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这完全不是同等级的较量——一方是造价不菲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以及香港环保署,一方是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人朱绮华。但这座堪称巨无霸的大桥,其建设步伐竟硬生生地被这位普通老人通过法律途径叫停了,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整体工程或许无法如期完工。
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她于去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4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作出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完成的环保报告无效。香港高等法院判词同时指出,如新环评报告可提供工程相关的环境影响,香港环保署署长届时可决定是否批准工程再动工。香港环保署的态度是:将研究高等法院的判词,并就下一步行动征询法律意见。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暂停施工的代价是:预计工程造价将上涨5%。即使香港环保署放弃上诉补做环评,亦需半年至两年,2016年通车无望,造价将提高30%至40%。单计大桥主体工程,港方或因此需多付68.2亿至91.1亿港币。
如果单算经济账,也许你会觉得这位使大桥缓建的老人真是小题大做,但朱绮华老人的代理律师黄鹤鸣说得好:理解港珠澳大桥对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比如通过环境评估保护生态和公众利益”。这其实是发展理念的问题:发展是为了什么?为了发展,能不能牺牲民众的一些基本权益?比如生态环境。
京沪高铁计划6月底开通,将拆除豪华座椅并减速降价。一位交通专家对此的解读是:安全可靠、经济性与平民化,是中国高铁的新定位。应该说,高铁减速降价,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它的意义不在于让高铁变得平民化,而是隐含了一种发展理念的质变——发展不是为了政绩,也不是为了追求速度与人攀比。如果它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远,甚至以牺牲普通百姓的一些权益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就必然是空心化的。
以这样的新发展理念来检验各个领域,你会发现,我们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说与飞速增长的高速公路相伴的高收费,就牺牲了民众的部分通行权,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再比如屡屡上演的强拆事件,地方政府用得最娴熟的口号就是“为了发展,你必须做出牺牲”。
为了发展就要牺牲一部分民众的权益,似乎已经成了某些官员理直气壮的“发展理念”。但香港老人叫停港珠澳大桥香港段以及高铁的回归平民化,却是帮助我们走出发展误区的清醒剂——如果今天可以因发展的名义牺牲一部分人的权益,那么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被以发展的名义伤害。建立在最大限度保护民众权益基础之上的发展,才是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
赵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