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新区PK 西咸的底气有多足?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新区,PK,西咸,底气
  • 发布时间:2011-07-20 12:55
  西咸新区地处欠发达的大西北,既缺少浦东、两江新区直辖市那样的政治地位,也没有滨海和舟山新区便利的海运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却也因祸得福,可以猛打猛闯,放开手脚,体制更为灵活。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之后,6月13日,陕西西咸新区闪亮登场。与浦东、滨海、两江和6月底刚刚获批的舟山群岛新区相比,西咸新区要想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它有多少底气?

  战略目标

  各个新区的出台,不仅是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落实,在更深层次,也是中国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胆尝试。在这种背景下,浦东、滨海、两江、舟山、西咸都在不断探索各自不同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点,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要想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因此,作为最早的国家级新区,成立之初,浦东开发的定位是为上海、为长江流域,从而为全国经济服务。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和快速发展,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知名品牌。

  天津滨海新区2005年10月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同样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大背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沿海开发开放进一步往北推进到了渤海湾,所以有着不可替代地理优势的天津滨海新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的功能定位正式确定。

  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则是中国开发战略从沿海走向内地的标志性事件,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

  今年是中国海洋战略元年,刚刚成立的舟山群岛新区则得益于此,成为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如今,中国正在从优先沿海的非均衡战略过渡到全面发展的均衡战略。未来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即将从投资和外贸拉动型经济,转移到消费拉动。发展中西部,实现全面振兴,亦成为必然,西咸新区应运而生。但是在设立之初,人们曾有个疑虑,是否会与同处西部两江新区产生竞争?显然国家并没有这种担心,一个引领西南,一个引领西北,两者相得益彰。

  某种意义上说,西部振兴看关中-天水,关中-天水看西安国际大都市,西安国际大都市看西咸新区。由此,西咸新区具有振兴西部的核心性作用。

  资源支持

  培育一个新的增长极,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政策、能源、交通等。浦东、滨海和两江,无疑例外的诞生于直辖市,西咸新区已先输一筹,并且还地处欠发达的西北,论起它的家底,可谓是已落下风。

  从交通看,浦东临近东海,滨海临近渤海,两江临近长江,舟山更是地处东海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四者均有条件发展为水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而西咸的陆路交通相对发达,拥有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而出的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铁多个交通网络,但是水运没有自然条件,空运也只有咸阳一家机场。

  从政策看,虽然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认为西咸将会拿到更优惠的政策,但这尚属未知数。并且从其他几个新区的情况看,中央的政策支持重点并非在于细节方面的优惠政策,而是一种“试错权”,也就是给予了一定的突破政策框架的权利,关键在于当地相关部门创造性执行规划的能力。与上海、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咸总体执行力并没有优势,尤其是两市共建的管理体制让人们更有理由对它的执行力度和效率提出质疑。

  此外,其他几个新区都诞生在直辖市,政治地位特殊,能够获得众多来自中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仅是银行贷款,更有关键核心领域的投资,如,滨海新区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乃是央企拉动所致,几乎上百家央企,都来滨海投资,其投资额度,甚至远远超出天津的生产总值,等于再造天津,这种优势,西咸新区难以拥有。

  不过,西咸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与其他正面临高耗能瓶颈的几个新区相比,西咸显然在资源供给上更有优势。“西北地区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较少,这里都是‘富矿’,后劲十足。西咸新区潜力无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经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称。

  西咸拿得出手的还有两样:人和地。作为仅次于北京的高等教育重地,西安为西咸新区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高质量、低成本的人才资源成为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

  另外,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西咸新区的规划控制范围为882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设用地将保持在272平方公里以内。这与很难拿地的西安相比,对企业入驻吸引力十足。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陕西省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地官员称,在土地指标分配上,已经开始向西咸新区大量倾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其他几个新区相比,西咸的底气略显不足,但是与陕西本省相比,西咸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关中是陕西的白菜心,西咸新区就是白菜心里面的心儿。”

  产业布局

  发展成为西部经济的增长极,肩负这项重任,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如何?与其他几个新区个性鲜明的产业规划相比,人们看到西咸新区产业规划的一个明显感受是,“大而全”。

  浦东新区的产业布局最为集中,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金融贸易先行、高技术产业先行的产业发展方针,着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经过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20.1%提高到了2009年的56.6%,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天津新区的产业布局动作较大,但方向仍是重点发展八大支柱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天津地区的主要产业是依托港口和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造船和物流。自提出要建设滨海新区以来,滨海新区通过引进外资,转移原有产业以及科技资源的创新孵化,逐渐形成了今天典型的“三元产业结构”,即外资主导下的电子信息和交通运输等技术密集型现代制造业,内资主导下的劳动密集和资源依赖型重化工业,和依托自主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格局。

  而两江新区也只是在壮大既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外,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核电风电等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

  舟山群岛新区的产业布局更是集中明了,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力争做强优势主导的海洋产业,形成以港航物流、船舶制造、海洋新能源等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西咸新区的产业布局简单来说就是五个新城十几个产业。详细一点就是,空港新城以临空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空港物流、飞机维修、国际商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沣东新城以高新技术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秦汉新城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重点发展秦汉历史文化旅游、金融商贸、总部经济、都市农业等产业;沣西新城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行政商务、都市农业等产业;泾河新城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等产业。

  样样是重点,那样样也就不是重点。重点产业的确立应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但是西咸以咸阳机场为中心,建设空港交通枢纽和临空产业园的设想,目前条件似乎并不具备,它一没拿到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区的“保税区优惠政策”,二没有运送大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陕西的高附加值产品主要是军用科技产品,但体制上,军工企业和地方政府相互隔离,空港新城并不能为军工企业服务。更何况临空产业属高科技产业,陕西企业很少具备临空产业所需的制造和服务水平。

  重庆模式不值得仿效

  重庆唱红,支持的人不少,持保留态度的人也不少。而重庆投资27亿元建造红色经典公园,则是反对的人不少,支持的没有几个。

  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效率,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是投入产出比。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一个巨大的假象,即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这种增长,效率是非常低的。有些城市,虽然增长迅速,但是,仔细考究,其背后投资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为迅猛。而有些区域和城市,虽然表面看增长放缓,但是却效率很高,因为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一般城市。

  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支撑高速发展的城市,其代表城市为重庆,其计划中的红色经典公园,即是典型的固定资产投资。自2008年至2010年,重庆复合增长率保持了国内平均极高水平,分别14.3%、14.9%、19.0%。但是,这种高速增长背后,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疯狂增长。自2008年至2010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达到28.0%、31.5%和30.4%,增长速度超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好几倍。2010年,重庆的总值为7894.24亿,固定资产投资为6934.80亿,其固定资产投资率,竟然达到87%。也就是说,其经济发展,竟然接近90%靠投资拉动,几乎为国内最不具备内生性发展的城市。

  相对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的一些城市,增长速度虽然稍逊,甚至有逐步放慢的迹象,但是,真实效率却是非常高的。自2008年至2010年,广州的生产总值分别为8215.82亿、9112.76亿、10604.48亿,增长率分别为12.3%、11.5%、13.0%。其固定资产投资率却非常之低。最高峰值,也不过30,8%,为国内极少数固定资产投资低于三分之一的城市。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诸多城市的增长速度,亦富有效率。如宁波自2008年至2010年增长率分别为10.1%、8.6%、12.4%,增速在国内城市中只算中上,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却非常之低,其固定资产投资率的最高峰值,也不过40%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经济效率竞争力城市的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为:台北、香港、台中、高雄、新竹、澳门、东营、东莞、佛山、基隆。在一向呼声很高的广州和宁波等民营经济重镇,却排名十名之外,引起了广泛质疑。

  事实上,珠三角和长三角诸多城市,其经济效率绝对冠绝全国,越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其真实经济效率越高。而天津、重庆等央企密布、重工业比重过大的城市,往往更依靠投资,其真实的经济效率值得怀疑。

  选择哪种发展道路,是西咸新区马上要面临的重要抉择。在开发初期,西咸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平地起风雷。不可避免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为了快速奠基经济总量,引进一些大项目和大投资,亦可以理解,但是长期而言,西咸新区的发展,不可能仿效重庆两江、天津滨海和上海浦东模式。而应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同时,在产业选择上,摒弃重化工业,以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破局。

  某种意义上说,西咸新区缺乏其他新区那样的政治地位,虽不利获得国家性投资,但是,却因祸得福,重庆和天津、上海等地,一把手往往是政治局委员,只差一步登天,保持稳定比锐意改革进取,显然是对于仕途更优的选择。西咸新区却因为政治地位得当,不用顾虑太多,反可以放手一搏。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罗天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