中间环节,或者是发力传统的管道业务,所有的这些措施目的都是增加中国移动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这种追求从中国移动本身的利益出发无可厚非,但是是否会因此失去产业链的支持,也是不小的风险。特别是在数据业务上,中国移动还需要众多合作伙伴的合作。单纯的集权或许并不是可行的应对之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