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冈前传——诺姆冲锋枪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诺姆冲锋枪,改造,诺曼,威尔冈
  • 发布时间:2011-10-13 13:35
  本刊上期《威尔冈冲锋枪:与英国SOE擦肩而过》一文中提到,SOE武器开发局设计部责成艾瑞克·诺曼设计小型便携的威尔冈冲锋枪。实际上,诺曼在接到任务之后,并没有直接着手设计威尔冈冲锋枪,而是首先设计了面向SOE秘密作战使用的特种全自动手枪。该手枪采用0.22英寸LR口径,是以美国柯尔特公司设计的森林人半自动手枪为基础改造而成的。虽然其并未得到SOE的采用,但诺曼将在改造该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用在了后来设计的冲锋枪上,这就是本文的主角——诺姆冲锋枪。从结构上看,诺姆冲锋枪可以说是威尔冈冲锋枪的第一期试制品。

  开端:全自动手枪

  诺姆冲锋枪也被称为诺曼冲锋枪。由于是秘密设计的,因此至今尚未发现关于该枪的任何官方文件,甚至是该枪的确切设计时间和设计意图都不为人所知,因此目前关于该枪的种种解读,也都是武器专家的猜测。但从该枪结构来看,业界大多数专家都认为,该枪或者是在威尔冈冲锋枪之前设计的,或者是在威尔冈冲锋枪试制的初期阶段,作为一种方案而设计的。

  诺曼在接到威尔冈冲锋枪开发要求之后,考虑到SOE队员所使用的武器必须外形小巧,因此并没有立即开发冲锋枪,而是力图以手枪为基础,改造为可以代替冲锋枪使用的武器。诺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了解到当时美国同样性质的特工组织OSS就使用高标准公司开发的半自动手枪。该半自动手枪采用0.22英寸LR口径,是以柯尔特森林人手枪为基础进行改造的,枪口加装有消声器。另外,柯尔特森林人手枪出口到英国的数量非常多,极易得到,因此诺曼决定以柯尔特森林人手枪为基础,改造成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的手枪。

  在改造过程中,诺曼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设计。柯尔特森林人手枪是射击比赛用半自动手枪,要将该枪改造为全自动射击,如果原封不动地采用原枪结构,那么在连发发射过程中,就会带来可靠性降低及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诺曼在该枪上保留了柯尔特森林人手枪采用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但将套筒座后端延长,在套筒座后端上方增加一个水平的圆筒,可兼作套筒导杆,并且将复进簧收纳在其中。为了保证可靠性,对击针进行了改造,击针只有在套筒复进到位时才向前突出,打击枪弹底火。弹匣则仍采用原型柯尔特森林人手枪的弹匣。

  为了能连发发射,在套筒座左侧设置了一个快慢机杆,其固定轴与阻铁相连,向下按压快慢机杆时,固定轴会压下阻铁,从而无法扣住后坐到位的套筒而实现连发。经过这样的改造之后,膛内有弹时扣动扳机为单发状态,而用大拇指按压快慢机杆的同时扣动扳机,就可以迅速转换为连发射击模式。

  该手枪改造成功之后,并没有得到SOE的认可,由于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官方文件,因此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现在占主流的说法是,SOE认为其使用的0.22英寸LR口径枪弹威力较低,而SOE队员倾向的武器是能够使用敌方的弹药,如德军制式9×19mm手枪弹,这样便于弹药补充;另外,由于其原型柯尔特森林人手枪的弹匣容弹量较少,连发射击时弹药瞬间就会用完,这对于特工人员来说将是致命的。

  不过,诺曼在改造柯尔特森林人手枪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经验,于是便利用这些经验设计试制了使用9×19mm枪弹的冲锋枪——诺姆冲锋枪。

  继承:带有原型枪特色

  诺姆冲锋枪的最大特色是,其几乎完全复制了诺曼之前改造设计的全自动手枪的结构,可看作是全自动手枪的放大版,即其并不像传统冲锋枪那样,枪机在机匣内往复运动,而是更类似现代手枪的结构——枪机类似于手枪的套筒,机匣类似于手枪的套筒座,枪机的操作方式就如同操作手枪的套筒那样,握住枪机两侧前后拉动即可。另外,其击针只在枪机闭锁时才向前突出,机匣后上方安装一个容纳复进簧并兼作枪机滑动导杆的圆筒,快慢机杆的安装位置及操作方式等也来自于诺曼之前设计的全自动手枪。与全自动手枪的不同之处是枪管更长了,弹匣安装位置由原来的位于握把内改为位于机匣下方。

  诺姆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即待击时枪机位于后方,弹膛呈打开状态,因此这样的设计也容易导致沙尘、异物等进入枪管及机匣内,这是该枪设计的一个不足之处。

  为便于操作枪机,诺姆冲锋枪枪机后端两侧均刻有数条起防滑作用的竖直凹槽,用手握住凹槽部位即可拉动枪机。

  为了减轻质量,诺姆冲锋枪枪管很细,射击过程中很容易发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诺曼在枪管后部设计了一小段铝制散热筒,上面刻有很多散热槽。

  照门加装在机匣前端上方,采用简单的缺口式设计,照门为固定式,不能调节高低、方向。枪管口部上方设有大型准星座,准星设计非常简单,没有准星护圈。另外,为了抑制连发发射时枪口上跳问题,特别在准星座的右侧设计了一个辅助握把,连发发射时可用手握住该握把。辅助握把外形较大,呈梯形。其主体采用木材制成,前端则由金属制成,插入到准星座右侧的凹槽中,并用销钉固定。辅助握把为折叠式设计,平时将其折起,贴在枪管右侧,需要使用时,将其打开,并用手握住底端逆时针旋转90°与枪管横向垂直即可。

  诺姆冲锋枪设有一个连发杆,其控制按钮位于扳机前上方,并突出于机匣左侧。向内按压控制按钮,连发杆将阻铁压下,使之无法扣住后坐到位的枪机而成连发状态。

  为了方便操作控制按钮,诺姆冲锋枪机匣左侧、扳机护圈上方设有一个L形快慢机杆。该快慢机杆采用金属片冲压成型,外形设计非常独特,前端呈狭长的三角形,后端底部向外卷起。使用时,用握持握把之手的拇指前推快慢机杆向外卷起的部分,快慢机杆前端则向上抬起,将连发杆控制按钮压入机匣,连发杆便将阻铁压下,与此同时扣动扳机,就可以连发发射。扳机和扳机护圈均由钢板冲压加工而成,设计简单。

  诺姆冲锋枪采用司登冲锋枪的弹匣,弹匣座位于机匣前端下方。为了有效减轻质量,弹匣座左右两侧开有大型方孔。弹匣卡笋位于弹匣座后方,尺寸较大,容易操作。

  为了连发时射击稳定,诺曼特别为诺姆冲锋枪设计了可拆卸的枪托。该枪托设计非常简单,由一根圆钢杆设计而成,其前端直径较小,后端焊接了一段由钢条折成的三角形,以抵肩使用。为了安装枪托,在诺姆冲锋枪握把下方焊接了一段水平的钢管,将枪托前端插入钢管中即可。为了固定枪托,枪托前端有一个向下的突起,钢管相应部位有一个凹槽。将枪托插入钢管中,再将其前端的突起卡在钢管的凹槽中,不但可以固定枪托,还能防止枪托旋转。为了携带时方便、不引人注目,一般都会将枪托卸下,与枪分开携带。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世界上仅存的一支诺姆冲锋枪的枪机上刻有“NORM MK.2”的铭文。根据一般的命名习惯,该枪铭文既然是MK.2,就说明这支枪已经是设计的第二个型号了。但是由于并没有发现该枪的第一个型号,而且也没有找到任何权威的官方资料可以查询,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改造后的柯尔特森林人全自动手枪就是诺姆第一型,即NORM MK.1。

  后续:威尔冈冲锋枪诞生

  诺姆冲锋枪采用了很多减重的措施,如舍弃了当时冲锋枪常用的大而重的圆筒形机匣、弹匣座上开有方孔、枪机小巧等等,使该枪外形尺寸小,质量较轻。但正是这些减重措施,使得该枪发射9×19mm手枪弹时后坐力过大,同时小巧的枪机也造成其后坐速度过快,进而带来射速过高、枪口上跳过大的弊端。因此诺姆冲锋枪并没有量产,现在全世界仅有一支试制型,因此非常珍贵。

  后来诺曼为了降低诺姆冲锋枪极高的连发发射速度,对其进行改进,于是便诞生了枪机前端延长而抱住枪管尾端,并采用敞开式机匣的威尔冈冲锋枪。

  编辑/王晓西

  □何伟兵 罗长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