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华夏银行:懒鱼醒醒!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9-21 10:14
一直以来,困扰华夏银行(600015.SH)的是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市场中扮演何种角色。
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华夏银行的最大劣势或许不是规模、网点以及资源问题,而是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它不及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那么出色,比不上浦发银行强劲的本地优势,更无法模仿深发展那灵活多变的策略和产品服务。
德意志银行的入股让人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夹缝之中,德意志银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由此,华夏银行已连续两年在14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
《投资者报》于2009年9月和2008年9月,分别两次对14家上市银行进行全面评析(详见2008年9月1日,《投资者报》刊登《买入银行股》专题;2009年9月7日,《投资者报》刊登《银行家赚钱榜》专题)。其中,华夏银行的投资价值排名从2008年的第13位下滑到2009年的第14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排名连续两年排在第14位。与此同时,2008年投资价值排名倒数第一的深发展则上升到第七位,该行盈利能力排名则从去年第六位上升至今年第一位。
深发展在2008年曾经是“资本市场质量最差的银行股”,但今年,这个称号已落在了华夏银行的头上。
核心竞争力何在?
根据今年8月华夏银行披露的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下降13.61%。虽然,华夏银行净利润下降的幅度不是14家上市银行中最高,但其盈利能力却最低。
上半年,华夏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5.92%、净息差为1.88%,这两个指标在14家上市银行中均属最低;而去年同期,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排名也最低,净息差为2.33%,同样位列14家上市银行的最后一位。
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截至今年6月末,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84%,虽然比去年同期的4.51%有所提高,但能否适时解决资本瓶颈成为该行下半年持续成长的关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发行次级债。”华夏银行内部人士称。
“今年上半年银行普遍具有强烈的贷款冲动,而华夏银行虽然贷款速度高于历史水平,但绝对净增量远远低于同业,既抢不过四大行(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又不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积极主动的特点。”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上半年,华夏银行的贷款只增长了27%,远逊于贷款增长最多的南京银行(74%),仅多于贷款增长最少的工商银行(25%),但从贷款基数上看,华夏与工行并非同档次银行。
对此,华夏银行一位高管向《投资者报》表示,“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无论是贷款还是存款,都是按照今年年初确定的计划来实现的。跟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速度可能是略为低了一点,但是总体上这个速度是符合我们年初安排的速度。”
2009年中报披露,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5%,虽然比去年同期的2.06%有所降低,但这在股份制上市银行里仍是最高的。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称,从不良贷款的发生情况来看,华夏银行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为16.8亿元,去年同期为16.9亿元,比今年还要略高一些。
总结下来,华夏银行资本金相对不足,影响了其贷款扩张,再加上净息差和净资产收益率的低水平,使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低下,不良贷款率高企,上述因素使其资产质量位于较低水平。
“这和该行的内部管理有很大关系。在华夏银行的历任董事长中,很多都是由北京市退休副市长担任,直到去年年底,由原行长吴建接任董事长后,才打破了这一惯例。吴建上任后,1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大换班,但目前来看,效果还没显现出来。”上述分析师称。
而一位接近华夏银行的人士则这样认为,华夏银行的净息差连续两年处于14家上市银行最低水平,一方面是其以对公业务为主,受到大行的挤压,议价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像宁波银行为代表的小型化城商行,主攻中小企业客户,因此高贷款利率和净息差优势非常明显,不但净息差最高,今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4.53%,位居上市银行之首。“华夏银行至今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条睡不醒的鱼
“如果说深发展是一条鲶鱼的话,那华夏银行就是一条睡着的鱼。”一位评论人士称。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说起深发展,许多特色业务耳熟能详,比如“双周供”、“气球贷”、“聚金宝”等,特别是深发展的房贷产品,确实搅活了房贷市场。而说起华夏银行,就没有什么特色业务在业内造成冲击,华夏银行高管说起自身特色时一般是“稳健”二字,这也许是公司发展滞后的一个托词。
华夏银行于2005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德意志银行,去年10月华夏银行完成定向增发后,德意志银行持股比例增至11.27%,跃居华夏银行第三大股东。
虽然从持股比例上德意志银行有优势,但是德意志银行之前并未能够真正意义地拥有在华夏银行的话语权,只有一个董事席位。直到前任董事长翟鸿祥离任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在华夏银行董事会的席位终于升至两位,另外首钢和国家电网作为第一、第二大股东也分别派出了两位董事。“三方博弈,德意志银行无法发挥像新桥那样的作用。”分析师称。
德意志银行作为“全能银行”的代表,在混业经营、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目前德意志银行在华夏银行难以有大作为,华夏银行几乎没有混业,业务又以对公业务为主,该行推出的财富管理中心以及信用卡业务都是搭了行业末班车。
谈及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目前所开展的合作,华夏银行高管称,今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财富管理方面,也就是富裕客户或者是贵宾客户,在私人业务方面合作的比较深入。今年在产品的研发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也会有一个过程。二是在风险管理,特别是信贷审批中心向德意志银行学习他们的经验。而以往的像信用卡合作,今年的成果也是比较好的,业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华夏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华夏银行从2月份开始实行了首席风险官的全部机制,从7月份开始实行了首席风险官下的贷款审批流程,所有贷款审批权都交由首席风险官。分行行长对首席风险官的营销条件给予资源上的支撑,这里面包括人力资源的支撑、绩效方面的支撑。
《投资者报》记者 李梅影
……
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华夏银行的最大劣势或许不是规模、网点以及资源问题,而是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它不及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那么出色,比不上浦发银行强劲的本地优势,更无法模仿深发展那灵活多变的策略和产品服务。
德意志银行的入股让人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夹缝之中,德意志银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由此,华夏银行已连续两年在14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
《投资者报》于2009年9月和2008年9月,分别两次对14家上市银行进行全面评析(详见2008年9月1日,《投资者报》刊登《买入银行股》专题;2009年9月7日,《投资者报》刊登《银行家赚钱榜》专题)。其中,华夏银行的投资价值排名从2008年的第13位下滑到2009年的第14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排名连续两年排在第14位。与此同时,2008年投资价值排名倒数第一的深发展则上升到第七位,该行盈利能力排名则从去年第六位上升至今年第一位。
深发展在2008年曾经是“资本市场质量最差的银行股”,但今年,这个称号已落在了华夏银行的头上。
核心竞争力何在?
根据今年8月华夏银行披露的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下降13.61%。虽然,华夏银行净利润下降的幅度不是14家上市银行中最高,但其盈利能力却最低。
上半年,华夏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5.92%、净息差为1.88%,这两个指标在14家上市银行中均属最低;而去年同期,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排名也最低,净息差为2.33%,同样位列14家上市银行的最后一位。
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截至今年6月末,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84%,虽然比去年同期的4.51%有所提高,但能否适时解决资本瓶颈成为该行下半年持续成长的关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发行次级债。”华夏银行内部人士称。
“今年上半年银行普遍具有强烈的贷款冲动,而华夏银行虽然贷款速度高于历史水平,但绝对净增量远远低于同业,既抢不过四大行(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又不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积极主动的特点。”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上半年,华夏银行的贷款只增长了27%,远逊于贷款增长最多的南京银行(74%),仅多于贷款增长最少的工商银行(25%),但从贷款基数上看,华夏与工行并非同档次银行。
对此,华夏银行一位高管向《投资者报》表示,“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无论是贷款还是存款,都是按照今年年初确定的计划来实现的。跟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速度可能是略为低了一点,但是总体上这个速度是符合我们年初安排的速度。”
2009年中报披露,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5%,虽然比去年同期的2.06%有所降低,但这在股份制上市银行里仍是最高的。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称,从不良贷款的发生情况来看,华夏银行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为16.8亿元,去年同期为16.9亿元,比今年还要略高一些。
总结下来,华夏银行资本金相对不足,影响了其贷款扩张,再加上净息差和净资产收益率的低水平,使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低下,不良贷款率高企,上述因素使其资产质量位于较低水平。
“这和该行的内部管理有很大关系。在华夏银行的历任董事长中,很多都是由北京市退休副市长担任,直到去年年底,由原行长吴建接任董事长后,才打破了这一惯例。吴建上任后,1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大换班,但目前来看,效果还没显现出来。”上述分析师称。
而一位接近华夏银行的人士则这样认为,华夏银行的净息差连续两年处于14家上市银行最低水平,一方面是其以对公业务为主,受到大行的挤压,议价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像宁波银行为代表的小型化城商行,主攻中小企业客户,因此高贷款利率和净息差优势非常明显,不但净息差最高,今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4.53%,位居上市银行之首。“华夏银行至今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条睡不醒的鱼
“如果说深发展是一条鲶鱼的话,那华夏银行就是一条睡着的鱼。”一位评论人士称。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说起深发展,许多特色业务耳熟能详,比如“双周供”、“气球贷”、“聚金宝”等,特别是深发展的房贷产品,确实搅活了房贷市场。而说起华夏银行,就没有什么特色业务在业内造成冲击,华夏银行高管说起自身特色时一般是“稳健”二字,这也许是公司发展滞后的一个托词。
华夏银行于2005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德意志银行,去年10月华夏银行完成定向增发后,德意志银行持股比例增至11.27%,跃居华夏银行第三大股东。
虽然从持股比例上德意志银行有优势,但是德意志银行之前并未能够真正意义地拥有在华夏银行的话语权,只有一个董事席位。直到前任董事长翟鸿祥离任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在华夏银行董事会的席位终于升至两位,另外首钢和国家电网作为第一、第二大股东也分别派出了两位董事。“三方博弈,德意志银行无法发挥像新桥那样的作用。”分析师称。
德意志银行作为“全能银行”的代表,在混业经营、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目前德意志银行在华夏银行难以有大作为,华夏银行几乎没有混业,业务又以对公业务为主,该行推出的财富管理中心以及信用卡业务都是搭了行业末班车。
谈及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目前所开展的合作,华夏银行高管称,今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财富管理方面,也就是富裕客户或者是贵宾客户,在私人业务方面合作的比较深入。今年在产品的研发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也会有一个过程。二是在风险管理,特别是信贷审批中心向德意志银行学习他们的经验。而以往的像信用卡合作,今年的成果也是比较好的,业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华夏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华夏银行从2月份开始实行了首席风险官的全部机制,从7月份开始实行了首席风险官下的贷款审批流程,所有贷款审批权都交由首席风险官。分行行长对首席风险官的营销条件给予资源上的支撑,这里面包括人力资源的支撑、绩效方面的支撑。
《投资者报》记者 李梅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