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中国富豪俱乐部”30 年变迁
- 来源:世纪人物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胡润,富豪,俱乐部,30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17 10:18
名片:胡润,英国注册会计师,七年安达信伦敦和上海的工作经验。1999年首创“百富榜”,被称为是研究中国民营经济的“教父级”人物。1999年,仅因个人爱好,胡润和他的助手编排了中国大陆首富企业家排行榜,并给美国《福布斯》杂志以英文形式刊登。
胡润,这个当年几乎是“单枪匹马”闯入中国财富人物的世界的外国人,一直在用他的方式给中国富人们戴上不同的“光环”——慈善首富、地产首富等,不管这些富豪们是否情愿。事实上,在中国素不习惯“显山露水”的孔孟谦逊氛围中,这种张扬的“富豪排行榜”从一出现就因新奇而成为舆论的宠儿,十二年如是,长盛不衰,创榜人胡润也因此声名大噪。十二年后的今天,财富排行战火愈演愈烈,他的名字也甚至成了连孩子都知道的品牌,而他正乐此不疲地发展品牌旗下的支线产业,换句话说,这个习惯于评价中国人的老外,最终以此养活了自己。
4月12日,胡润又引起了高度关注。他联手群邑智库公司推出“2011胡润财富报告”,宣称“中国每1400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根据这一说法,中国似乎已经进入“富豪时代”。胡润的此番言论,立刻引来不少争议。
“十亿富豪”多达4000
从2009年起,胡润一手打造的胡润研究院,每年都会针对中国内地的富豪阶层发布“财富报告”,如今已是第三年。今年的报告着实令人瞠目。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内地的所有人口中,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7%。其中,亿万富豪有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1%。报告还宣称,北京的富豪人数最多,有17万名千万富豪和1万名亿万富豪;广东富豪队伍的规模位列第二,上海则排在第三。这三大城市的富豪总人数,占了全国的近一半。此外,在这些富豪中,企业主、炒房者、职业股民和金领(注:金领普遍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士、外商驻华机构的中方代表、规模较大的民营公司的经理、国企的高层领导等)四类人组成了“千万富豪俱乐部”;“亿万富豪俱乐部”则主要包括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
对于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胡润解释说,此次的“入选门槛”为“个人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个人资产”包含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以及艺术品收藏等。此外,这份报告第一次将“隐形财富”列入其中。报告统计的全国4000名“十亿富豪”中,有1363人是财务状况较为透明的“阳光富豪”,其余均是“隐形富豪”——后者的人数比前者高出近一倍!
其实,“2011胡润财富报告”统计方法,沿袭了其赖以成名的“胡润百富榜”的制作模式。已连续评选了12年的“胡润百富榜”,遭受质疑的频率和强度并不亚于今年的这份报告。一位咨询机构的负责人说:“今年胡润的报告其实就是‘百富榜’的翻版,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值得思考。”
12年前,所有关于富豪的榜单、报告,基本上都是由《福布斯》杂志推出的。胡润从1999年开始推出“百富榜”,此后慢慢对《福布斯》形成了压力。那么,两者究竟谁更权威呢?美国人史提夫.福布斯1982年推出“福布斯富豪榜”以来,其权威性一直受到推崇。在评选富豪方面,它有一套严谨、细致的计算方法。而胡润则宣称,他们有“12年的制榜经验,拥有丰富的信息和库存数据”。业内人士认为,“福布斯榜”客观公正;“胡润榜”更接近中国国情。
但胡润和《福布斯》也有共同点:都将具体的统计方法视为“商业机密”。有人研究后认为,“胡润富豪榜”产生的过程可能是:胡润研究院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宏观上,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如GDP、基尼系数(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等,结合一些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微观上,搜集有关富豪最近几年的住宅、车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注册资本等相关数据。完成调研后,胡润研究院对富豪的资产进行严格的划分。其中,固定资产分为富豪所拥有的上市或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流动资产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存款、保险等。最后,胡润研究院综合各种数据和因素,评选出当年的富豪榜。12年来,胡润富豪榜的上榜人数连年攀升,每年的增速几乎都接近10%。
胡润眼中的中国富豪
1990年,20岁的英国杜克大学高材生胡润,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一年后回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会计师。大学毕业后,胡润继承父业,也从事会计工作。然而,在中国的那段日子,让他深深地爱上了东方文化。1997年,胡润再次来到中国,凭借流利的汉语,进入上海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身边的富豪朋友越来越多,有些人的财富甚至超过了许多英国富豪。
1999年,胡润查阅了100多份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然后凭着兴趣和职业特长,做出了中国第一份与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为了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金钱,他联系美国《商业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等许多主流媒体,希望对方购买并刊登。然而,这些权威媒体根本不信任他这个圈外人。不过,《福布斯》杂志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聘请他为派驻中国的首席调研员。当时,中国富豪阶层还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人们对他们的财富和生活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榜单一刊发,胡润和《福布斯》杂志就受到了中国人的高度关注。他借此慢慢混入中国的“富豪俱乐部”,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朋友。
三年后,胡润离开《福布斯》杂志,创办自己的研究院,开始制作和发布“胡润百富榜”,并创办了一份杂志——《胡润百富》。通过这些资源和人脉关系,他举办了不少活动,赚到不少眼球和钞票。他的办公室,随即从他的家里搬进了高档写字楼。
对于外界对“胡润百富榜”真实性的质疑,胡润曾开诚布公地表示:“榜单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只要保证60%—70%就行。由于计算方法差异,有时肯定会出现误差。”对于“2011胡润财富报告”引出的种种疑问,胡润也对记者做出了解答。有人认为,中国千万富豪数量达不到“每1400人就有1个”的比例。对此,胡润有些不屑一顾:“如果你对比一下英国的情况就能看出,他们是每100个人中有1个千万富豪。他们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富豪难道没有这么多吗?”关于中国富豪增长迅速的原因,他解释说:“主要原因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去年,中国平均房价涨了13.7%,带动了很多富豪的出现。此外,大多数千万富豪的钱来源于个人企业,算是被国家GDP拉动增长的。”
在胡润看来,中外富豪各有特点:“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在中国,资产超过千万的富豪中,房地产行业占第一位,大概是20%。这比美国、欧洲都要多。但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不是房地产,而是健康、IT、零售和服装业。”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一批曾经扛过农具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拄着龙头杖、合法致富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就是胡润常常挂在嘴边的“站在中国财富顶端的第一代富人”,胡润的命运也因看到中国这一特殊的变化而改变。
有人曾说,胡润这个英国人对中国的最大贡献,便是“解剖”中国富豪群体。这话有一定的道理。12年来,通过他的“胡润百富榜”,中国人对身边的富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富豪俱乐部”的秘密看得越来越清楚。
就年龄而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大多从事关乎民生的实业。比如,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从事的是饮料业,1957年出生的张茵则是“造纸大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则大多集中于新兴科技和房地产行业。1968年出生的百度老总李彦宏和1971年出生的腾讯老总马化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就地域而言,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北方,却很少诞生“工业富豪”。拥有370亿财富的三一重工老总梁稳根来自湖南,拥有310亿身家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常住深圳……北方富豪都在干什么呢?拥有350亿身家的万达老总王健林从事的是房地产,坐拥150亿的SOHO中国老总潘石屹、张欣夫妇也是这一行的大佬。
就行业而言,房地产、IT、家电和能源等,是绝大多数中国富豪的“发家之地”,所占比例为70%—80%——房地产业有许家印、杨惠妍这些曾经的“首富”撑腰;IT界则由马云、李彦宏、史玉柱等新兴力量主导;家电业被黄光裕、张近东等人把持;能源业有刘永行、鲁冠球等坐镇……
就男女比例来看,中国男女富豪的比例为7:3。如此大的悬殊,说明中国“富豪俱乐部”的性别严重失调,女性在其中只能起到点缀作用。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是胡润的工作原则。不管富豪们是否愿意,怎么“要挟”,甚至以律师信相告,他总是“坚持”为富豪们贴上自己的标签——胡润百富榜上榜人。似乎在他眼里,富豪们都是他的“孩子”,而他也乐于充当“勤快”的“幼稚园老师”。幸运的是,“我从未因此受到人身的威胁。”
安家中国,
希望打造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
到2011年,胡润百富榜已经连续做了十二年,在2007年10月公布胡润百富榜后,胡润将自己的名片上添了一个“胡润十年”的红色logo。如今中国早已成为胡润的“家”,妻儿都生活在上海购买的房子里,过去频繁的伦敦至上海国际往返,也更多被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穿梭所代替。
胡润说,“胡润百富榜,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不知道这是否也意味着,这位英国人的下半生也将主要在中国,在富人们身边度过?
本刊记者/李超
责任编辑/星霓
……
胡润,这个当年几乎是“单枪匹马”闯入中国财富人物的世界的外国人,一直在用他的方式给中国富人们戴上不同的“光环”——慈善首富、地产首富等,不管这些富豪们是否情愿。事实上,在中国素不习惯“显山露水”的孔孟谦逊氛围中,这种张扬的“富豪排行榜”从一出现就因新奇而成为舆论的宠儿,十二年如是,长盛不衰,创榜人胡润也因此声名大噪。十二年后的今天,财富排行战火愈演愈烈,他的名字也甚至成了连孩子都知道的品牌,而他正乐此不疲地发展品牌旗下的支线产业,换句话说,这个习惯于评价中国人的老外,最终以此养活了自己。
4月12日,胡润又引起了高度关注。他联手群邑智库公司推出“2011胡润财富报告”,宣称“中国每1400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根据这一说法,中国似乎已经进入“富豪时代”。胡润的此番言论,立刻引来不少争议。
“十亿富豪”多达4000
从2009年起,胡润一手打造的胡润研究院,每年都会针对中国内地的富豪阶层发布“财富报告”,如今已是第三年。今年的报告着实令人瞠目。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内地的所有人口中,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7%。其中,亿万富豪有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1%。报告还宣称,北京的富豪人数最多,有17万名千万富豪和1万名亿万富豪;广东富豪队伍的规模位列第二,上海则排在第三。这三大城市的富豪总人数,占了全国的近一半。此外,在这些富豪中,企业主、炒房者、职业股民和金领(注:金领普遍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士、外商驻华机构的中方代表、规模较大的民营公司的经理、国企的高层领导等)四类人组成了“千万富豪俱乐部”;“亿万富豪俱乐部”则主要包括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
对于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胡润解释说,此次的“入选门槛”为“个人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个人资产”包含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以及艺术品收藏等。此外,这份报告第一次将“隐形财富”列入其中。报告统计的全国4000名“十亿富豪”中,有1363人是财务状况较为透明的“阳光富豪”,其余均是“隐形富豪”——后者的人数比前者高出近一倍!
其实,“2011胡润财富报告”统计方法,沿袭了其赖以成名的“胡润百富榜”的制作模式。已连续评选了12年的“胡润百富榜”,遭受质疑的频率和强度并不亚于今年的这份报告。一位咨询机构的负责人说:“今年胡润的报告其实就是‘百富榜’的翻版,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值得思考。”
12年前,所有关于富豪的榜单、报告,基本上都是由《福布斯》杂志推出的。胡润从1999年开始推出“百富榜”,此后慢慢对《福布斯》形成了压力。那么,两者究竟谁更权威呢?美国人史提夫.福布斯1982年推出“福布斯富豪榜”以来,其权威性一直受到推崇。在评选富豪方面,它有一套严谨、细致的计算方法。而胡润则宣称,他们有“12年的制榜经验,拥有丰富的信息和库存数据”。业内人士认为,“福布斯榜”客观公正;“胡润榜”更接近中国国情。
但胡润和《福布斯》也有共同点:都将具体的统计方法视为“商业机密”。有人研究后认为,“胡润富豪榜”产生的过程可能是:胡润研究院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宏观上,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如GDP、基尼系数(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等,结合一些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微观上,搜集有关富豪最近几年的住宅、车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注册资本等相关数据。完成调研后,胡润研究院对富豪的资产进行严格的划分。其中,固定资产分为富豪所拥有的上市或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流动资产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存款、保险等。最后,胡润研究院综合各种数据和因素,评选出当年的富豪榜。12年来,胡润富豪榜的上榜人数连年攀升,每年的增速几乎都接近10%。
胡润眼中的中国富豪
1990年,20岁的英国杜克大学高材生胡润,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一年后回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会计师。大学毕业后,胡润继承父业,也从事会计工作。然而,在中国的那段日子,让他深深地爱上了东方文化。1997年,胡润再次来到中国,凭借流利的汉语,进入上海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身边的富豪朋友越来越多,有些人的财富甚至超过了许多英国富豪。
1999年,胡润查阅了100多份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然后凭着兴趣和职业特长,做出了中国第一份与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为了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金钱,他联系美国《商业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等许多主流媒体,希望对方购买并刊登。然而,这些权威媒体根本不信任他这个圈外人。不过,《福布斯》杂志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聘请他为派驻中国的首席调研员。当时,中国富豪阶层还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人们对他们的财富和生活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榜单一刊发,胡润和《福布斯》杂志就受到了中国人的高度关注。他借此慢慢混入中国的“富豪俱乐部”,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朋友。
三年后,胡润离开《福布斯》杂志,创办自己的研究院,开始制作和发布“胡润百富榜”,并创办了一份杂志——《胡润百富》。通过这些资源和人脉关系,他举办了不少活动,赚到不少眼球和钞票。他的办公室,随即从他的家里搬进了高档写字楼。
对于外界对“胡润百富榜”真实性的质疑,胡润曾开诚布公地表示:“榜单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只要保证60%—70%就行。由于计算方法差异,有时肯定会出现误差。”对于“2011胡润财富报告”引出的种种疑问,胡润也对记者做出了解答。有人认为,中国千万富豪数量达不到“每1400人就有1个”的比例。对此,胡润有些不屑一顾:“如果你对比一下英国的情况就能看出,他们是每100个人中有1个千万富豪。他们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富豪难道没有这么多吗?”关于中国富豪增长迅速的原因,他解释说:“主要原因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去年,中国平均房价涨了13.7%,带动了很多富豪的出现。此外,大多数千万富豪的钱来源于个人企业,算是被国家GDP拉动增长的。”
在胡润看来,中外富豪各有特点:“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在中国,资产超过千万的富豪中,房地产行业占第一位,大概是20%。这比美国、欧洲都要多。但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不是房地产,而是健康、IT、零售和服装业。”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一批曾经扛过农具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拄着龙头杖、合法致富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就是胡润常常挂在嘴边的“站在中国财富顶端的第一代富人”,胡润的命运也因看到中国这一特殊的变化而改变。
有人曾说,胡润这个英国人对中国的最大贡献,便是“解剖”中国富豪群体。这话有一定的道理。12年来,通过他的“胡润百富榜”,中国人对身边的富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富豪俱乐部”的秘密看得越来越清楚。
就年龄而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大多从事关乎民生的实业。比如,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从事的是饮料业,1957年出生的张茵则是“造纸大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则大多集中于新兴科技和房地产行业。1968年出生的百度老总李彦宏和1971年出生的腾讯老总马化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就地域而言,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北方,却很少诞生“工业富豪”。拥有370亿财富的三一重工老总梁稳根来自湖南,拥有310亿身家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常住深圳……北方富豪都在干什么呢?拥有350亿身家的万达老总王健林从事的是房地产,坐拥150亿的SOHO中国老总潘石屹、张欣夫妇也是这一行的大佬。
就行业而言,房地产、IT、家电和能源等,是绝大多数中国富豪的“发家之地”,所占比例为70%—80%——房地产业有许家印、杨惠妍这些曾经的“首富”撑腰;IT界则由马云、李彦宏、史玉柱等新兴力量主导;家电业被黄光裕、张近东等人把持;能源业有刘永行、鲁冠球等坐镇……
就男女比例来看,中国男女富豪的比例为7:3。如此大的悬殊,说明中国“富豪俱乐部”的性别严重失调,女性在其中只能起到点缀作用。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是胡润的工作原则。不管富豪们是否愿意,怎么“要挟”,甚至以律师信相告,他总是“坚持”为富豪们贴上自己的标签——胡润百富榜上榜人。似乎在他眼里,富豪们都是他的“孩子”,而他也乐于充当“勤快”的“幼稚园老师”。幸运的是,“我从未因此受到人身的威胁。”
安家中国,
希望打造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
到2011年,胡润百富榜已经连续做了十二年,在2007年10月公布胡润百富榜后,胡润将自己的名片上添了一个“胡润十年”的红色logo。如今中国早已成为胡润的“家”,妻儿都生活在上海购买的房子里,过去频繁的伦敦至上海国际往返,也更多被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穿梭所代替。
胡润说,“胡润百富榜,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不知道这是否也意味着,这位英国人的下半生也将主要在中国,在富人们身边度过?
本刊记者/李超
责任编辑/星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