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服务年 政府、企业、媒体三剑齐发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两化,十二五,中小企业服务年
- 发布时间:2012-06-07 17:24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面展开“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特别强调,“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要把“强化服务”和“促进应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不断变革,中小企业在迎来巨大成长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已经势在必行。
为调动各方力量,营造全社会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面展开“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
为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两化”深度融合,5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举办以“携手同行,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强化服务 促进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朱宏任在讲话中指出,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竞争能力,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2005年,有关部门联合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六年来,通过宣传发动和试点探索,通过发布指导意见、实施培训工程、开展平台试点,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形成了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案例,信息化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朱宏任还强调,“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要把“强化服务”和“促进应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针对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信息化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服务商的优势,构建信息化服务网络和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研发协同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网络化,提升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要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和培训服务,为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和服务成本,便捷而有效地通过信息化实现健康成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十二五’规划提出产业转型后的大背景下,提升中小企业的活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政策推动扶持重点之一。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既是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两化融合的深度拓展。所以倡导‘中小企业服务年’是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信息化应用为企业业务创造价值、提高效率、实现创新,不仅提升中小企业的活力,更是借助信息化工具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计世资讯咨询总监、资深高级分析师曹宇杰表示。
政府倡导 成效凸显
早在2006年6月,“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座谈会便顺利召开,经过6年多的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介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在“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下,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育林计划”、“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行动计划”、“信用之星计划”等重点计划;二是开展了精益研发、管理升级、电子商务应用、融资服务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市场开拓难等突出困难;三是推动服务资源之间交流合作,创新服务模式,以“联盟”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服务;四是发挥运营商的网络优势,不断探索和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服务规模化发展;五是及时把握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动态信息,提高推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调查研究,编制发展报告。
正是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郑昕表示,近期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困难。主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地方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强化专业化服务,培育一批以信息化助推企业成长的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二是在全国组织开展以“携手同行,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信息化推进活动,大力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丰硕成果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案例,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三是加强资金扶持和宏观指导,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水平。组织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经验交流会。四是组织开展大规模信息化培训、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动力和能力,使信息化切实成为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引擎”。
创新模式
借联盟开展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得到中央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以及媒体、部分企业也从自身角度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会上,为深入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服务年”的舆论宣传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指导下,由《计算机世界》报社发起,联合国内权威媒体,共同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年”媒体联盟,共同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年”的宣传工作,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建康持续发展。
“信息化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号召下,近几年,信息化应用不断普及,舆论氛围大大改善。据我们的调查和案例研究,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管理、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环节采用了适用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在危机来临、市场变化等挑战下,能够较好地缓解压力,度过危机。”计世传媒副总裁、计算机世界报社执行社长郑桂红表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拉动就业、促进创新、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把2012年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年,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以‘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为主题、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中心企业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化的服务,改善融资环境。在此,作为新闻媒体的代表,我表示大力支持,并将积极配合部里的工作部署,共同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为期一年的宣传活动中,媒体联盟成员将集中报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所采取的多种措施;集中报道一批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建品牌取得明显成效的中小企业典型。
“现阶段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的困点是认识信息化价值不到位、如何部署应用信息化了解不够,因此由《计算机世界》报社发起,联合国内权威媒体,共同成立的‘中小企业服务年’媒体联盟,正是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应用的有效力量,是提升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认知的全面性、专业性、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工信部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落地的关键。”曹宇杰分析道。
此外,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委托,计世传媒旗下计算机世界报社产业研究部还将正式启动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和信息化应用调查工作,最终将形成调研报告,为政府宏观决策起到支撑和参考作用。同时,计世传媒也正在积极筹建“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成立仪式将于7月举行。计世传媒今年还将举办“中国创新型百强中小企业评选活动”,帮助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客户服务创新等方面年表现突出的中小企业,获得国家政策和各类资金支持,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
除了媒体代表,在发布会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百度公司发布了培育数字化企业、扶助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信息化应用的解决方案;6家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管理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或服务协议。
“北京市经信委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和积极的探索实践。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北京市已将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介绍,百度的“翔计划”将在2012年投资5000万元,为北京市5000家中小企业免费建立网站,为两万家中小企业提供网络推广资金,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拓展营销渠道。
畅捷通CEO曾志勇也提出要为中小企业提供S+S的服务模式,其中云技术也是服务模式的关键。目前,畅捷通已经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升级服务平台试点工程,中小企业用户数量已达150万家,并在全国建立了35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和60家信息化服务中心,累计为20万家中小企业进行了企业运营的健康体检。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张齐在会上也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已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25省(市)经信委(或中小企业局)联合发文,投入上亿元中小企业专项支持资金,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据悉,中国电信的该项服务目前已在308个城市开展9906场培训活动,覆盖超50万家中小企业,已建设4万家四星数字企业。
本报记者 陈巍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