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美国,柯尔特,自动手枪
  • 发布时间:2011-10-13 13:37
  上期回顾

  柯尔特公司在二战前后生产了多款面向民用市场、国内执法部门和对外援助的M1911/M1911A1政府型手枪。本文第五部分介绍了其中的三款:早期政府型手枪、王牌(ACE)手枪和国家比赛型手枪。第六部分将继续呈现政府型手枪的其他型号——军用型王牌手枪、0.38英寸超级政府型手枪以及0.22英寸LR与0.45英寸口径的转换套件。

  相伴同生:

  二战前后的M1911政府型(续)

  浮动弹膛和军用型王牌手枪

  美军大量列装M1911A1手枪以后,认为该枪性能的确比较优秀,特别是射击精度较为出众,但其只能单手握持,再加上0.45英寸ACP手枪弹的巨大冲击力,就新手而言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射击要领,运用自如。而0.45英寸ACP手枪弹价格昂贵,即使训练一名具备初级水平的射手,所需要消耗的弹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何以一种廉价又安全的方式,来提高射手技术水平,就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初,人们认为改造现有的M1911A1手枪,使之能发射较为便宜、且精度较好的0.22英寸LR弹,是相对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案。当时一发0.22英寸LR弹的价格仅是0.45英寸ACP手枪弹的1/7,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因素。在此之前,柯尔特公司已经研制出了王牌(ACE)手枪,但该枪只是外形与M1911A1手枪相同,其自动方式与闭锁机构与M1911A1不同,射击感觉也完全不同于M1911A1手枪。而军队希望训练手枪与军用手枪要有非常接近的发射手感,并且最好能做到更换少数零件,就能使M1911A1手枪发射LR弹。柯尔特公司等大厂商面对军方的要求深感困惑,因为这样的设计难度很大,因此一直没能研制出实用的样枪。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难题竟被一个年轻的汽车修理工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案解决了。

  这位住在北卡罗莱纳州戈德温小镇的青年发明家,名叫大卫·M.威廉斯(David M.Williams),他试制了一种将0.45英寸自动手枪转换成0.22英寸LR口径的套件,其核心是采用“浮动弹膛”的设计。所谓浮动弹膛,即弹膛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与普通M1911手枪及早期王牌手枪一样,是枪管的组成部分;后一部分可前后滑动,滑动距离约2mm。由于该镇地处偏远,周围没有工厂和商店可以提供合适的材料,因此威廉斯最初制作的样品材料大部分是从报废的汽车上拆下来的。第一个模型制作完成后就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面对政府官员,威廉斯用数分钟时间对他的设计进行介绍,并做了简单的操作演示,威廉斯个性随和,平时少言寡语,但善于独立思考,具有与生俱来的设计天才。在演示中,他对官员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一一解答,显示出了深厚的枪械设计功底。

  为了使自己设计的套件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威廉斯决定将这一发明出售给柯尔特公司。于是威廉斯给柯尔特公司董事长写了一封信,最终柯尔特公司与其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随后,柯尔特公司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了新型0.22英寸LR口径的军用型王牌自动手枪,该枪也是柯尔特公司最贵的一种王牌手枪,1939年的售价就高达60美元一支。

  军用型王牌手枪与柯尔特公司早期生产的王牌手枪结构类似,其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了浮动弹膛。其枪管后部下方的凸台上设计有卡槽,保证浮动弹膛后退一段距离后就会被限制住。与早期王牌手枪一样,该枪的抛壳挺也设在枪管弹膛左侧,并用一个抛壳挺卡簧压住抛壳挺前部,而以前的王牌手枪抛壳挺是直接放在卡槽内的,没有卡簧,抛壳挺容易松动。浮动弹膛是一个单独的机加件,长度接近LR弹的全长,前部直径较小,为圆柱形,末端尺寸较大,与弹膛部位外径一样。由于浮动弹膛前部是插入枪管后部的,因此这部分表面加工的光洁度非常高,以满足气密性要求。

  浮动弹膛并非取代手枪本身的弹膛,而是为增加气密性,使套筒获得更大能量,发射小威力枪弹的射击感觉如同发射威力较大的枪弹一样。其工作原理是:当枪弹进膛、手枪处于待发状态时,浮动弹膛紧贴在枪管弹膛后部,枪弹击发后,弹头经过浮动弹膛前部端面时,部分火药燃气会进入到枪管尾部与浮动弹膛前端面间隙内,推动浮动弹膛和弹壳一起向后运动。由于浮动弹膛前部圆柱面与枪管尾部的配合孔光洁度较好,并且涂有润滑油,因此火药燃气不会从圆柱面向后泄漏。此时,火药燃气不仅仅作用于弹壳底面上,同时还作用在浮动弹膛上,大大提高了作用在套筒上的力量。而浮动弹膛后退约2mm的距离后被限制住而停止运动,套筒则获得后坐能量,完成抽壳并后坐到位。

  军用型王牌手枪正是由于采用了浮动弹膛技术,使得套筒可以获得4倍于普通0.22英寸口径手枪套筒所获得的能量,这使套筒质量和复进簧簧力保持不变成为可能,同时最大限度地模拟了M1911A1手枪的发射感觉——这正是军用型王牌手枪的魅力所在。但浮动弹膛前部不可避免地会被火药燃气冲刷烧蚀,加上当时的底火药和发射药均具有腐蚀性,因此每次射击完毕后必须及时清理擦拭枪管和涂油润滑,以保证手枪动作可靠。

  军用型王牌手枪配用的弹匣外形、结构与王牌手枪的类似,但托弹板的角度进行了修改,倾角更大,对装填0.22英寸LR这样的突缘式枪弹来说,可以避免装填故障。从外观上看,弹匣右侧的装填钮槽并不与弹匣体平行,这也是该弹匣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该枪的击针改为整体式样,而非王牌手枪那样的两段式结构,同时取消了击针限位板下部的滚轮,通过提高击针限位板下部弧形面光洁度,来减小压倒击锤时的阻力。军用型王牌手枪采用与国家比赛型手枪相同的史蒂文斯可调式照门,准星也为斜坡状带花纹的式样。

  军用型王牌手枪从1935年开始制造,枪号以“SM”开头,即“SERVICE MATCH”(比赛型)的缩写,枪号从SM1开始依次排列,起初产量不大,到1941年才总共制造2714支,1942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基本停产,1945年又重启生产线,该枪的总产量在1.3万支左右。

  0.38英寸超级政府型手枪

  0.38英寸超级政府型手枪是柯尔特公司于1929年推出的一款商业自动手枪,其在标准M1911A1政府型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发射新设计的0.38英寸超级手枪弹(0.38 SUPER),分为普通型和国家比赛型两大类。由于0.38英寸超级手枪弹直径稍小,因此其弹匣容弹量增至9发。这种手枪弹具有弹头轻、初速高的优点。

  普通型0.38英寸超级政府型手枪与M1911A1政府型手枪除枪管、弹匣等零部件尺寸不同外,外观上的最大区别是复进簧座底部为光滑平面,没有保险带环。从枪身刻印来看,超级政府型手枪套筒左侧的刻印与M1911A1政府型手枪是一样的,右侧的刻印将“COLT”和“小马”标志之间的口径标记由“AUTOMATIC CALIBRE0.45”改为“SUPER0.38 AUTOMATIC”。该枪在扳机护圈上方刻有枪号,枪号只由数字构成,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超级政府型手枪主要面向民用市场销售,因此该枪的加工和表面处理质量均较好,标准型的表面采用高亮发蓝处理,握把护板为胡桃木材质,还有表面雕花以及雕花后镀镍的工艺型号,并有象牙和珍珠母贝材质的握把护板可供选择。

  到1941年二战时,该枪一共生产了37730支。二战期间停止生产,二战结束后又恢复生产。当柯尔特政府型的Series 70和Series 80两个系列手枪推出后,该枪又按照新枪的结构继续改进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结束后,超级政府型手枪获得过两份美国政府的订单,主要配给位于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的雷明顿-联合金属弹药公司的驻厂检查员。第一批手枪于1945年6月19日交付,它们均配备了斯瓦茨击针自动保险系统。这种保险系统仅凭手枪外观不容易看出来,只能靠分解后看套筒座的单发杆右侧是否有保险杆来判断。第二批手枪于1945年12月15日交货,其中有少量被送到五角大楼,大多数配发给了OSS(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的缩写,即战略服务局,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此外,在二战期间,英国也接收过少量超级政府型手枪。由于0.38英寸超级手枪弹不是英国的制式手枪弹,为防止使用上的混乱,这批手枪在套筒顶面前部全部涂有红色油漆,以此作为警示。超级政府型手枪也曾向中国提供过,北京军博就收藏有一支采用象牙握把护板、表面雕花镶金的超级政府型工艺手枪,上海公安博物馆也藏有建国初期缴获的一支台湾特务使用的超级政府型手枪,其表面发蓝,枪号为19582,由枪号推断该枪应该是1936年生产的。

  比赛型由于0.38英寸超级手枪弹具有较好的弹道性能,而且后坐冲量低于0.45英寸自动手枪弹,因此柯尔特公司从1934年开始生产0.38英寸超级比赛型自动手枪。早期产品采用普通的固定式照门和准星,后期改用史蒂文斯可调式照门和准星,并有镀镍和表面雕花的工艺型号以及高档材质的握把护板可供选择,但均需额外支付一定费用。这些比赛型手枪的装配均由手工完成,零部件配合非常紧密,枪管也是专门制造的,以保证有较高的射击精度。超级比赛型手枪和普通型手枪除瞄具有所区别外,前者在右侧套筒前部多刻有一行“SUPER MATCH”字样,表示该枪为超级比赛型。

  超级比赛型手枪在二战中也停止了生产,1945年再次恢复生产,Series 70和Series 80系列出现后,超级比赛型手枪在生产中也进行了相应改动。

  0.22英寸LR与0.45英寸口径的转换套件

  这种转换套件是柯尔特公司研制的一种只要通过几分钟的拆装,就能使0.22英寸LR口径的军用型王牌手枪变成发射0.45英寸ACP手枪弹的比赛型手枪的专门装置,主要由套筒组件、比赛型枪管组件、复进簧组件、弹匣组件和空仓挂机扳把组成。

  这种转换套件的设计基本等同于标准0.45英寸口径政府型手枪的零部件,但兼顾到与军用型王牌手枪的互换性,瞄具采用了史蒂文斯可调式照门和准星。这种转换套件在套筒左侧分别刻有哈特福德工厂名称和专利说明,套筒右前侧刻有和其他政府型手枪相同的标记,不同的是文字下方多了一行“CONVERSION UNIT.45-.22”的字样,意为“转换套件.45-.22”。套筒顶部照门前刻有序号,以字母“U”开头。

  这种转换套件从1938年9月28日开始生产,1940年8月19日制造了最后一套,总量仅有112套,十分稀少,因此保存到今天的原品价格相当昂贵。但也正是由于它在收藏市场上相当抢手,以至后来出现了高仿赝品。

  由于0.22英寸军用型王牌手枪本身就很贵,几乎没人愿意把这些昂贵的手枪转换成0.45英寸手枪来使用,所以这种转换套件的使用并不广泛。为此,柯尔特公司在1938年又推出了可以将0.45英寸口径手枪转换为发射0.22英寸LR弹的转换套件,全称为“COLT.22-.45 SERVICE MODEL CONVERSION UNIT”,意为柯尔特.22-.45军用型转换套件。这种套件同样采用了浮动弹膛,以此模拟0.45英寸手枪的射击感觉。转换套件的序号刻在照门前部的套筒顶端,以字母“U”开头。采用史蒂文斯可调式照门,准星为斜面带防滑纹的式样。该转换套件的早期型和后期型也略有区别。早期型的抛壳挺不带卡簧,后期生产的则带有卡簧,防止抛壳挺意外掉落。全套转换套件包括套筒组件、枪管、复进簧系统、空仓挂机扳把和弹匣,1939年时,一套这样的转换套件价格为34美元。.22-.45军用型转换套件从1938年6月22日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1946年10月26日,共制造了2670套。到今天,这种转换套件留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二战前生产的、序号在1400号之前的更加罕见,因此价格也更高。(待续)

  编辑/郑双雁

  □三土 明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