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逆袭:冬天里的春天?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十八大,楼市
  • 发布时间:2013-03-06 15:42

  十八大结束后,许多购房者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房价上,谭明也不例外。作为一位刚需人士,在仰望了楼市多年后,由于限购令的出现,导致他有存款却没有资格再谈买房。如今终于满足了在京买房的条件,可不稳定的房价让他再次迟疑了。

  严寒下楼市不冷

  转眼间已至年末,以往这个时候,楼市一般都成交惨淡,可是今年却一反常态,把“淡季不淡”的态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像是积压很久的小宇宙在瞬间爆发,表现出强烈的翘尾行情。看着日益发酵的房价,谭明欲哭无泪。

  因为从各种数据便可以看出,楼市的暖意不止是三分钟热度。在11月份时,全国54个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签约套数就已达到236295套,超过此前创出近2年新高的7月同期水平,环比10月份同期的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30.6%。而伴随着11月成交创新高,各地楼市也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

  谭明对比了北京10、11月热销的多个楼盘,发现超过七成的项目都上调了销售价格。而统计显示,11月前25日,北京新建住宅成交均价为21158元/平方米,相比10月成交均价20236元有近1000元的上浮。一直关注房价的谭明,为了能够尽早买到房,看了看位于朝阳区管庄的常楹公元项目,报价28000元/平方米,已接近区域价格上限。对于月薪一万左右的他来说,这无疑也是压力山大,于是他便又关注了位于昌平区的路劲世界城项目,预计均价在1.7万元/平方米左右,这一价格是昌平新城定价最高的一个普宅项目,也许这个他还可以考虑一下。

  严控下暖意继续?

  思索再三,犹豫良久,谭明发现了楼市有两涨迹象:一方面是房价要暴涨,另一方面房价又有下跌的迹象。对此他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原来从各种格局上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有崩盘趋势的只是二三线城市。而为什么大城市的楼市比中小城市好呢?总的可以分析为:两个压力没有了。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楼市收入已经不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成分,政府的状态相对轻松;加上大规模的房地产商拥有雄厚实力,能咬牙支撑得住,不会轻易降价。

  对于上述现象,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的谭明有深切的感受。而说到在北京买房的压力,他可以抖落出一箩筐:“现在好多人想在北京工作、生活,对商品房的需求非常大,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北京的楼市降价不太可能,所以只能抑制它,让它缓慢上涨。”这也许是作为北京购房者一员的个人见解,但却不无道理。

  所以,有人质疑楼市限购政策不仅没有减缓楼市上涨,反而抑制了楼市的下跌。对这一观点,房地产咨询公司的陈晋深表赞同:“限购令它的短期效果很显著,但是长期来看它压抑了刚需,未来对整个市场的冲击可能会更大。”而地产巨头任志强最近也说:“楼市调控并不令人感到幸福”,并再次强调房价将涨。

  但是,也不能否认楼市限购政策在短期内的效果。因为从长期来看,限购政策抑制土地交易、房屋交易,减少了供给,反而使得需求相比于供给来说显得尤为明显,可能会引发价格反弹也说不定。

  悄然入市避寒

  回顾去年房价走势,不难发现它基本没有稳定过。两岸房地产评论家蔡为民曾立场鲜明地指出:“2013年房价肯定会上涨,这是一个“变脸季”。比如去年开春之初,市场状况曾一度低迷,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在春节期间几乎“零成交”,创7年新低。而当温总理在去年两会报告中首次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换成“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说法之后,让人对房价的回落产生无限遐想,因此第一季开发商广泛采用“以价换量”策略,打折促销现象比比皆是。但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便开始出现止跌反弹,紧接着在第三季度,楼市表现出“量价齐扬”格局,导致市场预期发生逆转。

  如何应对楼市这种阴晴不定的态势呢?谭明很是纠结。如果不买,万一以后再涨,那不是更没希望了。尽管不能完全相信专家的个人见解,因为住建部也表示了不存在房价反弹的迹象,但是也要防患于未然,以防万一啊!作为一名外地务工人员,谭明在京也租住多年了,每月1500元的房租,近期又有上涨的趋势,这么长期租房成本实在太高,而他也有在京定居的打算,所以辗转反侧,踌躇良久后谭明决定买一套。

  但买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需要的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要注意地段,因为如地铁房、交通便利的地段是更好的选择。看好地段后,其次就是首付与贷款的问题了。谭明计划先买一套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房屋,地处北四环,大约需要一百多万。在这点谭明上还是有资源的。虽然他个人并无太多存款,但来自山东济南的他,父母早在老家为其全额买下了一套40万左右的房子,所以他决定卖掉家里的房产来付首付。加上他以往没有贷款记录,所以还是被视为首套房的客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银行还是让他提供了房产情况承诺书。但只要首付交上后其他的也就轻松多了,之后谭明依照他自身情况申请了公积金贷款。在还款方式上,谭明采取了等额本息的方式,每月还款额比较固定,所以压力也非常小,现在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优哉游哉。

  TIPS:

  在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三套房无法获得贷款,二套房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也都比较高。那么对于一些政策“误伤”下的刚需购房人群,选择何种购房方式才能达到最高性价比呢?谭明属于外地务工人员首套房置业者,我们在分析下另外两种人群:

  一、改善型购房者

  王先生,私企老板,年收入100万元左右。结婚前在上海浦东用商业贷款购买一套90平方米小户型住房,目前贷款已经还清。结婚后,计划与太太买一户140平方米左右住房。王太太名下目前无房产也无任何贷款记录。王太太任职某国有企业,单位予以缴纳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目前两人看中一套总价值500万元左右的房子,但王先生手头现金200万元左右,父母资助50万元,目前名下小户型房产市场价252万元左右,出租价格每月4000元左右。

  贷款方案:“卖旧换新”or“1+1置业升级”

  二、两套房产者

  李先生,目前在上海有一套房产,和太太、儿子一起居住。总价值300万元左右,有贷款但目前已经还清。此外,李先生还在老家帮父母买了套房产养老,总价值50万元左右,有贷款但也已还清。目前李先生计划在上海再为儿子购买一套房子供结婚用,看中一套总价值200万元左右的房子。但目前李先生家庭现金只有50万元左右。

  贷款方案:房产抵押消费贷款

  本刊记者 邵萍|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