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NGO责任感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1-11 13:26
如果说哪个行业的互联网化更具有积极意义,那么NGO应该是其中之一。在属性上,NGO的公益性、社会网络性与互联网精神天然契合,而NGO也在互联网时代的探索中发现更多途径,走上更加理性、建设性的道路。
本刊记者刘琦琳
12月的哥本哈根,寒风习习。在一次关于呼吁全世界关注其后变化的游行中,游行的组织者之一——绿色和平组织在哥本哈根架了一个大帐篷,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行者,在这里自愿打地铺。在这样寒冷的冬季,让人不禁想起一些示威者的口号——“oneworld,onefamily”(一个世界,一个家庭)、“让我们在一起,互相取暖”。
这是出现在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普通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抛开斡旋其中的各国首脑不谈,NGO(非政府组织)在这次国际大会中的表现令人瞩目。
责任感是NGO的根本
人们经常说,NGO是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平衡者”。而比起其他两者,NGO的责任感意识
显然更为突出:市场追逐利益,政府符合国家意志,从NGO的起源、NGO参与者的动机来说,NGO则符合“社会的责任感”的标准。
在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上,会场上凡是新闻发布会,发言者往往都会被问到,对场外数以千计的游行者的看法,“你有没有压力?”。就算立场最顽固的美国代表,在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不要惹恼了人民,“要知道,这些上街的游行者中,也有不远千里、自费飞到哥本哈根的美国人”。
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例,几乎每年,NGO都要在整个大谈判中扮演代表民间意愿的重要角色。NGO扮演的社会网络角色在很多时候对政府决策有重要影响。1999年,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和2003年的WTO坎昆部长级会议中,NGO的影响力从场外延伸到场内。2007年巴厘岛会议就体现了NGO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法渠道在国际社会发出声音,成为NGO实现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而实现这种责任感的重要保证就是NGO参与者本人的志愿者精神。在记者采访到的NGO工作人员中,这样一种情结令人印象深刻:对NGO人员来说,NGO是惠人惠己的、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一些快乐,同时也达成自己的成长。
NGO就是社会网络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靠权力和经济利益驱动的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市场、NGO的三方关系中,NGO其实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社会网络组织,它的责任就在于承担政府和市场不能做、做不好或者不该做的事情。在社会网络中实现责任感。
NGO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时间则更晚一些。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NGO于是便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在组织形式上,NGO的组织与社区、网络等形式联系密切。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
在中国,则主要有两种形式的NGO: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中国的NGO组织多集中在环保、妇女、教育、扶贫等领域。与国外诸如绿色和平组织等较为激进的NGO组织不同,中国的NGO组织倾向于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谋求一种更为平和的渠道,达到更好的理性、建设性的组织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NGO路线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NGO仍然止于“慈善”,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甚至把NGO式的“慈善”当作一种时尚来消遣:我只管捐钱,至于钱的流向,则与我无关。
于是,在这种缺乏NGO文化氛围的情况下,粗放式发展、缺乏社会监督的缺陷暴露出来。其实,NGO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组织,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潜力和希望达成仅在政府和企业的控制下难以完成的最优结果,而这一切运作的过程需要监督,需要被大众了解。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NGO弥补这一缺陷的一个新途径。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NGO往往止于与环保、希望工程有关的一切,而很少对其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互联网大普及应用、NGO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使NGO更加贴近普通网民,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使得它的社会网络的性质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走上了更为理性、建设性的道路。
“我们曾经与MySpace聚友网联合举办活动,在他们的音乐节上,我们组织了垃圾分类活动,结合网络的集结作用,利用明星、名人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中国大陆一家面向年轻人的NGO组织,CNatureConservationAssociation(以下简称CNature)副秘书长杜涓告诉记者,CNature的定位就是面向年轻人,推行时尚、简单、可行的环保举措。对年轻人来说,互联网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媒介。
2009年下半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心灵阳光工程、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气候组织TCG、1+1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组织,以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等等国际组织和NGO纷纷登陆中国SNS网站人人网,开始了NGO的SNS探索。
除了SNS网站,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也是NGO们青睐的选择,绿色和平组织的Twitter和微博就在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广受关注。与传统的会议传播、纸媒宣传、校园讲座、手册、海报等等形式相比,互联网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而互联网本身的网络效应、志愿精神,又使得NGO的活动更能在各个群体中获得承认和相应。
而除了在传播方面的帮助,互联网给予NGO的,还体现在透明程度的增加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捐款数额急速增长。同时,接受捐款的中国红十字总会等机构也接受了网友对善款的监督。——互联网对NGO的财务监督作用让NGO的发展更加向正规、组织性强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中国NGO已经在覆盖面、传播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开始让普通网民以更易接近和参与的渠道深入了解并积极的贡献到NGO活动中。而在未来,随着对互联网利用的深入,NGO这个社会网络,还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在传播力度、社会责任感的践行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在一个高效运行的社会必将大有可为。
……
本刊记者刘琦琳
12月的哥本哈根,寒风习习。在一次关于呼吁全世界关注其后变化的游行中,游行的组织者之一——绿色和平组织在哥本哈根架了一个大帐篷,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行者,在这里自愿打地铺。在这样寒冷的冬季,让人不禁想起一些示威者的口号——“oneworld,onefamily”(一个世界,一个家庭)、“让我们在一起,互相取暖”。
这是出现在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普通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抛开斡旋其中的各国首脑不谈,NGO(非政府组织)在这次国际大会中的表现令人瞩目。
责任感是NGO的根本
人们经常说,NGO是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平衡者”。而比起其他两者,NGO的责任感意识
显然更为突出:市场追逐利益,政府符合国家意志,从NGO的起源、NGO参与者的动机来说,NGO则符合“社会的责任感”的标准。
在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上,会场上凡是新闻发布会,发言者往往都会被问到,对场外数以千计的游行者的看法,“你有没有压力?”。就算立场最顽固的美国代表,在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不要惹恼了人民,“要知道,这些上街的游行者中,也有不远千里、自费飞到哥本哈根的美国人”。
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例,几乎每年,NGO都要在整个大谈判中扮演代表民间意愿的重要角色。NGO扮演的社会网络角色在很多时候对政府决策有重要影响。1999年,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和2003年的WTO坎昆部长级会议中,NGO的影响力从场外延伸到场内。2007年巴厘岛会议就体现了NGO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法渠道在国际社会发出声音,成为NGO实现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而实现这种责任感的重要保证就是NGO参与者本人的志愿者精神。在记者采访到的NGO工作人员中,这样一种情结令人印象深刻:对NGO人员来说,NGO是惠人惠己的、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一些快乐,同时也达成自己的成长。
NGO就是社会网络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靠权力和经济利益驱动的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市场、NGO的三方关系中,NGO其实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社会网络组织,它的责任就在于承担政府和市场不能做、做不好或者不该做的事情。在社会网络中实现责任感。
NGO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时间则更晚一些。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NGO于是便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在组织形式上,NGO的组织与社区、网络等形式联系密切。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
在中国,则主要有两种形式的NGO: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中国的NGO组织多集中在环保、妇女、教育、扶贫等领域。与国外诸如绿色和平组织等较为激进的NGO组织不同,中国的NGO组织倾向于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谋求一种更为平和的渠道,达到更好的理性、建设性的组织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NGO路线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NGO仍然止于“慈善”,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甚至把NGO式的“慈善”当作一种时尚来消遣:我只管捐钱,至于钱的流向,则与我无关。
于是,在这种缺乏NGO文化氛围的情况下,粗放式发展、缺乏社会监督的缺陷暴露出来。其实,NGO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组织,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潜力和希望达成仅在政府和企业的控制下难以完成的最优结果,而这一切运作的过程需要监督,需要被大众了解。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NGO弥补这一缺陷的一个新途径。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NGO往往止于与环保、希望工程有关的一切,而很少对其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互联网大普及应用、NGO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使NGO更加贴近普通网民,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使得它的社会网络的性质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走上了更为理性、建设性的道路。
“我们曾经与MySpace聚友网联合举办活动,在他们的音乐节上,我们组织了垃圾分类活动,结合网络的集结作用,利用明星、名人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中国大陆一家面向年轻人的NGO组织,CNatureConservationAssociation(以下简称CNature)副秘书长杜涓告诉记者,CNature的定位就是面向年轻人,推行时尚、简单、可行的环保举措。对年轻人来说,互联网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媒介。
2009年下半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心灵阳光工程、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气候组织TCG、1+1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组织,以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等等国际组织和NGO纷纷登陆中国SNS网站人人网,开始了NGO的SNS探索。
除了SNS网站,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也是NGO们青睐的选择,绿色和平组织的Twitter和微博就在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广受关注。与传统的会议传播、纸媒宣传、校园讲座、手册、海报等等形式相比,互联网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而互联网本身的网络效应、志愿精神,又使得NGO的活动更能在各个群体中获得承认和相应。
而除了在传播方面的帮助,互联网给予NGO的,还体现在透明程度的增加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捐款数额急速增长。同时,接受捐款的中国红十字总会等机构也接受了网友对善款的监督。——互联网对NGO的财务监督作用让NGO的发展更加向正规、组织性强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中国NGO已经在覆盖面、传播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开始让普通网民以更易接近和参与的渠道深入了解并积极的贡献到NGO活动中。而在未来,随着对互联网利用的深入,NGO这个社会网络,还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在传播力度、社会责任感的践行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在一个高效运行的社会必将大有可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