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工化幽灵值得警惕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用工荒,富士康,短工化,企业
  • 发布时间:2012-11-23 16:03

  与每年用工荒往往在春节过后出现不同,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后,部分企业用工就紧张到“一人难求”的地步。根据媒体对郑州、淄博等地关于企业用工方面的报道,中秋国庆请假回家的员工挡不住,甚至很多员工“一去不复返”。与其说这是季节性用工荒周期的缩短,不如说出现了一种短工化的倾向。

  用工荒凸现短工化倾向

  早在今年年初,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个课题组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短工化就业趋势在农民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在受调查的农民工中,66%的人更换过工作,有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而且短工化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处于流动工作状态的劳动者越来越多,持续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说清华大学的这份报告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短工化现象的重视,那么富士康在“十一”前后连续发生的劳资冲突,已经使得短工化带来的后果无法回避。无论是富士康太原工厂9月23日因宿舍纠纷引发的冲突,还是郑州工厂10月5日因产品检验带来的纠纷,背后都能看到短工化的影子:短工化使得工人越来越没有耐性,工作的不熟练使产品质量频遭消费者投诉。

  一方面,富士康的确存在着用工荒,它甚至需要地方政府为其“抓壮丁”。由于太原工厂的人手始终不够,富士康从深圳工厂和郑州工厂“借调”了大量工人。另一方面,到富士康应聘的人常常在凌晨就排成了队。当然,用工荒并非无工可招,至少在中西部地区,就业仍然是政府优先重视的课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背景下出现的用工荒,除了合适的熟练工人难招,就是已经招来的工人难留,两者的互动使得管理者因疲于招工而心“慌”。将两者联系起来,可以想象其间的流动性有多大。据《经济观察报》4月底报道,成都工厂高峰时的员工有12万人,2011年10月为9万人,到报道刊登时已经减少到了6万人左右,有些部门员工的在职期平均仅为3个月左右。这对于企业来说表现为离职率趋高,对于员工来说,就是短工化。

  短工化并非富士康独有的现象,在餐饮、服务、保安、生产加工、建筑等一些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短工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使得有关专家得出中国用工的流失率远远超过一些官方的调查结论。按照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观点,短工化很难说是好是坏,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现实,客观、理性地对待。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有调查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提高的“80后”农民工已经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8.4%,反映了这一劳动者队伍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短工化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认真对待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又要超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更要重视劳动者的个人兴趣、企业的工作环境、休假制度以及工作前景等要素。

  涨工资与忠诚度并非正相关

  毋庸讳言,按照传统文化的标准,短工化存在着道义方面的瑕疵:从业者不够敬业,对雇主不够忠诚等等。有调查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员工的敬业度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仅为51%,两名中国员工中就有一人不够敬业,似乎印证了短工化的负面效应。然而,这种过低的评价又和“血汗工厂”的情境相左。国外媒体对中国劳动者不乏这样描述:他们匍匐在流水线上,不停地加班加点,一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任劳任怨地生产着这个星球上最丰富的产品。以勤劳受到世界赞许的中国劳动者,为什么会在全球员工敬业榜排名中敬陪末座?短工化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结伴而生或许是其症结所在。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劳动者为了赚更多的钱,可以不辞辛苦;然而这并非表示对辛苦赚钱方式的认可,因为辛苦往往是被动的,但敬业则一定出于主动和自觉。

  由此可以看出,仅仅有限度地涨工资解决不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问题。2010年以来,富士康连续3次调高员工基本工资水平,员工目前每月的基本工资已从2010年6月前的900元增长到2200元。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5月承诺,到2013年8月,富士康内地员工的工资将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倍,达到4400元。应当承认,当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尚未完全走出低谷,企业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富士康已属尽了极大努力;然而与生活成本的上涨相比较,通过加班获得更多一点的收入,仍然是员工不可缺少的选项,在这个意义上说,富士康员工的工作性质没有改变,压力、单调、沉闷氛围犹存,员工依然谈不上对公司的忠诚。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富士康依然负面状况不断。

  相反,苹果零售军团的例子表明:在“薪水不足”的情况下员工有可能“忠诚有余”。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苹果零售店面向全球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员工们竭尽全力,平均每人为该公司带来了高达47.3万美元的营收,远远高于其他主要零售店的水平。但是,大多数苹果员工却无缘分享苹果的成功和财富,只能承受相对较低的工资,而且没有任何销售提成。沃尔玛给单亲妈妈支付每小时9美元的工资会让人感到愤怒,但是苹果给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支付每小时12美元的工资,却并不会让人感到有任何不妥。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它招聘的员工都是铁杆的苹果粉丝”,它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为“在苹果工作的时光感到荣幸”。虽然苹果也有一定的离职率,然而这已经足以说明涨工资与忠诚度并非正相关。

  成长潜力比人口红利更重要

  尽管短工化在农民工队伍中目前只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然而与过去我们常见的“跳槽”相比较,仍然是人力资源微观管理中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在解答这个课题之前,需要有一种“空杯”态度,放弃相对于人口红利的依赖惯性,以便将有尊严的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底线,完成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型”。

  首先,摈除“重复性强的劳动可替代性也就强”的惯性思维。一般认为,重复性的劳动也就是简单劳动,用工的门槛很低,用不着考虑员工的心理素质,换了谁都一样。这一看法在一二十年前不会有太大问题,当时的农民工更为迫切地想得到一份工作,为了能攒下一些积蓄,他们并不吝惜自己的青春。而如今工作在生产线上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女,在枯燥的重复劳动中已经没有了那份耐性。反过来看,重复劳动得以维系,需要劳动者认识其中的价值,需要用忠诚来支撑。富士康当然也曾考虑大面积使用机器人,但是迫于所代工产品部件更新换代频繁,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并不现实。同样,把劳动者当作机器人进行盘剥也不再那么便利。从一定程度上讲,低敬业度正是员工对资本高盘剥率的一种报复。

  其次,校正灵活的用工制度有利于控制成本的管理信条。从管理的角度讲,打破“铁饭碗”原本对资本更有利。有资料表明,随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每个企业所从事的事业的定义一直在变化之中,管理者更倾向于使用比较灵活的用工制度来控制成本,以减少因员工转型、淘汰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即使是美国的“服务行业,很多企业极少提供培训,只希望他们的员工在工作几年后就离开”。这一点作为现代管理、规范管理的信条,在企业传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宗馥莉与她的父亲宗庆后的管理风格就有所不同: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往往会被辞退;而不拘一格使用“空降”人才,也会倒逼下属难以在一个单位长久工作。虽然不能说灵活的用工制度助长了短工化,但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往往就是谬误。

  再次,放弃以劳动力低廉为条件的设厂招商的传统做法。台商郭台铭之所以敢于到大陆“吃螃蟹”,重要动因之一就是台湾人力成本高,劳动力资源不足。按照这种惯性,当沿海一带劳动力成本上升后,把工厂从深圳等沿海地区迁到内地成为必然。然而,随着各方面形势的变化,富士康内迁并非一帆风顺。在富士康的基层员工中,“80后”、“90后”打工者已经超过了85%,他们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也让他们在经济条件得到改善的农村渐显“金贵”。他们虽然在意工资标准,但对个人休闲同样有渴求;他们虽然愿意加班,但加班中也会纠结于被挤占的人生是否值得。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成长比追逐人口红利更重要。

  用未来留住新一代农民工

  短工化作为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问题,个别企业也许无法从根本上给予解决,有待于社会保障范围的扩大,以及体制的调整和法律的规范,比如改革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稳定劳动关系和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等等。但这并非说明企业在短工化面前很无辜,甚至可以浑水摸鱼。事实上,不少负责任的企业早已开始尽自己所能,采取了应对短工化的措施。比如有的企业的工龄工资开始按月计算,以每月10元的幅度递增;还有企业拿出目前已有资产的10%作为股份,根据员工的技能高低和贡献大小,赠送给包括普通工人在内的全体员工。类似的做法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必强求一律,然而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是必要的:

  经营者应当努力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在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努力中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经营者自己首先不能有短期行为,如果什么赚钱干什么,与利益相关者有利则合、无利则分,本身就是对短工化的鼓励。在一家受人尊敬,而不是仅以收入高低来进行比较的企业,员工就会更珍惜在其中的工作经历。如果说苹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能够让员工产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销售或维修产品,而是在做一项伟大的事情。通常来说,苹果员工不会眼中仅关注工资标准,不会为苹果零售店的喧嚣所困扰,而且对新创意、新技术不反感。

  在坚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为员工提供经努力可获得的安全感。除了那些纯粹以旅游、历练为目的的打工,普遍缺乏安全感是短工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包括经济来源的安全感。低工资、低社保,对未来的低期盼,劳动者自身的职业理想无从谈起,当然更无法对企业和工作谈忠诚。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企业切实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同时要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的拓展,使其能够与企业一同健康成长。与通过提成、加班让员工眼下得到更多收入这样的方式相比较,以连续工作的积分制满足员工住房、子女入学以及升职、带薪休假等企盼,更能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未来相捆绑。

  在逐渐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同时,致力于关注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选择权利。诚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应对短工化的“价值判断实际上取决于员工所处的环境,而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这里的环境是具体的,是员工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受到尊重的氛围,既包括有效沟通、参与管理的企业文化,也包括宿舍、食堂、娱乐等硬件设施的人性化。忠诚固然靠金钱买不来,但舍不得金钱投入也难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那种认为员工所有的待遇都包括在工资里,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上实施“葛朗台式”的管理,肯定得不到员工超越市场交换的情感认可与目标认同。

  文/张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